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这本著作对教育的论述是晦涩而又深奥的,晦涩在于它以最简单的意象来指代复杂的教学原则及关系,深奥在于它提出的任何一个点都足以令教育学专家以及更广阔领域的学者细细斟酌。该书是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石,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如教育应当是普遍的、教育应当是轻松的、要重视结构与秩序,这些思想对于当代高等教育也是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原则;教育思想;高校教育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所提出的思想观点对于高校教育的积极意义。学校要进步,教学工作一定是第一位的,这里的教学不单单是指传授知识的教育学的行为,而是包括了教学研究创新。夸美纽斯提出人类的一个通病:当一个非凡的发现没有发现之前,人们会怀疑它的可能性,但一旦发现,人们又诧异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放在教学上来讲,假如有人在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里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试图打破僵化的局面,找到契合新形式下的教学途径,他是会为别人嘲笑还是受到一些人的支持?这是一个血淋淋的问题,假使一个想要发出的声音的人试图开口,迎接他的不是安静而耐心的聆听,而是讽刺和怀疑的话语,这样的束缚是不是会对教学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大教学论》里提出的“改良学校是有可能的”,笔者就其中的几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育应当普及
  夸美纽斯指出,一切青年都能受到教育。换句话说,智慧、德行这些立身之本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应该生根发芽,只是他们需要有人耐心而又谨慎地推动和指导,也需要学校提供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当前高校招生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给更多年轻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途径,使得他们能够有机会通过学习改变自身的命运;而各种新政策,比如硕士扩招、学硕专硕分离、新兴专业的建立等都为想要更上一层楼的学习者们有了深造的契机。这种做法一来使得明珠蒙尘的几率大大减少,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总能走出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二来有利于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以正能量保证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青年作为下阶段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使他们能够接受教育也是确保国家民族兴旺的根本,他们的素质水平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考虑到这些因素,这样的政策应当一直贯彻下去,且应当给出一些激励奖励机制以鼓励青年人不断学习进修。
  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已经将教育的普及贯彻的较好,不论是上文提到的高校招生形式,还是硕士研究生的情况,都是具体的反映。而这一点也同样从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形式上更是得到应证,作为研究生学历的最高级别,其考试形式从单一的考试形式到今天逐渐在全国推行的申请考核制,说明我国的教育是愿意为更多有志之士提供机会的。因为学生不论成绩优异与否,都应该有他的去处,都应当接受必须的教育,有些是侧重品行修养的培养,有些是着眼于专业技能素质的锻炼。其实夸美纽斯的在这一点上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提出来的思想是有相互印证的地方,柏拉图提出,在一个国家中,人民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司其职,为国家贡献。还拿学硕和专硕的分离来说,学硕更注重学术科研,专硕更倾向实践能力,但其目的都是让每一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健康生长,他们虽然朝着不同的方向衍生枝干,但最终都会成为人才。
  說到普及教育就不得不提精英教育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矛盾的问题,而是两者同时存在,只是我们应当努力使得教育资源能够让更多的人受益。或许有教育普及的反对者会说,因为每个人智力、思维的差异,能够获取的知识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而最终能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有多有少,为什么我们不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放用来打造“精英”,而是使其变成更小的部分?我们都知道倒金字塔的模型,就吸纳知识来说,很多人都加入了这一行列,但是登峰造极的人屈指可数,难道你就要因为一些人的出类拔萃而否定那些小有所成的人的努力?诺贝尔奖得主的光辉也未必就能掩盖一名执勤交警的汗水。只要接受教育使得人的品格、个性朝着更美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学到一些生活必备知识、技能,掌握为人处世的道理,能够为社会贡献一份力,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原则是成功的。决定社会走向的是极少数精英,而推进和贯彻措施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路能不能走下去。想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努力履行他们应当履行的职责,就必须要让高等教育普及到更多人。
  二、教育应当轻松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不用强迫的,而是以温和轻快的方式进行。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天性的发掘,是要让教师坚持对学生的信心,考虑他们的心声,有考量有根据的去帮助塑造他们,用耐心和爱心去成就他们,而不是暴力地把他们揉捏成我们心中的形状。有些学生不乐意学习,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不感兴趣,而是他们的内心力量被弱化了,或因自己的惰性,或因周遭环境,抑或一些其他想法。教师要做的不适狂风骤雨一般的训斥和责骂,只消帮助他们恢复本来的样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夸美纽斯的思想与中国的性善论是相契合的,教师要拥有的就是绝对的爱心和耐心。
  举个例子,婴孩生下来需要经过练习,才能走路、说话和思考。我们绝对不会因为暂时的无法言语、无法表达思想情感而放弃对这个孩子的教导,那么为什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会有这么大的畏难情绪?为什么在学生有厌学情绪的时候,我们会用最为糟糕的姿态去逼迫一个孩子做他此刻最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的行为是事倍功半的,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渐成熟阶段,有着自己独特思想情感的大学生来说,可能我们的强硬态度会使得他的情绪受到极大伤害,以至于对学习的厌恶深深刻在心里,持续一生之久。对学生的教育切不可一蹴而就,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所带来的麻烦切不可心浮气躁,对于暂时无法顺利沟通的学生切不可采用强硬手段逼迫做出什么改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方为大乘。一个园丁,只要了解应于何时何地,在什么样的土地上播撒种子,种子必然会生根发芽。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强调了育人的长久性。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启示 当代 教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