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隐性课程在培养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就在于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这是因为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等教育中隐性课程与正式课程是相对立的,正式课程是教学大纲并分为小的单元或主题。广大教师应对隐性课程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隐性课程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变革考试制度、改革教学方式及建立创新文化氛围的作用,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课程;交换价值;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05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
  隐性在课程[1]是指在学校、班级的环境里,以无意识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模式。隐性课程的价值在于它无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规范、情感等。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隐性课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隐性课程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研究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同时具备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商品之间是合适的、有用的、必要的且是等值的情况下,交换行为才会发生。大学文凭被认为是一种稀缺的可以获得的商品,只有少数部分人才能拥有它,它是大学生在社会中谋得好的地位或职业的最重要保障。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有用性,大学学习的实用价值是对于学生或学生群体来讲是好的、有用的,且提供给他们学习范围是通过他们的经历来解决一些有价值的社会问题从而满足个体或社会的需要。
  (一)隐性课程与交换价值之间的机制
  在一个人的学习、研究中的期待主要有两个方面,最为首要的是对所学理论、课题内容及学科感兴趣,其次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们可以说学校学习中的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学生的期待模式中达到平衡。随着学习过程的进行,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平衡被各种外来的原因所干扰或打破,最终是交换价值占优势。当学生开始学习知识的实用价值就会逐渐减少存在于头脑中的交换价值,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适应过程。
  学生只能选择退出或适应,在学习目的来看是有实质上的区别的。适应和退出只是一种形式,学生在知识的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习经历中形成不同的学习态度。因此,区分了四种不同的学习态度:第一,理论导向的学术研究。学生或多或少的经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不同,对他们来说,学习意味着进入事物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问题,更广泛意义上来说是成为学者,他们的学习目的和学校所期待的目的是相同的。第二,职业导向的实用主义态度。学生经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巨大差异,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为了训练某种技能,他们获得文凭的目的是交换价值的核心——改变专业视角。第三,课程取向的知识学习态度。学生没有或者很少体验到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区别,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个必须遵循的项目,并且他们在满足这个项目需求的情况下成功完成项目,学生学习的前景和意义被忽略了,只流于学习的形式。这种行为不仅源于对个人学业成绩的追求,而且源于合法化他们在大学的一种形式。学生不能感受到或从来没有感受到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区别,对他们而言,学业成就被认为是他们克服失败的恐惧和发展个性及素质而获得的。第四,经验整合的实践取向的学习态度。学生深刻体验到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差异,他们把一个阶段在一个方向的学习作为一个发展阶段,这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很明显,这些学生更喜欢实用价值。相对于交换价值而言,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源于: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实践来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个人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努力寻求学校学习和个人经验的目的是给学习一个具体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学生必须在学习中看到个人,通过学习影响自己的发展及个人或社会问题的解决。
  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转变着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交换价值的存在毋庸置疑,而对实用价值的适用需要一个过程。正是大多数学生追求的是交换价值(毕业文凭与学位证书),所以离隐性课程的要求渐行渐远,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极其匮乏。
  (二)隱性课程对实用价值的影响
  隐性课程作为一个非正式潜在需求的有机整体,它在大学的活跃程度仅次于正式的显性课程的需求。大部分描写显性课程的论文主要侧重于学生应对和处理隐性课程的方式,并且主要集中于“我怎样通过受教育获得老师最多的知识,怎么通过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好的结果”。这些主要强调了交换价值的技术层面的问题。
  本文更强调学生的实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学生更倾向于辩护和解释自己的答案,而不仅仅是复制所学知识,并且强调在同非专业人讨论社会问题时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本身并把知识运用到个人或社会问题时比通过学校的学业成绩测试更为重要。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专业术语和抽象概念的使用、放弃自己观点和发展教师观点来增加他们通过考试的可能性并不是他们的主观愿望。在教育中,强调学生交换价值和实用价值融合的学习态度,在学校学习中正式的课程参与到交换价值的评定中,而实用价值的学习却没有明确的评定标准。不过,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实用价值的知识在大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校非正式的隐性需求必定会与正式的显性需求的高等教育冲突,虽然非正式的隐性需求得到大家的广泛讨论,但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并不被大家所认可。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并不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学生参加学业成绩测试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要求明确的制定和解释评价细则是对隐性课程的重大冲击。这也是隐性课程不能进入正式课程的原因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隐性 高等教育 培养 作用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