名人短文

发布时间:2017-02-0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名人短文篇一:精彩名家小美文10篇

精彩名家小美文10篇

青春赋

[美国] 萨缪埃尔·沃尔曼

青春不是人生某一时期的标志,它是指人应有的心理状态。要永葆青春,既要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激荡的热情,还必须有战胜胆怯的勇气和决不向困难妥协而敢于去冒险的希求。人不是因岁月的流逝而老朽,当理想之火泯灭的时候,人生的“暮年”就开始了。

岁月的流逝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而热情的消失则在心灵上留下痕迹。担心、疑惑、不自信、恐慌、绝望——这些东西正是夭折精神之树的元凶。

无论是到了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尚未成熟的少年,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应该有对奇迹的憧憬,对人生乐趣的寻觅,对竞赛的追求,以及对灿若群星的事物和思想的感知;还要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像孩子期待即将出现的事物般的好奇心??人与他的信念成比例地年轻,与疑惑成比例地衰老;与信心和希望成比例地年轻,与恐惧和绝望成比例地衰老。 谁能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或神灵那里领悟到美丽、喜悦、勇气、高尚、力量??谁就富有青春的活力。

当失去所有的梦幻,心灵的花蕊被悲观之雪和沮丧之冰覆盖的时候,他就真正地“衰老”了。这样的人,只有去乞求神灵的怜悯。

品尝:青春是美好的,谁把握了青春,谁就拥有了美好。而我们要永葆青春,必须要有永不消退的热情和希望,因此“当失去所有的梦幻,心灵的花蕊被悲观之雪和沮丧之冰覆盖的时候,他就真正地“衰老”了。”

青春的呼唤

[俄] 屠格涅夫

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仿佛拥有宇宙间一切的宝藏,连忧愁也给你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你自信而大胆,你说:“瞧吧,只有我才活着。”可是你的日子也在时时刻刻地飞走了,不留一点痕迹,白白地消失了,而且你身上的一切也都象太阳下面的蜡一样,雪一样地消灭了。??也许你的魅力的整个秘密,并不在乎你能够做任何事情,而在于你能够想你做得到任何事情——正在于你浪费尽了你自己不知道怎样用到别处去的力量;正在于我们中间每个人都认真地以为自己是个浪子,认真地认为他有权利说:“啊,倘使我不白白耗费时间,我什么都办得到!”

我也是这样??那个时候,我用一声叹息,一种凄凉的感情送走了我那昙花一现的初恋的幻影的时候,我希望过什么,我期待过什么,我预见了什么光明灿烂的前途呢?

然而我希望过的一切,有什么实现了呢?现在黄昏的阴影已经开始笼罩到我的生命上来了,在这个时候,我还有什么比一瞬间消逝的春潮雷雨的回忆更新鲜,更可宝贵呢?

品尝:青春是容易消逝的,人啊,不要在青春消逝之后才来感叹:如果时间倒流,我也会办得到的。这个时候还有什么用呢?不如我们年青的时候就去做,即使失败,我们也不会叹息的。至少我们曾经走过,努力过。

友情

[日本] 矢内原伊

友情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关系。恋人的关系,家族的纽带,尽管也是密切的,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它们有着自然的、本能的要素;而友情却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物。

真正的友谊,很少被本能的欲望与利害的权衡所驱使,因为它是心与心亲密地接触相撞而产生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强烈的共鸣,它是一种摈弃了其他任何目的的纯信赖的感情。

朋友当然有许多种,亲密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是,我所讲的是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互相理解、信赖的朋友。这样的朋友我们经常寻求;不过,也没有寻找很多的必要。假如我们能遇到真正的知己,即使只有一两个,那也将是人生巨大的财富,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不朽的力量与最大的欢乐。

真正的朋友,在许多情况下,是年轻时候的朋友,是20岁左右,即所谓青年时代的朋友。成年以后,特别是30岁一过,心心相印的朋友就不太容易寻找到了。人们生活中需要获得能够给予安慰与鼓励的知音,需要获得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变迁的美好纯洁的友情,这往往在青年时代实现。因为在青年时代,人们能够用各自的真诚、坦率面对人生,也能够真诚坦率地正视自己,在大多数情况下,心与心可以热烈融合。换句话讲,在青年时代,用斤斤计较的、功利的观点与人交际,比成年人要少得多。

在友谊中,相互信赖是首要条件,这种信赖当然伴随着对对方的尊重。接触对你信赖的人,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没有的长处,从对方得到激励与鞭策;反之,把自己的信赖寄予朋友,这也胜过任何鼓励与安慰。这样,当生活对你产生误解时,你知道:你的朋友能够理解你。那么,还有什么比友谊更加珍贵的呢?

品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朋友就是朋友,没有私欲,没有要求。因为友谊的基础就是彼此之间的信赖,也就是对彼此的尊重。朋友也是一面镜子,它能让你发现朋友的长处,也能照出自己的不足。真正的朋友,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我们彼此之间产生默契。有名俗语不是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吗!

