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土课程论建设中的综合创造方略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我国本土课程论建设的主导性方略应该是综合创造方略。该方略的主要依据有:课程论作为一个文化领域的综合创造特性;我国课程实践的综合创造性;人性发展的需要。该方略的主要内容有:创造性地探索当前课程实践的改革;创造性地对待我国本土课程论已有的研究传统;创造性地对待国外课程论的研究成果。实施该方略的主要途径有:建立多样化的本土课程论建设队伍;形成多样化的本土课程论体系框架;建设多元化的课程研究文化。
  关键词:本土课程论;综合创造;依据;内容;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41-05
  近年来,许多学者有力地指出,我国的课程研究要凸显本土性,靳玉乐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1 ]。建设本土课程论成为我国许多课程论学者的一种认真的追求,这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追求,对我国甚至世界的课程论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本土课程论,通俗地讲,就是立足于我国本土实际,旨在满足本土需求,以我国自己的研究力量为主导力量,以我国自己的资源为主要资源,以解决我国自己的问题为主要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课程论。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本土课程论建设呢?在此,笔者结合多年以来的经验和思考,提出一种主导性的方略,即综合创造方略。这里的所谓综合创造,就是基于对各种课程论资源的综合性的充分利用,以创造为主导性态度来发展课程论。本文主要探讨这一方略的依据、内容和实施途径。
  一、依 据
  本土课程论建设的综合创造方略的提出,具有多方面的依据,其中主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1. 课程论作为一个文化领域的综合创造特性
  课程论是一个文化领域,而文化具有综合创造的特性。文化可以定义为“积淀了人类精神的社会生活过程及产物的总和” [2 ],它包含多个领域,其中包括课程论领域。凡是人类所创造的并积淀了人类精神的东西,都是文化,课程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是一种文化 [3 ],基于课程而产生的课程论同样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更确切地说,知识是文化的基本领域之一,而课程论是知识中的一个具体领域,它是人类进行课程论的创造生活这种社会生活的产物,积淀了人类社会生活共体的精神,如人类的价值观、兴趣、习惯、思维方式等。
  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综合创造性。首先,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为,文化总是人创造的,而且,人类的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人类总是需要基于社会生活的更新而不断地进行文化的创造。虽然人类也在传递过去的文化,但文化的传递一般来说是指向创造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文化也在前进。正因为如此,张岱年、程宜山强调,文化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4 ]。其次,文化的创造过程具有综合性,即综合着各种文化资源。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地域之间、各个群体之间,总是在进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他们的文化发展存在相互交融、相互综合的过程。例如,古希腊文化的发展,就大量地吸收了古代东方的文化;之后西方文化的发展,也是各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交融、不断综合的过程。又如,我国文化的发展,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不断综合的过程;进入近代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综合性程度大为提高,是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充分综合。
  作为文化的一个具体领域,课程建设也应该注重综合创造的特性。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包含多个实际的领域,课程论就是其中的一个。课程论中的不断的综合创造,将促进课程论的不断丰富和提升,从而也促进整个文化的不断丰富和提升。我国本土课程论的建设注重综合创造,正是发展我国本土文化所必需的。
  2. 我国课程实践的综合创造性
  我国本土课程论的建设,要适合于我国课程实践发展的需要。而我国的课程实践是综合创造性的。首先,课程的基本宗旨在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人,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人素质是不断更新的,培养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再加上社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创造的性质就更加鲜明了。就这一点而言,我国课程实践如此,外国课程实践也如此。其次,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实践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之中,改革是一种创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例如,21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就有大量的创造,而且创造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再次,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应该建设成为一个更具有创造力的社会,需要大大地加快创新步伐 [5 ],课程实践领域的创造是整个社会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构成。第四,我国课程实践的创造,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主要是综合以下几个方面:我国传统课程实践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国外课程实践中的优秀因素;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发展对课程实践提出的新需求和提供的新的理念和资源。
  我国课程实践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单纯地固守自己的传统,而需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新的创造。基于此,我国可以建设本土的课程论,而且需要建设本土的课程论,这是指导我国本土课程实践的需要,因为完全属于西方的课程论,是无法完成指导我国本土课程实践的任务的。要指导综合创造性的我国课程实践,我国本土的课程论应该是综合创造的。
  3. 人性发展的需要
  我国本土课程论建设的综合创造方略,符合人性发展的需要。要具有创造的需要和创造的力量,这是人性的一种重要的积极的倾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类不断地创造世界的历史,人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实现自我,达到人性的提升。大量的研究和事实表明,“创造是人固有的本质力量” [5 ],人们进行创造的过程,既是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也是提升人性和世界的意义的过程。因此,创造是高度地符合人性发展之需要的。
  同时,高度地符合人性发展需要的创造应该是一种综合创造。因为,综合创造,意味着:从纵向来讲,历史和现实的东西都成为人发展和进行创造的资源,因而具有极其丰富的创造和发展的资源,同时能在利用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历史,促进人类的发展;从横向讲,人的创造建立于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的资源的利用之上,可以克服地区的、民族的局限性,能够利用全人类创造出来的各种资源,来进行新的创造,并发展人类自己。这是符合人类发展进程和人性进化进程的,符合人类解放的过程,因为,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7 ],这一过程是充分地展现人类创造的各种财富的过程。

相关热词搜索:方略 本土 课程 创造 我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