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秭归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合以来,为了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秭归县以村级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合作医疗基金为纽带,突破基层卫生室信息化瓶颈,推进全县卫生信息化发展,居民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智慧医疗走入百姓家中已经初现成效。
  关键词:秭归县 信息化 智慧医疗 基层卫生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1基本情况
  秭归县属三峡工程的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9.5万人,农业人口31.5万人。
  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合,2007年开始探索新农合信息化管理,2008年实施门诊统筹,同年开始探索门诊统筹信息化管理,2010年建立参合农民电子健康档案,2011年以新农合信息化为基础,在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电子病历,全面启动农村居民健康保障一卡通工程。2014年,与银行合作投资近800万元,启动了居民健康卡推广应用。严格依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居民健康卡管理规范要求,支持居民个人应用、综合医疗机构应用、基层卫生机构应用、医疗报销应用、金融应用等五大应用领域,基本实现居民持一张卡即可解决日常生活所有事务的目标。2015年,在居民健康卡推广应用基础上开发家庭医生APP,为家庭医生签约、公共卫生服务、医民互动、健康宣教与指导提供平台,居民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智慧医疗走入百姓家中已经初现成效。
  2破解“三大难题”
  2.1“一大两点”加合作机制,解决资金难题
  采取一大两点和合作机制的办法,解决了最基层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筹资难的问题。近几年来,秭归县共筹资1380万元实施卫生信息化,其中,中央投资130万元,县财政先后拿出170多万元用于全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各级医疗机构自筹了280万元的建设资金,增添设备,建设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与银行合作投资800万元解决中心数据机房建设。县卫生局采取“一大两点”的办法,筹措资金解决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一大两点”的办法,即村卫生室实行信息化管理所需设备费用,由乡镇卫生院承担“大头”,余下部分村卫生室承担一点,乡村医生集资一点;合作机制就是与银行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银行出资解决中心机房建设费用。
  2.2依靠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由于秭归县经济落后,信息化管理不发达,全县卫生系统又缺乏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因此,仅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于是,选择武汉蓝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开发合作伙伴,解决了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五个主要难题。一是信息录入。为了解决乡村医生计算机操作困难的问题,设计了“刷卡+条码枪扫描、药品电子采购配送、電子处方”的操作模式,将系统操作难度降到了最低。二是数据传输。最初设计的村卫生室管理系统,高峰时280个点同时在线,数据传输点多量大,挤占服务器资源,造成运行速度慢。经过反复沟通、调研、论证后,对原先程序全面改版升级,用户不操作或关闭模块时,自动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释放服务器资源,高峰期同时在线用户减少到100个以内,有效提高了运行速度。三是药品采购与管理。村卫生室药品采购渠道多、价格不规范、药品调配不及时、质量安全无法保障等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利益。在设计村卫生室门诊统筹软件时,设置了药品管理模块,对药品实施条码管理、电子采购配送,规范了进货渠道、统一了药品价格,保障了药品质量安全。四是新农合信息化与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无缝对接。成功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与全县13家医院、186个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利用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中参合患者的诊疗信息,进行网上审核、实时监控,实现了电脑“傻瓜式”审核医药费用。医疗机构也可以通过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计、报表、分析。五是身份验证。以往参合农民就诊时,仅凭新农合证或户口本来验证身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合监管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全面采集参合农民照片,实际采集参合农民照片30多万张,占参合农民总数的98%以上。
  2.3多渠道解决乡村医生素质低的问题
  乡村医生素质参差不齐是实施信息化管理最大的薄弱环节,也是遇到的最大障碍。在软件设计上对乡村医生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尽量简化操作程序。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业务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配合县卫生局制定了《秭归县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并结合“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用两年时间,将全县512名乡村医生轮流组织到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免费培训。组织近100名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部分乡村医生还取得了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县卫生局还制定了《秭归县村卫生室考核办法》,将村卫生室信息化管理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3强化“四大”建设
  3.1以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为中心,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公共卫生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开发设计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在具体操作中,县卫生局制定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以健康体检为基础,由县卫生局统筹协调,县合管办、县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卫生监督局、各医疗机构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制定目标、集中时间、组织专班采取进村入户进行健康体检、采集个人登记照片的方式,收集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按照《方案》要求,各部门充分履行部门职责,进行档案的完善、补充、管理、使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为龙头,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全县参合农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已达100%。
  3.2以新农合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推进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化服务工作建设
  新农合信息化全面实施后,加强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一是规范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医院管理系统建设,统一软件设置标准、项目,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软件无缝对接,资源共享;二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实施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达到了利用健康档案软件可随时调用、查询诊疗记载情况;三是健全医疗服务行为监管体系,对用药、治疗、检查、收费等服务行为进行网络监管,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进行全方位控制。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建设 基层 进程 推进 卫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