生活

[阿富汗]乌尔法特

同是一条溪水中的水,有人用金樽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

水,本来没有任何的差别。差别的仅仅是“容器”,然而君王与乞丐的差别就在于这盛水的“容器”上面。“容器”不同,君王与乞丐对水的品味也不同。

从沙漠中走出来的旅行者,是最晓得水的滋味的人。

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锄禾者,是最晓得水的宝贵的人。

山上下来的牧羊人,趴在河边一顿痛饮,他成了世界上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可是另一种人,仅管他仰在绿阴下的躺椅上,身边放着精美的茶壶,手里捏着别致的茶杯,茶水品得悠闲,却怎么都品不出水的甘美来。

为什么?因为他不曾有过旅行者的疲渴交加,不曾有过锄禾者的大汗淋漓,也不曾有过放羊者的口干舌燥。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同样,不管什么人,如果他不曾饱尝过生活的艰辛与汗水,那么他将永远不会知晓心灵的幸福与欣悦。

品尝:

本文短小而凝重。作者由生活表象引入到哲理的思考,揭示了“只有奉献才能去享受人生”的这样一深刻而辩证的主题,文章缘事说理,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化力量。

文章从人们生活中的常物“水”写起,先列举了几种饮水的不同方式,接着从这不同方式中道出了“差别仅仅是容器”这一表象,接下来,作者缘此,深入挖掘分析,又列举了几种不同境遇中对水的需求情况,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把读者的思维从眼前的生活表象引入哲理

的思考中去,作出了深刻而明确的答案:即真正的差异在于用水者的境遇不同,需求的程度不同。

文末段是一个议论总结段,由物及理,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主题:只有经过巨大艰辛的奉献后才会享受人生,体会到幸福的真正滋味,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理想篇

[法]雨果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

目前,我们要最先指出: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生活,就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忠贞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智纯正,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

品尝:这么富有睿智的比喻,“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生活中,人们需要的是“理想重于物质!”也许,在现在中,有人为生存而斗争,有人为理想而努力!但是,“生存”与“生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因为“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这样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生活”的价值,也突出了理想的价值!

[黎巴嫩]纪伯伦

来吧,我心爱的姑娘!让我们在高坡上徜徉。冰雪已经消融,生命已经苏醒,在河谷里、山坡上巡行。和我一起走吧!让我们追随春天的足迹,在广袤的田野里漫步。来吧!让我们爬上山冈,眺望四周原野上碧绿的波涛。

啊!春的黎明,已经展开了冬夜折起的霓裳。桃树,苹果树,都已披上了盛装,显得像是命运之夜的新娘。葡萄已经醒来,枝蔓依偎缠绕,像热恋的人儿一样。

岩石间,溪水涓涓流过,把欢乐的歌儿反复吟唱。恰似大海中飞溅出泡沫,鲜花从大自然的心中绽裂怒放。

来吧!让我们从水仙的花萼中饮吮雨水残留的泪珠,让我们心田响彻鸟儿欢乐的歌唱, 品尝:这是一首对春的赞歌,文中极尽赞美之词,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诗人先以春风的吹绿大地,唤醒世间万物为前奏;再放眼树之发芽,尤如穿上嫁妆的新娘;涓涓的溪水流过山岩间……诗人尽情地呼唤着春天的欢乐。

一个孤独诗人的遐思(节选)

[美国] 大卫·伊格内托

回归土地若要穷其究竟,那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活着,仅仅是活着?难道我们被什么人施予了某种生活计划?一种如今出了毛病,使生活变得毫无用处,只是在浪费时间和情感的计划?但事实上,一切都因为具有某种可以预料的令人不快的结局而显得无益之极。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体验开始与终结?这问题没有答案。

活着有什么意思,除非你知道自己被爱着,被需要着?从精神上看,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一活。在我们自己的眼里,我们被自己的错误弄得如此声名狼藉。是变一变的时候了。我们

应该回归土地,去感受泥土的清新,并在这清新及其永恒的滋生中更新我们自己。像任何一株被严冬摧残的草木一样重新开始吧。

挺立着,像一棵树在我的余生,我要像一棵树一样挺立着,决不从我站立的地方跑开。 我要在那儿息着、梦着、窥(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名人短文)望着世界。我静寂地挺立着,一如我面前的树。我能够体会到做一棵树的感觉:被钉在地上,被土地支撑着。

品尝:人活着就是为孤独而活着?为了某种既定的计划而活着?活着只是在体验着开始与终结?不,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正是有了孤独,我们才能像一棵树一样静寂地挺立着,决不从自己站立的地方跑开,也才能彰显出自己的生命力,回归到大自然。即使孤独,也在所不惜。

