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策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目前我国各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回顾就业指导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最终目标乃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现象学和“存在现象学”课程理论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 现象学 存在经验课程 自传法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5-053-02
  
   一边听着就业指导课,一边抱着简历找工作,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尴尬很多大学生都经历过,而这恰恰是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真实写照。因此,就业指导需要从“短期推销”行为转向贯穿整个大学的全过程,需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对大学生进行指导。要使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挥最大效力,教育者必须站在一个旨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制高点上,而不仅仅是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检查和敷衍学生的需要。
   就业指导(Career Guidance)是个舶来品,在20世纪初叶美国工业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诞生。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学徒制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民主社会中教育要面向全民,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职业,进行有效的安置。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者帕森斯在1909年出版了《职业选择》,书中提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要考虑三个因素: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人职匹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用“职业咨询”(Vocational Counseling)来阐述非指导性、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与方法,赋予人自我成长的责任,关注人的发展潜能和自我选择的能力,尊重和支持人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学家的支持与推行。20世纪50年代一些职业指导专家在实践中体悟到单纯研究人职匹配是远远不够的,人们对职业的态度和要求并不是在面临就业时才有,职业选择不是一个临时性事件,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安妮.罗伊的理论假设是:人的早期发展经历与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有高度相关,一方面家庭养育方式和发展环境影响个体职业选择的类型;另一方面“无意识”的心理能量、需要的强度可以促进或阻碍职业水平的发展,但又受到智力发展和社会经济背景之影响。而金兹伯格进一步提出,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三大理论派系虽然存在分歧与异质性,但非指示性学派并没有终结指示性学派,舒伯折衷了三派的观点,不仅进行了跨国研究,而且还领导了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共同参与的综合研究,提出了以“差异—发展—社会—现象心理学”为主线的生涯辅导理论。
  从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就业指导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它的最终目的指向了人的和谐发展与自我实现。要想认识就业指导课程的本质,就要先明确就业指导课程“不是什么”,就业指导不是魔法箱,它不是一系列理论和测评工具的堆砌;就业指导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在一夕之间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指导不是职业中介,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由于发展年限短,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课程目标功利化,只在大四集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想一朝之际解决所有问题;课程内容浅薄,过于重视求职技巧的指导,没有触及学生正确职业观的树立和职业素质准备等深层次问题;课程实施形式单一,教师说教多,师生互动少,学生实践更少;就业指导教师匮乏,师资数量和质量远未达到实际需要,离指导教师专业化、专家化还有很远的距离;教学秩序自由化,教师私自调课和学生缺课现象多,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学科属性模糊化,高质量的教材少,科研项目和成果更少。可见,就业指导课程还处于一种前规范学科的状态。想要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要立足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学科本身的发展,还要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经验。把目光投向早期的先哲们的思想,视界会豁然开朗。
  现象学对课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赛尔提出了“面向事情本身”的现象学原则。现象学秉承的是一种生成性思维方式,是对“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批判和超越。它具有如下特质: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现象学以实践为基点,突破了对人的实体性认识,是由实体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的根本转换,面向事情本身,拒斥任何成见和想当然的主观臆想。事物的本质不是预成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实践发展中逐步生成的,否认事物本质恒定,认为存在是“生成的”、“动态的”、“未完的”,注重人的体验,否认一切都是“已完成的”,是从“物的世界”向“人的世界”的回归,是对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切关怀。
  “存在现象学”课程论是将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在课程研究领域具体化的成功范例,引起了课程哲学观的深刻变革:在形而上学方面它确立起富有时代感的“自然有机论”;在人性论上充分确立了个体的主体地位,认为“个体乃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它提出了“个体解放”的课程目的观;它确立了开发存在经验的课程方法论。皮纳(W.F.Pinar)是“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主要代表,提出了著名的“存在经验课程”。在皮纳看来,“存在经验课程”的主体是“具体存在的个体”,“存在经验课程”的目的正是通过个体“生活经验”的解释而提升人的内在生活,最终将“人的真谛”——主体性解放出来。格鲁梅特(M.Grumet)是美国“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的又一重要代表。格鲁梅特认为“自传法”是完成概念重建的主要方法。课程的概念重建过程本质上是学习者寻找教育经验的意义的过程。课程的概念重建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由联想”,通过心灵的自由驰骋使主体的经验得以重述。这些经验既包括学校教育的经验,也包括其他方面的经验。第二个阶段是“陈述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个体的教育经验被重新组织为有用的过去和现在,从而提高个体对其行为的责任感、为个体未来的选择提供可能的方向。
  现象学以及“存在现象学”课程论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启示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包括课程目的、课程的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实施等等。
  首先,“面向事情本身”思想的一个内在要求就是超越常识、超越先见、超越知识来理解世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出有利于生涯决策的认知图式。这种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和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准确的认知是良好的职业生涯决策的基础。有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过程中过分依靠他人评价,有的大学生则固着于某一次好的或坏的经历,这些都是有偏见的信息,不利于形成准确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元认知。求职过程中的许多负面情绪都是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和环境,例如过低的评价自己导致自卑情绪,进而导致求职过程中的焦虑、胆怯、退缩、过分依赖他人;与之相反,自负是由于不切实际的过高的评价自己造成,自负会导致过高的职业期望和求全责备的心理。
   就业指导课要引导学生形成准确认识自身和环境的思维方法或认知图示,例如,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法、个人职业生涯决策的CIP模型以及霍兰德RIASEC六角模型。将这些认知图示应用于职业生涯决策的认知领域是符合逻辑的,通过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周围职业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个体就可以构建出自身的SWOT矩阵,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竞争力和发展机会,从而能够制定出恰当的职业目标。个人职业生涯决策的CIP模型强调在决策制定中如何定位、储存和使用信息,有助于帮助个人形成积极的元认知和生涯决策技能,并排除可能干扰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的各种过失。霍兰德RIASEC六角模型对具有共性的职业进行归类并辨别差异较大的工作,不仅可以对自我知识进行分类,而且可以对选择的六个领域进行分类。按照类型和类型的组合来思考各种选择,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新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从根本上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体现了存在现象学课程观理解人、关怀人的思想传统。

相关热词搜索:现象学 就业指导 策略 课程 高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