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制度改革,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高等学校要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增强高校教师职业吸引力,发展高素质的各种人才,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的发展和实现。要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培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多渠道的投入高等教育经费,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 现代化 路径
  下面探讨几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当今时代,知识的产生和更新非常迅猛,高等教育要想站在各个学科的前沿,需要及时吸收和接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来充实和更新相关的教学内容。现代化建设中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的进展和信息,可以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可以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步。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的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还要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逐步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将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与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平衡好,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一切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树立高等教育现代化思想观念,要正确对待我国的教育传统,不仅要有超越传统文化的勇气和胸怀,还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优秀成分,比如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需要的。要具有改革的意识和魄力,在教育传统中要对那些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以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和糟粕,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批判,并且大胆的进行抛弃。对于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我们要大胆的借鉴和吸收,用更加理性的精神,汲取那些积极的因素,并且发扬光大。并且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构建起富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使之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培育人才全面发展,教育向大众化发展
  培育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只有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培养,无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要在全社会实现普及,让高等教育成為大多数人可以享有的一种资源,高等教育要向大众化发展非常重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已经衡量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尺。我国近年来教育机构不断进行扩招,可以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不过从整个中国社会结构来看,我国具有高等学历的人数并不多。每年我国都有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各种原因,比如一些来自农村的青年大学生,不再愿意回到家乡或是基层去工作,一些在城市长大的学生宁愿在城市打零工也不想去基层发展,去农村锻炼的学生非常少,造成在城市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产生过剩现象,基层又大量需要这些人才,形成教育人才在地域上的供求不平衡现象。各级政府、机构对此可以给予高度重视,比如在制度上给予深入基层的学生优惠政策,保障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待遇条件和发展空间等,倾力改变这一不平衡的现象。
  在我国目前需要培养大量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型人才。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国家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做支撑。但中国高级人才的储备量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必然需要步入大众化的发展模式,创造条件使各个年龄段的社会成员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因此,注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才能更好的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促进高等教学现代化的发展。
  三、经费投入多渠道化,教育方式多元化
  高等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资源,包含很多复杂和多层次的结构,比如本科、硕博士和其他类型等。高等教育要无限量的投资,尤其在教育经费上要多渠道化的进行投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重点建设的大学在很多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比,只是让中国的一些高校走出困境。高等教育负有人才培养的职能,肩负科学研究的使命,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要创造科学文化知识。而科学研究经费的成本则越来越高,比如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政府、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混合型筹资新体制。进一步扩大社会、个人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在客观上减轻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负担,还可以使全社会、全民族来关心和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在其它渠道注入教育经费比例在扩大,但是必须继续努力深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来争取更多的社会、个人资金投向高等教育。国家保持持续稳定投入,并将经费公平合理地配置,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资体制,才能更好的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可以使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发展,要以时代发展为背景,有针对性地办学,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和当前社会的需要,在办学体制、办学理念、教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社会参与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高校办学的特色发展。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地发展,应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下,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办学。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法制化,有序地引导民办教育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于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推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培育人才需要走素质化、终身化的道路,高校在这方面应依据社会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方能高效率地发挥其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必须跟上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上作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樊泽民,陈怡琴.国际化视阈下的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11-115.
  [2]黎军,刘广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微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1):1-3.
  [3]吴文斌.浅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60-61.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试论 路径 现代化 我国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