一个人是一个谜

[印度] 泰戈尔

一个人是一个谜,人是不可知的。

人独自在自己的奥秘中流连,没有旅伴。

在烙上家庭印记的框架内,我划定人的界限。在定义的围墙内的寓所里,他做着工资固定的工作,额上写着“平凡”。

不知从哪儿,吹来爱的春风,界限的篱栅飘逝。“永久的不可知”走了出来。

我发现他特殊、神奇、不凡、无与伦比。与他亲近需架设歌的桥梁,用花的语意致欢迎词。

眼睛说:“你超越我看见的东西。”心儿说:“视觉、听觉的彼岸布满奥秘——你是来自彼岸的使者,好像夜阑降临,地球的面前显露的星斗。”于是,我蓦然看清我中间的“不可知”,我从未找到的感觉,“时时在更新”。

品尝:“一个人是一个谜,人是不可知的,没有旅伴。”是吗?但是,只要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爱”,那个“永久的不可知”,并用“花的语意致欢迎词”。那么,我们就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了;只要让生命烙上“爱”的影子,即使是平凡的人生,也同样是崇高而伟大的人生。

本文开头认为人生是一个谜,是不可知的,后文再解答,只要有“爱”,人生并不是一个谜。

月影

[苏联]B.阿斯塔菲耶夫

夜航的轮船前面,月影在平滑的水面上嬉戏。它忽而泛着银色的光波,忽而闪着绿色的磷光,忽而左右扩展,忽而如游蛇蜿蜒,忽而像一只蝌蚪在跳跃,忽而像一只伶俐的蜥蜴在奔窜。

我焦急地等待:我相信,轮船马上就会追上这活泼的月影,制服它,用船头劈开它?? 但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过了一小时又一小时,远方月亮在水面上的反光却一直向前奔跑,在轮船的前头奔跑,在紧张工作的机器前头轻快地奔跑。

这夜景与生活是多么相似啊——你不是总觉得眼看就会捕捉住生活的真谛,理解并揭示它永恒的奥秘吗?

品尝:生活尤如一条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它追逐着皎洁的月色。月影在前,船却始终没有追上,追上了又能怎样呢?也许人生的真谛就在这个追逐的过程,而不在于结果吧!

一个树木的家庭

[法] 于·列那尔

我是在穿过了一片被阳光烤炙的平原之后遇见他们的。

他们不喜欢声音,没有住到路边。他们居住在未开垦的田野上,靠着一泓只有鸟儿才知道的清泉。

从远处望去,树林似乎是不能进入的。但当我靠近,树干和树干渐渐松开。他们谨慎地欢迎我。我可以休息、乘凉,但我猜测,他们正监视着我,并不放心。

他们生活在家庭里,年纪最大的住在中间,而那些小家伙,有些还刚刚长出第一批叶子,则差不多遍地皆是,从不分离。

他们的死亡是缓慢的,他们让死去的树也站立着,直至朽落而变成尘埃。

他们用长长的枝条相互抚摸,象盲人凭此确信他们全都在那里。如果风气喘吁吁要将他们连根拔起,他们的手臂就愤怒挥动。但是,在他们之间,却没有任何争吵。他们只是和睦地低语。

我感到这才应是我真正的家。我很快会忘掉另一个家的。这些树木会逐渐逐渐接纳我,而为了配受这个光荣,我学习应该懂得的事情:我已经懂得监视流云。

我也已懂得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而且,我几乎学会了沉默。

品尝:家是什么?家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能睡的地方;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默默的奉献;家是缘份,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相携那是缘,好好把握这份缘,便也其乐融融。我爱我家,人言狭小我说精巧,人言简陋我说淡雅,这般知足,何事不能容,又有何求?

名人短文篇二: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

总 序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 多得不可胜数。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 “天下” 而又“第一” , 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 呢?也许有人认为, 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 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 一样。 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 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 我却认为, 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 , 事出都有因, 不应当马马虎虎, 等闲视之。 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 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凡是事情古老的, 我们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 。 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 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 人变成了人以后, 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 这种智慧如滚雪球, 越滚越大, 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 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 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 没有增加什么智慧。 人则不然, 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 而且根据我的观察, 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到了今天, 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克隆” 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 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 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 出来了人, 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 一是实物, 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 以后者为主。 在发明文字以前, 保存智慧靠记忆; 文字发明了以后, 则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 搬到纸上, 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 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 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 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我常常想, 人类向前发展, 有如接力赛跑, 第一代人跑第一棒; 第二代人接过棒来, 跑第二棒; 及至第三棒, 第四棒, 永远跑下去, 永无穷尽, 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 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这样一来, 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 又是什么呢?但是, 话又说了回来, 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 的说法。 读书的知识分子, 古代通称之为“秀才” , 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 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 三年不成” , 是取笑秀才的无能。 这话不无道理。 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 , 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 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 开国“英主” , 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 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 。 “秀才” 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 或者“帮闲” 。 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 了。但是, 话还要再说回来, 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是这一批地痞流氓, 还是“秀才” ? 答案皎如天日。 这一批“读书无用论” 的现身 “说法” 者的“高祖” 、 “太祖” 之类, 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 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 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 他们对我们国家毫无贡献可言。总而言之,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现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一套《书海浮槎》 , 实在也是天下一件“好事” 。 因此, 我十分乐意为这一套书写这样一篇短序。1997. 4. 8洒扫封尘 启迪来者 ——读《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陈寅恪是一位史学家, 但是他的成就的意义和影响并不限于历史学界。如果我们要探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思想史, 要研究自清末特别自“五四” 以后, 一部分上层知识界人士怎样企求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 以开拓一条新的学术途径, 希望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那末, 陈寅恪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陈寅恪的研究, 在“文革” 及“文革” 以前的十几年中, 似乎是一个禁区。 近些年来, 他的著作陆续出版和重印, 受到学术和读书界的注意。 这不能不说是这几年来我们文化学术界健康发展和开放精神的反映。1988 年下半年, 中山大学曾举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陈寅恪学术讨论会。使人高兴的是, 继这次会议之后, 由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发起, 邀集大陆和港台约 30多位专家撰文, 编辑了一部《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 ,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六篇, 记述陈寅恪的事迹, 研讨其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 第二部分27篇, 大致是就陈寅恪生平曾

