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使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显现出许多问题。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在新形势下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统一,采用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显现出许多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定位不清晰。(王军,2004)教学活动主要围绕专业教育展开,往往和学生管理工作相分离,不能实现有效的协作。学生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从属地位,是教育指导思想过分倚重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产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这种指导思想是偏颇的、狭隘的。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的推行,可以视为对从前偏颇教育指导思想的矫正。
  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思想问题复杂。经济的发展、法制环境的变化、网络的普及等,使得大學生素质呈现多层次性、价值观念呈现多样性、个体需求呈现务实性。显然,单纯把大学生看作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不把大学生当成服务主体,将会制约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阻滞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创新。(蒋亚军,2006)
  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不够。对学生管理队伍而言,普遍反映出专职化而非专业化的建设思路。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学生辅导员,几乎全部是毕业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虽然目前这些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学历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工作基本比较踏实,责任心也比较强,但不可否认,队伍建设仍有一些问题。主要有:有的辅导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从事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撑;有的辅导员缺乏学生工作经验,高校一毕业就当辅导员,工作形式比较单一,方法简单生硬,教育管理的效果欠佳。(杭亮,2012)
  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不当。改革开放以来,德育政治化的倾向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变,德育的规律受到尊重和重视,注入了许多与社会生活实际相关的道德、伦理、法律、爱国情操、公民意识、传统美德等内容,在形式和方法上也大大突破了政治范畴的限制。国家提出的“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以德治国”“八荣八耻”等思想和政策,也为德育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保障。但是,空洞的说教、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心理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仍然大量存在着,导致大量学生丧失对道德及德育的兴趣,逆反心理增强。德育的教条化问题表现也很突出。所谓的德育教条化问题指所教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无法解决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调整与适应
  面对诸多问题,高校学生管理的调整与适应要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统一,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他律与自律并重。
  高校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也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显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是直接做人的工作的,承担着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重任。
  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强调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统一。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消费行为,高校学生成为特殊的教育消费者。能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观念转变的鲜明特点之一。(丁立波&彭亚宁,2006)以服务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强调服务的全方位及全员性,包括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指导,学习条件、设施、环境的改善,各种发展、生存和维权服务的提供。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努力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把服务学生与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寓教育与管理于服务之中。
  高校学生管理中要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由于教育管理对象和社会整体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校学生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一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疏导。必须针对当前青年学生心理情况和个性特点,注重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加以教育引导,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加大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各高校应尽快建立健全视频监控和门禁系统,通过提升管理的科技含量,增强管理的实际效果。
  高校学生管理中要他律与自律并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考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要注重对大学生心理规律的把握,提高对其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创造条件,使教育管理的对象产生内在的心理需求,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而使学生教育管理活动成为一种深层的、高级的、理性的活动。
  学生管理是我国高校中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管理系统,其管理行为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本文所作的理论探讨,是在立足基本问题的立场上,对问题原因的一种探究。这种探究存在着片面和局限,在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力求对问题的解决做出更多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管理工作 调整 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