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程教育交互问题的系统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分析了媒体在实现教学交互中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当前媒体的发展趋势,揭示了网络作为交互媒体的战略意义;针对当前网络媒介在远程教育中综合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由网络媒介系统组合形成的多位一体的教学交互系统,以期为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教与学的交互与整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学交互;交互系统;网络媒介
  
  远程教育是一种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相对分离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不同,远程教育的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是相对分离的,这种分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的分离,即教师和学习者在不同的地点分别完成教与学的活动,还表现在时间上的分离,即教师和学习者在不同的时段分别完成教与学的活动。
  远程教育“教与学时空相对分离”的特点决定了远程学习不能像面授课堂学习那样,学习者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听教师讲课,得到教师直接、持续的学习指导。所以,以媒体为中介实现教与学行为的交互就成了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直接关系到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交互’的一般定义是‘相互作用’,意为在某种共同的或者相互的行为中,人或者事物互相影响了对方。”[1]在远程教育领域,学者们用“教学交互”来描述这种教育模式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交互现象,并有其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尽管教学交互是两个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交互的核心和受影响的对象却主要侧重于学习者,同时,教学交互是否发生也以学习者内在变化发生与否为依据,其目的是通过各种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改变学习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 教学交互的实现是对媒体的要求
  
  1 教学交互过程的实质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交互过程是信息在两个主体之间相互传递的传播过程。传播学者德弗勒的环形传播模式很好地描述了教学交互过程,该模式应用在教学交互中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1 环形传播模式图
  环形模式图显示,教师发出的表征信息的符号,经过发射器的编码,转化为信号后,在信道上进行传播,在传播的另一端,接受器收到信号后经过译码还原为符号,符号被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含义(信息)。学生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含义,发出表征反馈信息的符号,经过发射器的编码,将符号转换成信号后,在信道上传送,接受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译码还原成符号,表征反馈信息的符号被教师接受并内化为含义。信号传送以及编码译码的过程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到此为止,已经形成一个交互的回合,往后的交互便是依据该回合传播模式的循环往复。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媒体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关键。整个环形模型中,除了交互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外,其他组成部分都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媒体。远程教育中,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以及各种人际交互都需要依赖媒体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是实现远程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
  2 传播学揭示的获得良好交互效果的媒体要求
  关于交互效果的评判,德弗勒[2]指出,“如果发出的信息和接受的信息在含义上一致,那么就是传通。相反,若两者的意义截然相反,即等于没有传通。然而,含义上的差异性是常见的,完全的一致性却是罕见的。”造成含义上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噪音的干扰造成发出和接收的信号不一致,会导致接收的信号通过译码后所还原的符号与信源发出的符号不一致,进而影响到信宿将接收到的符号内化为含义。这就对媒体硬件的性能提出了要求。要求硬件设施应该保证信息的传播基本无误,尽量减少各种外在的干扰。
  第二,学习者知识经验的特殊性可能影响到学习者对所接收符号的内化。学习者的经验可能具有局限性,也可能具有多面性,这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对接收符号的内化。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经验可能使得学习者对同一个符号产生不同的意义建构。这就对媒体软件的性能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远程教育的软件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各种学习软件(如多媒体教材)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多样性,尽可能引导学习者进行正确的意义建构。此外,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差异会对学习者选择教学支持软件产生影响,他们倾向于接受符合其学习习惯且方便易用的支持软件。因此,软件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各种支持软件(如网络交互平台)时,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支持软件自身的特性,尽可能使开发的支持软件更好的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由此易知,媒体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基础,媒体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学交互成功与否。所以说,“媒体是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的条件,描述媒体能力的交互性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前提。”[3]
  
  二 网络媒介的综合应用是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1 媒体的发展是三代远程教育演变的集中体现
  远程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现教学交互的途径都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媒体的发展上,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再次证明了媒体是实现教学交互的关键。
  从以“教师或者远程教育机构通过邮政通信传递各种印刷教材给学习者,学习者通过印刷教材进行自学”[4]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远程教育到以“使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以及录音、录像等个人媒体”[5]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远程教育,再到建立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双向交互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深深刻上了媒体发展演变的印记。三代远程教育实现教学交互的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创新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第三代远程教育,综合运用邮政传递、VBI信息形式以及网络教育平台三种方式共同实现资源的传输;因地制宜的采取直播课堂、双向视频、面授辅导和个别辅导等多种措施实现教学辅导和答疑;通过组织学生在面授辅导课上进行讨论以及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协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使得远程教育在实现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可行的方案,极大的提高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推动着远程教育成为大众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主力军。
  2 网络媒介的综合应用是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异步交互主要通过邮政通信实现,由于回合的周期过长,其时效性大打折扣。传统的同步交互主要通过各种直播课堂、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实现,但它们都是要求空间高度集中的实时通信系统,对学生和教师的空间限制较大;而且视频会议系统和直播课堂的费用高,操作也较为复杂繁琐,需要多人多部门的协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鉴于成本和人力的考虑,直播课堂和视频会议系统难以随时进行。
  正因为如此,同时具有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功能且性价比高的网络正在受到远程教育的青睐。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性价比日益提高,已成为当前远程教育领域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媒体。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介以其优越的交互功能为网络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形势下,探究如何将各种网络媒介系统性的综合运用,以更好的为实现远程教学交互服务,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
  
  三 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关于网络媒介综合应用的实践探索
  
  1 网络媒介为实现教学交互服务的现状
  张伟远等(张伟远、王立勋,2004)提出了网上学习平台三大功能的划分,即课程设计功能、交流和协作功能以及管理功能。其中,交流和协作功能进一步细分为BBS讨论区、内部电子邮件、基于文字网上讨论室、基于视音频的会议讨论、文件共享、工作组、电子白板7项子功能,较全面的反映了网络媒介支持远程教学交互的最新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远程教育 交互 思考 系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