经涉及过的领域, 分哲学、 语言学、 文学、 历史学等几方面, 进行专题探讨。 这种用论文集的形式纪念某一位有造诣有影响的学者, 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位学者的治学轮廓,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后学者知道, 我们应当怎样在前人已经修建的道路上再往前延伸,让后来者有这样一种信念: 任何大师的成就都是可以突破的, 我们要铺设我们将要行经的那一段路程。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 , 死于1969年的“文革” 浩劫中, 终年80岁。 这 80 年, 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代。 他的祖、 父两代曾是他们那一时代的改革家, 热心参与政治, 但受到政治的牵累, 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受到革职的处分。 父亲散原老人, 在后半生以诗文自娱, 有盛名于东南, 但最终仍逃不脱时代的劫难, ——在他晚年移居旧都北平不久, 芦沟桥炮声起, 日本侵略军进城, 老人不胜家国之悲, 一气之下, 绝食而死。 比较起来, 陈寅恪倒是走着一条平静的学者道路, 长期不太过问政治。 即使处于中国人民在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的激荡年代, 他似乎也力争过一种书斋式的生活, 搞他的与现实保持相当距离的中古史研究。但这只是这位学者的表面现象。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恐怕没有一个有良心、 有正义感的读书人是会真正漠视政治的。 我们从陈寅恪留存的旧体诗中, 可以真切地感觉到民族的前途, 国家的命运, 在这位学者心灵上所加的重压。 不过对于陈寅恪那样出身于书香门第, 早年又长期留学欧美诸国, 直接受到过资本主义文化熏陶, 具有相当高的中西文化修养的人来说, 这种重压表现的, 不是直接的呐喊怒吼, 而是冷静的、 从容的对本土文化的观察和体验, 对外来文化追求一种理性的比较和分析。 这种学术心态, 贯串在他的几乎所有著作中。 我认为, 我们现在研究陈寅恪, 除了研究他所论述过的一个个专题之外, 更为重要的, 就是要稍稍超脱一点, 对他的这种学术心态(包括其长处和弱点) , 作一些整体性的探索。闻一多有一首题为《祈祷》 的诗, 其中说: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 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 不要喧哗!这种热烈而深沉的故国乔木之思正是那一时代不少诗人、 学者, 以各种不同方式挽救民族于危亡以报效祖国的根本动力。 陈寅恪又何尝没有这种爱国的赤子之忧, 不过他走着适合自己方式的道路。 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从不同的途径, 探讨我们固有文化在自己时代的使命——这将使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陈寅恪, 也将更为清晰地使后来者认识和选择新时代文化的正确道路和走向。 我想, 这或许是我们可以从这本新出版的《学术论文集》 中得到一定的启示。陈寅恪史事新证近日读到三联书店出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陆键东著) , 很受启发。 这部书最大的特点, 也是最有意义的, 是搜集了不少档案材料, 及有关人物的书信、 日记、 谈话、 回忆, 好些是第一次公之于世的, 对研究陈寅恪晚期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思想, 极有参考价值。我过去也写过几篇关于陈寅恪研究的文章, 自谓对他前期的几部著作和有关隋唐史的文章多少有所把握, 对他五六十年代所写的《论再生缘》 与《柳如是别传》 , 虽心向往之, 有所研索, 但总想多了解一些这位大学者当时的人生思考和学术心态, 而又苦于材料不多, 且公之于世的又大多一般, 因此总是未敢贸然着笔。 读了《最后二十年》 , 不敢说都解决了问题, 但确比过去了解得具体了。 对陆键东同志的辛勤搜求之功, 是应该表示谢意的。我从 1958年起即在中华书局工作, 《最后二十年》 有几处提及中华书局,自然引起我的兴趣。 书中提到 1961年 3月上旬郭沫若曾去陈府访问, 说郭的过访, 令北京学界再次瞩目这位传统史学大师。 又说同年 5月上旬中华书局总经理金灿然到广州参加学术会议, 曾专程去拜访了陈寅恪, 提出请将《论再生缘》 一稿修改后交中华书局出版。 页 320引 1961年《陈寅恪近况》 , 说 “陈也有此意, 但目前尚未着手修改” , 云云。从这一叙述中, 似乎金灿然去访晤陈寅恪, 是受到郭沫若的影响, 或可能是郭回到北京后曾对金灿然有所建议。 但我从中华书局的档案材料中获知, 在此之前, 中华书局已在准备编印陈的文集。 我在 1995年初曾写过《齐燕铭同志与古籍整理出版》 一文, 刊于国家古籍小组办公室编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

