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导向的“交叉模式”在英语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作用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渗透于社会科学发展中。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一大基地,近年来交叉教育的应用促进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针实施,适应了社会需要。交叉教育将分立的各学科联成整体,其综合性、实效性和增效性等特征有益于全面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交叉教育普遍将孤立学科通过有机结合形成整体互相作用;但交叉教育也可运用于独立学科各细小分支上,特别是在语言教育中主体某分支甚可影响整体的其他部分。本文以英语写作导向型的交叉教育为研究对象,浅析其在高校英语学科教育中的创新意义。
  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传统观念认为: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分别在听、说、读、写训练里培养的,而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更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在高等教育中为了应试和实际需要,更多教师将精力放在听说读部分,忽略写作教育意义。写作能力的欠缺使不少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但教师若能在加强写作技能提升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听说读完整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促进学生写作单项提高还能够带动其他部分发展。
  1.写-听交叉模式
  国内外英语水平测试中的听力常需考生具有辨音能力;在高校听力教育中听力辨音能力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听力辨音技能的提高上下了不少功夫。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短文听写(今年新增短文单词填空),雅思以及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等测试中的填空题更需学生具有辨音能力-辨音能力是否最重要?传统观点认为解决这问题是找到“根源”:学生在词汇方面量与质的掌握度的问题。但笔者注意到即使学生的词汇掌握到了一定量,甚可轻松听辨写出专业学术词汇,也不见得能在听力考试中取得最理想高分。学生与教师都为此所困:为什么具有较高水平的辨音能力和巨大词汇量的学生也不能保证在每一场听力考试中都维持稳定高分?进一步看这个问题的话不难发现,较长材料的听力往往是拉出差距的部分具有一定难度;而其中最困难的题型:填空,往往不是以单词或单句出现的,而是以语篇形式出现;涉及到令学生最头疼的雅思和专业八级听力的学术场景填空更为如此-每个语篇至少6分钟,学生不能保证完全集中精力听到每个词,因此不可将此类题孤立处理,而是需要纵观全文把握文章和语篇的整体框架和行文发展方向。通过多篇真题的观察可总结出几乎所有学术填空题都是有序且分类严谨,结果清晰的,完全符合写作总-分(-总)的标准结构:在开场时讲话者提出主题,其次沿着时间轴推移或归类等方式将分支细节清晰例出,有的在结尾还会总结主题,提出未来发展趋势甚至新观点及建议。笔者做过小实验,在此实验中参与者是两名无论在词汇量还是辨音力,甚至在读说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背景不相上下的学生,变量为写作技能掌握度:学生A在写作方面了解甚少;学生B对写作知识有一定理解。在同时间里让他们完成同一篇雅思学术填空题(共10题)的结果为:学生A对4道;学生B对8道。学生A在看到原文后首先承认自己只听到了文章关键词,甚至可听出无关紧要的细节学术词汇,但却不知文章的主题;相反学生B却可将全文整体结构接近完整准确复述出来,知晓在上下文的情景下挑选出最合适的相关词汇。由此可见要想突破长难篇讲座听力,学生需掌握一定写作技巧,通过清晰把握全文脉络在做题时有的放矢,甚至预测出下文发展方向。
  2.写-读交叉模式
  读写结合历年来是为各校英语教师所强调得最多的部分,同时它也贯穿于英语教学实践中。写作的终极形式为文章的呈现,而文章的呈现是对受读者阅读能力的考察。国内外阅读考试题材出自于作家或學术研究者笔下,因此若能掌握写作技能了解作者写作意图风格形式,会大大减少阅读障碍。笔者曾从写作角度入手分析中国高考阅读最难题型“七选五”并借此找到了一种快速解题法。中心主题是写作核心,除意识流写作等外,大多文章主题一般不会超过两个-优秀的考试范文观点明确,具有鲜明主题;若能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文章主题,学生会知道所有证明细节都为大主题服务从而清晰把握整体思路。笔者曾让一英语水平中等的高中生完成剑桥雅思真题6的test4的第一篇阅读标题选择题(该题普遍认为是比较经典的难题之一,对高中生来说难度更大。)前三题她做后只做对一个且超出规定时间(她表明那一道是自己“蒙”对的)。笔者在带她定位关键词分析文章主题,只让她读懂每段的第1/2句话或最后一句话后她很快意识到前三题真正考察意图并轻松快速地将后四道题做到准确。许多中国学生有一认知误区:阅读不是考察阅读能力,而是眼力-仅仅凭关键词定位似乎所有问题都可解决。但如果仅用文章“定位词“定位不仅浪费时间且易走入死胡同;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在无写作主题观念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也会迷糊读完文章后抓不住主次,乱了”阵营“所以才导致”读不懂“情况发生。
  2.写-说交叉模式
  写作中所需逻辑思辨能力在对口语能力的提升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逻辑体现在日常生活交际对话中并不明显,因此大量学生可应付生活场景对话,但一旦涉及生活或学术物体事件抽象描述时他们会头疼,不知从何说起,无话可说或是说得毫无头绪到自己都不知自己在表达什么。写作教育中对学生思维逻辑的培养却可提高学生在应对口述长难内容时的表达力:通过清晰逻辑和鲜明主次归纳在一定的时间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雅思口语测试为例,多数学生为part3抽象话题表达所困,但它也被认为是为考官最重视的,最可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学生对此无话可“编”,认为自己答非所问,观点不明不能自圆其说。但有教师发现口语层面对抽象事物话题的表述与写作具有高度联系,特别是在内容及结构处理上更可说接近一致。另外从口语真题的命题角度看,Part3命题和写作议论文具有高相关性。中国学生在以汉语为环境的情况下接触英语学术类话题或是用英语为媒介进行抽象事物交流的机会少,但写作却以直接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了解决语言环境所带来问题的药剂。如真题“养成有规律性的健身习惯对人的好处”“游戏对儿童影响是否消极”等无不照应了这一点,而对此问题的理想回答的构建也与写作思路的处理加工相关。最后,雅思口语评分标准也涉及到语法和词汇使用。英汉用词造句的差异使学生无法将词汇运用得恰到好处更不能灵活使用长难句。写作教育中对词汇的选择和句型的使用的要求却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度,帮助他们在积累了一定量后以口头的形式将这些精彩词汇和句型运用于交流实践中。

相关热词搜索:英语 高等教育 交叉 导向 作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