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通过分析成人教育教学对象以及电类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说明成人教育电类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成人教育电类基础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应用价值不仅适用于成人教育,对于本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平台课的信息化以及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成人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MOOC;学习社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1—0044—03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对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做了如下定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一、电类基础课程信息化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的背景
  高校承担着成人教育的大部分培养任务,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2014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达关于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首先,加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学楼无线网络覆盖,完成二期210间云教室建设工作。其次,促进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入研究MOOC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支持“985工程”高校开设开放在线课程,组织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网络共享。继续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继续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二)高校成人教育电类基础课程信息化的意义
  成教的授课对象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成人,学员间差异性很大,个人的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没有集中的学习时间,只能利用分散的时间进行学习。但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自主权,如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式甚至教师等。他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希望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学习,希望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量。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教学方式须灵活多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组织成人参加学习。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立于不败之地。
  从课程的性质出发,高校成人教育电类基础课程包含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需针对不同专业要求,分层次进行授课安排,是全国高校几乎所有工科、理科类专业必学的基础课,面向的学生数量多、专业繁。该系列课程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教学难度大。单靠学生自学难度很大,教师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形式,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调控作用,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其次,学时少、内容多、课堂信息量大、课程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使得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教学方式需趋于灵活化,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简单讲授和重点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最后,电路图多,随着学习的深入,电路越来越复杂。因此,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对电类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建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高校成人教育学习平台。
  二、成人教育电类基础课程信息化教育模式初探
  (一)成教信息化教学内涵的深入理解
  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师以及学校管理层,他们是成教信息化的直接驱动力。如果这个层面的教育工作者没有对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做深入的了解,固步自封,对信息技术不认可,甚至排斥,或是不熟悉,成教信息化的推进就会沦为空谈。把思想上的认识放在技术上的实现和教学实践之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对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群整合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虽然或多或少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但更多的是用“PPT+投影仪”来替代“黑板+粉笔”,授课方式只是更大规模地“满堂灌”,“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教学内涵没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因此,需要教师充分认识成人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实践。通过教师的实践和研究,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信息化教学不是用信息技术取代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熟练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丰富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群的教学管理方式、师生交流互动方式等方方面面,使传统教学和新信息技术互补互促的一项技能。
  (二)先进成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成人教育学习多为非工作时间(节假日或晚上)集中面授,在忙碌了一天或一周后,学生精神较为疲惫,理论学习劲头不足,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学习的负面情绪,如兴趣低下等。如果将专业仿真软件带进理论课堂,“抛砖引玉”,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实例的设计、仿真演示,从而顺利地克服所有知识点前期学习的枯燥感,学习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同时,计划将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入,与课程的面对面教学互为补充。除此以外,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的学习订制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反馈给教师群,教师群整合学生的意见信息,来调整自己的线下和线上教学设计内容。通过传统教学和这些新的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结合,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1.充分利用电类专业仿真软件
  在讲解数字电子技术的触发器时,可以先用仿真软件演示“四人抢答电路”,让学生初步认识触发器芯片74LS279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逐步介绍各个触发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再如,在讲计数器之前可以先通过简单的单路交通灯的仿真演示,让学生对计数器芯片在其中所起的灵活计数功能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可以用同一块芯片实现不同进制的计数?为什么既可以加计数,又可以减计数?是怎么实现的?芯片的各个引脚有什么功?然后再引入正题,开始计算器的讲解,若再辅以学生课后的仿真练习,在设计中体会无硬件约束地搭建、设计实际应用电路的乐趣,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快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成人教育 初探 教学模式 信息化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