简报》 同年第 3期。 该文曾述及齐燕铭对出版陈寅恪著作的态度,但限于篇幅, 未能详述, 今因《最后二十年》 读后, 补充一些材料于下, 以供参阅。1960年 8月 22日, 金灿然曾给当时国务院副秘书长、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齐燕铭一信, 信中说:杨荣国同志这次在京时曾谈到关于陈寅恪的两件事情, 兹写上供您参考。 (一) 杨建议我们考虑印陈寅恪的文集(包括解放前后的论文) 。 杨说陈先生在被批判后, 表示不再教课。 如印他的文集, 一要不改, 二要印快,三要稿酬高。 (二) 陈研究《再生缘》 后写成一部稿子, 以书中主角自况。这部稿子曾经在广东油印, 印数少, 售价定得很高。 后来香港有人把这部稿子拿去出版, 书前加了一篇序, 说像这样的稿子, 在大陆上是不能出版的,等等。 陈知道此事后, 心情很沉重。按杨荣国此时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 从金灿然这封信中可知 1960年 8月杨即建议编印陈寅恪的文集。 信中所述关于《论再生缘》 的情况, 也是杨告知的。齐燕铭在接到此信后, 于当日即批示: “陈文集要否印应请广东省委文教部门考虑。 ” 可见齐的态度是积极而又慎重的。 在这之后, 金灿然即与杨荣国通讯谈此事, 现在中华书局文书档案中保留有金于 12月 12日给杨荣国的信:荣国同志: 出版陈寅恪文集问题, 广东省委的意见如何? 最近我曾口头请示过周扬同志, 周扬同志表示可以出, 也曾问过郭沫若同志, 郭老也认为可以出。 如果广东省委同意出, 请把你们对出版的要求和作法告诉我, 以便正式向中宣部请示。 又, 陈寅恪先生最近的政治、 思想情况如何? 在香港出版了《论再生缘》 以后他有什么反映, 请寄一书面材料, 直接送给中宣部许立群同志或送给我转交都可以。这封信所提供的信息很重要。 从中可见, 关于出陈的文集, 金灿然是请示过周扬、 郭沫若的, 他们二人都表示同意, 则周、 郭去广州会晤陈寅恪前已知此事。 另外, 在那种年月, 要出版一位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的著作, 是需向中宣部请示的, 并且还要叫人写有关政治、 思想情况, 这对于了解具体环境下的学者生涯, 是很有意思的。杨荣国在接到信后, 于同月 21日复信:金灿然同志: 两函均奉悉。 关于陈的材料, 写好后即直寄许立群同志处,请释念。 至于著作出版问题, 中央同意, 则由贵局和陈进行商酌如何?杨荣国所写关于陈的材料, 当时不知内容如何, 待查。 金灿然在接到杨信后, 即令中华书局那时的历史一组从《史学论文索引》 中把陈的著作查出,开一目录, 并说此事要在新年前办完。 现在这份目录还保留着, 我看所收陈的文章篇目是相当全的, 可见金灿然对此事抓得很紧。 但他又在杨的信上写道: “在上级未正式决定前, 出版陈的论文集问题, 不要在群众中宣谈。 ” 金灿然是一位相当重视学术, 也极为爱才的文化领导人, 但在当时他确实也有顾虑, 这也可以见出那一时期特殊政治情势下的一种特殊心态, 恐怕现在一些年轻人是不大容易理解的了。金灿然随即于 1961年 1月 6日再次给齐燕铭写信, 说:关于出版陈寅恪论文集一事, 我曾口头请示过周扬同志, 他表示可以;也曾问过郭老, 郭老赞成。 最近接杨荣国同志信, 附上。 为慎重起见, 我们就手边的材料查了一下陈到底发表过哪些文章, 篇日附上(不全) 。 请考虑可否正式向陈约稿。 从争鸣上讲, 似可以约, 但据说他的稿子是不能动的,约了可能有些麻烦。齐燕铭于 3月在金的信后作了政策性的批示:可由中华提出向陈约稿, 只告他文中如有涉及兄弟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因中国古代史常有把这些国家做为藩属和文中带有污辱话的情形, 今天发表容易引起对方不快) , 请其慎重处理,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问题随其任何论点均不必干涉(对少数民族似关系不大, 因国内问题总好讲清楚,当然也要看讲话的分寸) 。 又约稿可否通过杨荣国与之面谈, 比写信好。齐燕铭的这段话, 应当说是相当通情达理的。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有一种特殊的国际环境, 在历史研究和古籍整理中十分注意于对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华书局编辑部当时还特地起草过一个题为《关于整理出版古籍中涉及我国同友邻国家关系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 长达好几千字, 可见非同一般。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齐燕铭不得不提及, 但是他还是提到其他任何论点均不必干涉, 这确实表现出齐的灼

