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出发,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健词]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一步凸显。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高等教育评估对大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适当的健全的高教评估体系能引导高校努力形成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简单而无效的体系除了误导学校重复建设、盲目建设,走向趋同化以外,就只有浪费人力、物力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不只是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已经明显滞后,政府权力过大。弊端很多。加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引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和政府、社会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督制度。是在改革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一种崭新的制度:也是中国特色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体系和制度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方向。
  1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基础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所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培养社会所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基础,应当把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作为高等学校实施全而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2 必须以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为基础
  高等学校既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也是办学的主体。所以,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为基础。这是一条基本原则。方法是建立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关键是要认真分析影响和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找出教学质量评估基点。主要有社会需求、学生来源、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科(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图书、仪器设备、校园环境)及其使用、教学活动及其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
  3 加强社会对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外部监督
  4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整体监督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宏观管理者又是评估的主体之一。加强政府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宏观管理和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整体监督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保证。具体地说,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立法,规范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行为;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信息网络,指导、统筹、协调和检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活动:制定国家的基术教育质量标准。对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主要是基本教育质量进行整体监督;充分发挥教育评估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研究的规范性有待提高,资源共享信息交流还存在困难,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研究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研究力量分散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内容和方向,除了具有以上所说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研究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以开展教育评估活动为起点的,所以,一些研究者和管理者常常将教育评估等同于教育质量保障。这是个严重的误区。教育评估仅是教育质量保障的一个主要形式和手段。而非全部。
  2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或者说联系不紧密一直是我国教育学研究遭受的最大非议。要求理论界研究教育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之呼声日益强烈,要求实践界学习新理论的舆论也日益高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同样面临这样的同题,表现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成果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指导作用,或者说研究成果和研究本身与实践活动的关联性不大。究其原因,大致有五点:研究者缺乏研究的科学设计,照搬和移植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者与实践者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研究者常常运用概念、命题、预设、判断、推理等对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逻辑演绎的研究;问题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领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 对微观问题的研究薄弱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逐渐兴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以来,多数研究者热衷于对宏观和中观层而问题的研究,对保障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定义、目的、意义等概念性描述过多,对具体操作层而的微观问题关注大步。或者说对质量保障的若干环节和实施对象则研究不多,尤其缺乏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学术标准和质量准则的研究。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高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个性化研究和案例研究非常薄弱。
  
  三、对策
  
  1 提高高校领导教学质量意识
  高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转的前提。、高校领导教学质量意识来源于质量是生命线的紧迫感和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只有在发展中产生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在理论研究中提高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理论的认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意识。
  2 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和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关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工作今后要逐步健全、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程序,使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评估应该从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出发,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建立完善的网络教育评估程序。从而增加评估的信息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评估的质量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信息来源渠道狭窄,评估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教育过程的评价,更很少涉及到预期性评价,而且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地解决。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开展网络评价,实现与教育运行状态同步的教育质量跟踪和评价。及其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盲目性,增加主动性。
  4 评估主体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就是实现从单一的政府评估到多元的评估主体如社会中介机构、院校自身、学生等,院校自评就是要强调院校经常性的评估。增强院校自我质量控制意识。社会中介机构评估在于增加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认可,增加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和透明性。大学是追求高深知识的场所,对大学机构、专业的评估和认证肯定离不开来自专业团体和实践领域专家的参与,只有同行专家的评议才能保障评估活动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政府中枢决策范围之外,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对高等教育实施质量监控,这一做法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中介机构作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三方联系的桥梁,开始从事高等教育评估的具体工作。各国中介机构名称虽然不同,但其代理机制的性都是一致的,其发展变化的趋同现象亦非常明显。政府的间接遥控,为大学的自我调节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就是利用法令、法规等手段,对评估机构的组成及其评估活动的实施加以规定、监控和调节,从而保证评估机构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者和促进者,其重要作用已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体制改革和迅速大众化的过程中已建立起庞大而复杂的体系,面临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问题,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 评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