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教师本科人才专业化素质需求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小学科学教师究竟需要哪些专业素质?本文从科学知识素质、教育能力素质和人文精神素质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相对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将知识体系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教师专业化;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法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1999年6月13日和2001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1999)第9号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拉开了全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序幕。随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新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和初中阶段开设《科学》综合课程,并于2001年秋起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科学课程标准的试验工作。2005年秋季在全国中、小学开设《科学》课程。有关来自《科学》课程实验区的调查表明,影响课程开设的最大障碍在于教师素质方面。目前我国担任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主要由中等师范院校或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培养过程中强调综合性,缺乏专业性,忽视科学研究经历,导致科学教师科学素养不高。小学科学教师究竟需要哪些专业素质?本文谨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1、科学知识素质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应该是针对全体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培养和提高,因此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事业对小学科学课教师的素质需求理所当然的以此为出发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的总目标是:“使全体小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课程,知道与在日常生活常见的周围事物相关的比较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渐渐养成科学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比较深入地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经常尝试或习惯性的应用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从自然科学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高度兴趣和较强的求知欲望,形成敢于大胆想象、充分尊重证据、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经常亲近自然、乐于欣赏自然、时时珍爱生命,积极主动的参与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的总目标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定义是基本对应的。
  从以上述总目标出发首先,小学科学课教师应该具备基本而又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里所说的“广博”是相对而言的,也是专门针对小学科学教育而言。因为小学科学课教师不一定是某一学科的研究者(例如物理学家),他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向小学生传播各科学学科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二是潜移默化的让小学生领会和习惯的使用科学探究法。也就是说,在自然科学知识方面,他不必对某一门科学有深入专门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能力,他需要具备是理、化、生各科的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可以这样说,小学科学课教师所应具备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只要达到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普通生物的水平就可以了。因为这一水平与上文提到的“……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是比较一致的。以教学中一个基本概念“重力”的讲授为例,重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概念,要给小学生讲重力,教师必须知道以下知识点:重力源于万有引力,两质点间万有引力可以直接计算,一质点与多质点间万有引力可以累加,一质点与一物体间万有引力可以积分,引力随距离而变化等。在知识的深度上这样就够了。在知识的广博方面和关注新知识,新成果方面,对小学科学课教师要求与时俱进。
  当然,在上述针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求的基础上,还有一个知识综合的大问题,也就是知识体系如何与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国际国内对儿童知识建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头脑中应该树立综合性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它高于小学生头脑中的科学知识体系,但仍能够做到与之相对应。小学科学课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第三部分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描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这段引文中提到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已经明确了小学科学课自然科学知识内容及其体系和标准。这些内容和体系显然不是按理、化、生等各个科目划分的,而是考虑到小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并尽量接近小学生身边日常常见的较熟悉事物。这就是考虑了怎样与小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顺利对接的问题。这也就给小学科学课教师提出了要求:按“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方面知识体系来综合理、化、生各科的基础知识,以便实现与小学生科学知识体系的对接,更重要的是与小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对接。我们应该针对小学科学课教师这方面的素质投入精力进行培养。
  
   2、教育能力素质
  
   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法是作为专业化的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能力素质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不要求给小学生讲探究法,因为这种概念在小学生的认知结构里几乎没有对接的因素。我们要求在给小学生讲授科学课的过程中,在其知识不断增长,认知结构不断扩展的过程中,使科学探究法在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习惯。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话说就是:“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要让小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科学课程在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以使他们在学习科学课程过程中经常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过程,进而不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有效增长科学探究能力,扎实获取科学知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逐步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小学课程标准中的这些内容充分说明科学探究法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性。因此也说明掌握和精通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对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的重要性。我们在科学课堂中通过实施科学探究法教学,使全体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意识,养成他们科学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这就极其有效的提高了全体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作为小学科学课的专业教师,不但必须熟知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比较灵活的利用各种环境和条件因素设计实施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情境,在各种特定环境下都能做到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巧妙恰当的实施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和学习模式。
  实际上,科学探究法是科学课程论中的内容。小学科学课程论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培养中必须学习的一门知识。上面特别提出科学探究法是因为它在小学科学课中的确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课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专业化 本科 素质 思考 需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