识和勇气。接着就是《最后二十年》 所述金灿然于该年5月上旬去广州拜访陈寅恪,向他组约《论再生缘》 稿。 但是很奇怪, 在这之后, 中华方面就再也未提出版陈寅恪文集事, 中华是否去函与陈联系, 还是通过杨荣国与陈洽商, 或陈是如何答复, 现在都无材料, 只知后来陈的《金明馆丛稿》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文革” 后的上海古籍出版社) 联系编印。 但在 1966年 3月中华书局总编室的《情况反映》 中, 还有一份中华上编所提供的材料, 说他们在审稿过程中, 发现“作者从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出发, 完全无视封建时代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剥削、 压迫所进行的斗争, 而以婚姻集团、 地域关系和宗教信仰作为历史演变的根据” 。 这样的评价, 处于当时的政治环境, 是可以理解的。《最后二十年》 曾述及1961年 3月郭沫若会晤陈寅恪, 陈曾向郭建议组织力量整理出版宋人所编的古籍《文苑英华》 (页 319) 。 我起初曾怀疑后来中华书局影印《文苑英华》 , 是否即是郭返京后传达陈的信息。 后来翻阅有关材料, 才知中华于1961年初即决定动手影印此书, 当时在中华工作的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陈乃乾曾于 1961年 1月 10日给金灿然信, 提出“《文苑英华》 如果决定了要印, 有两点要先解决” 。 一是《文苑英华》 全书一千卷,现存宋版只存一百四十卷, 而且其中十卷还在台湾, 因此先要确定是用明版配宋版, 还是全部用明版。 二是要考虑利用傅增湘的校勘记, 这就需要有专人加以校勘整理, 陈乃乾提出从上海借调善于做校勘工作的胡文楷。 由此可见, 影印《文苑英华》 是中华书局自己独立决定的, 但在那时提出要影此书,而且要组织人加以整理, 则确与陈寅恪不谋而合, 南北共识, 这倒也是一段佳话。普及的层次近日翻阅过去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 , 重点阅读了几篇论述古典文学的文章, 对古典文学的普及产生了一点应讲究层次的想法。朱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卓有贡献的诗人与散文家, 后期他主持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工作, 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他与闻一多先生时以惊人之笔破陈说、 创新见不同, 往往以平实的文笔, 把古义源源本本地讲述出来, 在演绎与概括中把他的心得一点一滴地告诉读者, 并且似乎时时采取与读者商量的口气, 想征求你的意见。 每读他的这些篇章, 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朱自清先生很重视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 他与叶圣陶先生编了好几部文言读本, 他极力推荐浦江清先生的词的讲解, 他自己也动手作《古诗十九首》析解, 还写了一本《经典常谈》 , 系统介绍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各类著作。但是我感到, 朱先生的这些普及著作是不容易读懂的, 按照现在古典文学普及读物的标准和要求, 如果不是他的大名, 说不定会被出版社的编辑先生退稿的。 我在大学读书时, 根据老师的指点, 第一次读了《经典常谈》 。记得当时的印象是两点: 一是有些讲得太概括, 看不懂; 二是有些讲得太平淡, 无所获。 于是大致浏览了一遍, 即放置一边, 一直没有再看。 时隔三十余年, 如白居易所说的, “年齿渐长, 阅事渐多” , 再来读一遍这部书, 恰好像发现了一部新的从未读过的专著, 似乎每一段每一句都能印入心中。 阅毕掩卷, 确有一种“真乃不可及也” 之感。为什么年轻时看了觉得平淡无所获的书, 三十多年后再读时却感到大有所获呢? 我想主要原因恐怕是作者功底厚, 书的内蕴深, 这种书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和社会阅历, 是不易获知其价值的。 反过来说, 随着知识的增长, 阅历的积累, 看这种书, 就随时看会随时有新的获得。 年轻时看《红楼梦》 , 与 40岁以后看《红楼梦》 , 所得定然不同, 也是这个道理。《经典常谈》 这部书, 胜义真是不胜枚举。 如《诗经》 一章讲采诗, 说各国都养着一批乐工, 管采集歌谣的事, 乐工的老师叫太师, “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 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 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 ” 这几句话实在也是平淡得很。 但是我们记得, 过去我们讲《诗经》 ,大谈民歌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近几年有人又“创” 新说, 大谈《诗经》 中的奴隶主意识。 对此, 朱先生这几句平淡无奇的话, 不是更能使人思考吗?《经典常谈》 中第十二节题目是《诗》 , 不到八千字, 谈了乐府诗到五七言诗的发展, 时期是两汉到南宋末, 真是洗炼极了。 片言只语, 往往能使人咀嚼再三。 如说曹植“诗中

