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开展实践研究论述

发布时间:2019-08-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各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之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要求,使得各个高校都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后,高校不仅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整体管理。故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二級管理体制应运而生。不得不说,采用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可以切实解决从前高校人事管理过程当中权责不明的现象。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二级管理体制背景之下,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二级管理体制之下人事管理的具体要求,并且尝试提出未来高校应该如何完善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全面且科学的分析,希望为高校人事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帮助。
  【关键词】: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人事管理;问题;实践对策
  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之后,格外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并且,近些年来,我国高校都在陆续推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尝试通过改变原有制度,对高校的管理现状进行改进。实现院系二级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在人事管理过程中普遍呈现的特点,二级管理制度的推行确实有效使得高校的人事管理更为科学、规范和高效。所以,针对高校如何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如何在二级管理体质之下开展人事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大多数高校所关注的重点。
  一、当前高校在二级管理体制之下开展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之下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现状来看,其暴露出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现存的人事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的权责不明现象。从前,许多高校在机构和部门的设置上比较不规范,甚至存在较多的管理层次,看上去管理机构比较完善,实则却存在着严重部门职能交叉现象。许多时候会出现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而出现问题的时候各个部门又因为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从而出现责任相互推诿等现象。
  第二,高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存在素质偏低以及能力欠缺的现象。加之高校本身缺乏科学的考评制度,使得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和进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多为中高职毕业生,甚至许多从事人事管理工作的人并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经验。既无法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也不能满足高校師生的考核要求,对于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第三,高校在人事管理过程中所选用的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在高校实行二级管理体制之后,许多高校都将教师的考核问题下放到教学单位当中。可是许多时候,考核体系并不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实际贡献。无法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奖励挂钩,势必造成一些本身付出较多、业绩较为优秀的教师无法得到相应的奖励。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大幅度降低,也不利于高校的长久发展和人才引进。
  二、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之下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对原有人事规章制度进行改进
  要想有效改善当前高校的人事管理现状,首先需要对原有的人事制度进行改进,对从前实行的用人机制进行完善。伴随着众多高校所选择的二级管理模式来看,高校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认识制度进行改革,还需要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以及相应的动态化培养制度制定。明确高校推行这一政策的思想以及具体的优惠方向,确保高校在人事制度改进方面能够有的放矢。
  (二)注重目标的设定和管理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之下,需要注重实施目标的设定。高校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目标应该体现出考核的作用,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由最初的直接管理转变为简介管理,评价机制也应该更为全面。一方面是来源于高校的校级考核,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院系内部的考核。也就是说,人事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接受校级考核,同时还要接受系级考核。双重考核的标准有所差别,同时也会使得考核的内容、评价指标更为完善。通过全面且综合的考评形式,可以将其结果作为对人事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标准,直接与人事管理人员的工资、岗位补贴、福利待遇、奖惩情况挂钩。
  (三)改善现存分配制度且完善激励机制
  现存的分配制度不能够凸显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就会使得分配的结果有失公允。所以,在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之下,需要将从前传统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尤其需要改进之前只与职称挂钩却严重忽视教师实际贡献的分配制度。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实现按照岗位指定薪资待遇的方案。这样可以使得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被激发,工作积极性有所提升,进而有效留住更多的专业人才和优秀人才,为高校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注重各大高校的自主权利
  高校要想谋求长远发展,必须明确自身自主权利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高校要想实行院校二级管理,必须制定二级管理规章制度。学校作为管理的一级主体,应该负责统筹全局,针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明确规划,同时还需要对高校的建设以及规章制度的建设进行设置。简言之,高效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由学校这个一级主体确定的。而院系则属于学校管理的二级主体,其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对学校的相关政策与规定进行传达和落实。并且需要不断扩大自身的自主决策权以及相应的人事权。学校应该和院系之间形成合二为一的管理机制,这样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将会更为灵活,同时也更有利于高校的进步和发展。
  结束语: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之下,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对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这就要求高校对原有的分配制度进行改进,尝试将激励作用体现在人事管理过程当中。并且通过院系共同管理的方式,有效实现权责划分,避免出现因为责任不明确而相互推诿等现象。只有充分发挥出二级管理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人事管理水平,为高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振荣.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人事管理的思考[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4:107-109.
  [2]民办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 民办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报告[J].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03:1-23.
  [3]孙鋆,林良泉. 高校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21-24.
  [4]朱邦相,李秋正. 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管理机制下的人事制度改革[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03:92-94+99.
  [5]高雁,宋晓萌.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正确处理校院关系[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65-69.

相关热词搜索:人事管理 管理体制 论述 实践 高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