有了?我? , 所以独成大家” ; 说五言诗到了阮籍手里, 增加了“文人化的程度” 。 又说陶渊明“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 , 谢灵运“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 他可以说是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 但谢灵运不像陶渊明, 陶诗中也讲哲理, 这些哲理“是他从实生活里体验得来的, 与口头的玄理不同, 所以亲切有味” ,而谢则“像硬装进去似的” 。 同样说理, 杜甫又有不同, 杜甫“常在诗里发议论, 并且引证经史百家; 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进出来的, 所以还是诗” 。 至黄庭坚, 虽继续将诗散文化, 但由于刻意求新, “使每个字都斩绝地站在字面上, 不至于随口滑过去” 。 这些评论, 既见出朱先生作为有高度古典文学修养的学者的工力, 也包含有他作为诗人的精致的审美体验。可是《经典常谈》 写作时是作为普及读物而写的。 我作为 50年代前期的大学生看了觉得不够味儿, 料想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会对它有特别的爱好。 由此我想到古典文学的普及应有不同的层次。 《经典常谈》 可以说是普及读物,但这是专门研究基础上向具有中高级的人作的普及, 不是一般的鉴赏或赏析。 它是在严格的知识传授的意义上, 对古典作出系统的评析, 这可以说是普及的中间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这中间环节, 再作浅近一些的普及。 我总感到, 目前古典文学的鉴赏、 赏析作品, 数量很多, 五花八门, 但一是讲得太腻, 二是有不少知识性的纰漏。 这方面的读物存在着提高科学性的问题, 就需要有如《经典常谈》 一样较高一层的普及著作, 也就是普及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作品。 在普及读物的写作上也应提倡多层次, 不要简单化、 一体化。感召前些日子听说《叶圣陶文集》 已经出版了, 想来卷帙一定繁富, 可惜无缘拜读。 近来因偶然的机会, 从我所在单位中华书局的文书档案中, 获睹几件叶圣陶先生手迹的复印件, 读后受到一种人格与文品的感召, 久久不能平静。 特记于此, 谨以自勉。从 1958年起, 中华书局即致力于《永乐大典》 散佚本的辑集, 至 1959年, 已从国内外公私所藏收集到 720卷。 为供学术界研究、 观摩, 中华书局于该年 9月选印其中一册, 全照原书大小式样, 影印仿制出版。 这一仿制本前面有一篇出版说明, 由编辑部一位同志起草, 当时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同志即特地将这篇出版说明送请叶圣陶先生修改。这篇出版说明篇幅不长, 大约只有一千二百来字, 由 720字一张的稿纸誊写, 共 32行。 使人惊异的是, 几乎每一行都有叶老修改的笔迹。 叶老修改,每一个虚字、 每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譬如文中说《永乐大典》 “辑入古今图书七、 八千种” 。 叶老把“七” 字下的顿号删去, 并在旁边批注: “此顿号无论如何不能要。 ” 有一句“未毁者几全被劫走” , 叶老改为“未毁的几乎全被劫走” 。 原稿“劫” 字写成“刼” , 叶老特地勾出来, 用毛笔正楷写成 “劫” 。 最后一段原槁说: “要说明《永乐大典》 这一类型的百科全书, 这一册的内容是具有代表性的。 ” 粗看似也说得过去, 但被叶老划去了, 并特地在文末写了三行字: “一册的内容具有代表性, 可以知道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我觉得想不通, 恐怕一般读者也想不通。 因此, 代表性的说法不如删去。如果必须保留, 就该说得明白些, 说明从什么几点可以见出这一册的代表性。 ” 经这几句一点, 真使人豁然开朗。叶先生当时的工作是很忙的。 他在给金灿然同志的一封信中说: “我在最近两三个月内, 忙碌殊甚, 每日上下午非开会即商量文稿, 傍晚归来, 颓然无复精神。 ” 但他还是对这样一篇极为平常的文稿作那样仔细的审阅和修改, 一点“大名人” 的架子也没有。1959年至 1960 年间, 中华书局准备重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 这是朱先生以通俗的笔法介绍古代经典文献的著作, 解放前即出版, 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一般读者, 都爱读。 这次中华书局重印时, 拟请叶老写篇序。 由叶老为此书作序, 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中华书局文书档案内保存了叶老为此事给金灿然同志的一封信, 信中说: “作序之事, 非我所宜。 您应了解我, 古籍云云, 我之知识并不超于高中学生。 人皆以为我知道什么, 我实连常识也谈不上。 此一点恐不能叫人相信, 以为我谦虚。 您与我相识十年, 且非泛泛之交, 当知我言非虚也。 苟我稍有真知灼见, 则佩弦为我之好友, 于其遗著, 有不肯欣然作序

名人短文篇三:作文素材(名人)

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大画家徐悲鸿买画的故事

一次徐悲鸿在一家画店发现一张很有名的画,便想把它买下。他问店主此画卖多少钱,店主回答说300元大洋。徐悲鸿认为贵了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画店。回去后越想越觉得此画画得好,实在想把它买下,便又去画店问此画能否便宜些,店主不同意。徐悲鸿很失望的回家后,认为此画实属珍品。便又第三次去画店,最终以300元现大洋将此画买下。心中十分高兴。

这天,张大千到徐悲鸿家作客,徐悲鸿兴奋得对张大千说买了一张珍品画,边说边取出这张画让张大千欣赏,张大千将此画反复观看后,对徐悲鸿说此画是仿制.徐悲鸿听后很是不快,张大千即用水将画的右下角浸湿轻轻撕开,上面就显露出大千仿制字样。徐悲鸿不禁惊呆了,张大千执画哈哈大笑遂用三百元将画买回

名人故事:落水者和负重者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

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卫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

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肩头的分量。

名人故事:该低头时就低头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

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了我的大忙。”

话外语:做人不可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仰着高贵的头。

名人故事:数学只考了15分的钱钟书

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1929年夏,钱钟书高中毕业,报考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就在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一道道数学题看起来像天书一样,他几乎都不会做,但迫不得已,就硬着头皮做了几道题,也不知对错。

发榜的时候,钱钟书看到自己的数学只考了15分。而按照清华大学的招生规定,只要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就不予录取。他的数学考得这么差,应当说是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可是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都是满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看到钱钟书的英文、中文成绩俱佳,高出一般考生一大截,就决定打破常规,破格录取。

正是罗家伦的这一次破例,成就了学贯中西的一代学者。

名人故事:达尔文观察趣事

达尔文是一位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从小就观察花草树木怎样生长,鸟兽鱼虫怎样生活。他有时爬到树上,看怎样孵小鸟;有时到河边去钓鱼,把钓到的鱼养起来观察。蝴蝶呀,蜻蜓呀,他都采集来做标本。

达尔文每天工作以后,喜欢在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休息的时候,他还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一棵小草的变化,一条小虫的蠕动,也能使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著头仔细观察。为了不惊动他们,他一动不动在树下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以为他是一根木桩,竟然顺著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膀。

达尔文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观察过许多动物和植物,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他创立进化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名人故事:韩信受胯下之辱

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熟读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侯。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名人父亲:列夫·托尔斯泰_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尽管自己的写作时间相当宝贵,但他常常将部分时间分给孩子们,给他们讲故事,为他们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不过,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

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名人父亲:戴高乐:坚决避免特殊化

20世纪50年代末,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他进入爱丽舍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嘱主管礼宾事务的官员:“我跟你们约法三章,今后你们最多只能安排我的孩子参加两次招待会。”主管礼宾的官员对此很不解,戴高乐耐心地解释说:“这样做可以避免特殊化,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在戴高乐执政的11年间,他的家庭成员从来没有因他的缘故得到过任何例外的提升,他的亲属子女也没有一个人被安排在政府部门任职或谋取利益。戴高乐还不准孩子们抛头露面,搞特殊化。

戴高乐鼓励自己的子女说,必须从小就抛弃“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观念,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而不是依靠父亲去取得特权。

塑造007人物的作家伊恩-弗莱明

1964年8月12日,伊恩-弗莱明由于心脏病发作于今日在他儿子卡斯珀12岁生日里逝世,终年56岁。他塑造了英国特务工作局007号间谍詹姆斯-邦德。在他写的12本书中,除2本以外全都是写的邦德。这些书销售量超过1800万册,被译成10种文字,弗莱明收入280万美元,其中3本书成功地被搬上银幕。他在伊顿和桑德赫斯特受过教育,立志要当外交家,却成了一名记者,于1929年任路透社驻莫斯科记者,1935年他成为证券经纪人,战争年代他从事情报工作,以后任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国外部经理,并利用假节日写小说,有人认为多少是根据他自己塑造了邦德这个人物,一个既善于玩弃武器、又喜欢开快车、打高尔夫球、爱赌博、讲究品尝美食的人物。

海伦-凯勒 残疾人的骄傲_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誉和嘉奖。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话题:“残而不废”“坚强成就人生”“生命的价值”

1、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

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来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颗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后来,阿古特儿就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铜像的底座上刻着这样一行文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感悟: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上,也有这样的沙漠,很多人走不出去,并不是因为沙漠太大,大到我们根本无法走出去,而是我们没有选定方向。人要改变命运,创造新的生活,除了需要一种勇于追求的精神,还应该选定人生的方向。

2、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5年中间竟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连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就这样,他勤奋地学习,《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之旨,便都领会并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相关热词搜索:短文 名人 名人短文摘抄 关于青春的名人短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