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石油消费的“顶板约束”势在必行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zk/jjzk201009/jjzk20100908-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zk/jjzk201009/jjzk20100908-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zk/jjzk201009/jjzk20100908-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zk/jjzk201009/jjzk20100908-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zk/jjzk201009/jjzk20100908-5-l.jpg
  能不能在经济发展和石油消费之间找到一条折衷道路,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件关键大事。
  
  中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能源保障程度将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能否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国际气候变化、国际政治环境、石油对外依存程度等因素对中国石油消费增长将形成巨大的制约。能不能在经济发展和石油消费之间找到一条折衷道路,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件关键大事。
  
  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呈现出同步波动的现象,即油价高、进口量大,油价低、进口量小,中国石油行业也因此颇受非议,因为这显然不符合正常市场交易中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关系的规律,也不符合市场交易的利益最大化取向。据测算,自1998年以来中国原油净进口量总体呈现量价齐增的态势,尤其是2004年以后,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2004年至2008年中国在进口原油方面每年分别较上年(同期)多支出69.2亿美元、120.3亿美元、110亿美元、50.5亿美元和410.7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多达近3000亿。
  另外,从边际增量来看,原油价格上涨导致的中国财富外溢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了7.04%和5.79%;而2008年原油价格暴涨暴跌,但全年原油平均价格依然达到97.2美元/桶,这导致通过进口原油向国外转移的财富占GDP增量的比重达到了10.36%,严重挤压了下游原油消费行业的利润空间,给下游企业和终端消费者造成了沉重负担。
  在油价上涨和进口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自1993年起成为正数,并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到2008年就已超过50%。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国石油消费将继续增加,但中国国内石油生产已经进入稳产阶段,因此,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还会呈上升趋势。(图1)
  
  石油消费存在“顶板效应”:美国经验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石油消费国,也是产油大国中对外依存度最高的两个国家。由于中国潜在经济规模巨大,从经济规模的角度来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可以提供可参考的经验。因此,以美国石油消费变化历程为鉴,中国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加速石油消费“顶板”的到来,对于降低未来所面临的石油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与石油消费结构的重大转变
  根据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的报告,美国现代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其中,经典现代化完成时间大致是1960年前后;此后,美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追求生活质量为特征,学者分别称其为“后工业社会阶段”、“后现代化阶段”或“第二次现代化阶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美国石油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工业石油消费存在“顶板效应”。在20世纪50-60年代完成工业化的时候,美国工业石油消费大约占其全部石油消费的28%左右,之后,随着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石油消费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目前大约为23%。
  其次,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持续上升。由于石油资源保障程度高,美国的交通运输设备在节能方面一直进步不大,而且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个人自由为目标,美国汽车以大排量、高能耗著称于世,因此,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占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世纪50年代的50%上升到了目前的70%。这一特征对中国来讲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即如何折衷石油保障程度低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运输要求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
  人均石油消费存在“顶板效应”
  从美国经验来看,人均石油消费量亦存在“顶板效应”。1949年,美国的人均石油消费量约为1.93吨/人,此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均石油消费量一路上涨,于1978年达到历史最高值4.23吨/人。1978~1982年期间,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人均石油消费量随之剧减。随后尽管石油消费量不断增加,但由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能源效率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人均石油消费相对保持“总体平稳,略有下降”的趋势。美国的这一段经历表明,以节能和提高能效为目标的政府政策调整可以引导资源投入到节能和能效提高领域的技术进步,最终达到政策预期目标,同时,这种调整也意味着包含产业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和文明程度的综合国力的提升。
  从现代化进程来看,美国在1960年左右全面完成工业化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此后人均石油消费还继续保持增长了一段时间,于1978年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直接影响下,人均石油消费量才达到了其“顶板”。危机往往也孕育着机遇,此后西方发达国家对石油的相对依赖程度下降,缓解了供需矛盾,其中的经验值得中国等后发国家借鉴。(图2)
   
  中国完成工业化时的石油需求有多大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由于历史起点低,中国的工业化目标对应的是美国的经典现代化阶段。从法、英、德、日、韩等国的经验来看,人均GDP在超过3000美元以后,大约10-12年可以达到10000美元,而且这一时期经济增速不仅高而且稳定。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3315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再用10多年时间,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有可能达到10000美元。由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未来十年将会获得较大发展。我们可以参照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石油消费增长情况来,测算中国完成工业化时的石油需求。
  基于消费增速的中国石油需求预测
  如果以美国1962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当年价)作为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标志,其石油消费相较于12年前、即1950年增长了48%。考虑石油在中国能源消费中比重较低、降低碳排放压力加大、工业化进程加速、总体经济规模增长潜力巨大等因素,中国2008年到2020年间石油消费增速完全有可能达到美国1950年到1962年间的增长速度。基于此假设,则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将达到5.4亿吨,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3%(国内产量2亿吨)。(表4)
  根据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的初步估算结果表明,2020年世界石油净贸易量(含非常规)“顶板”约为25.8亿吨。如果中国2020年的石油消费达到5.4亿吨,石油进口量将达到3.4亿吨,约占预测世界石油净贸易量的13.2%,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2020年将比2008年净进口量上升1.6亿吨左右(约为321万桶/日),占全世界所增加的石油净贸易量的四成左右。
  鉴于世界石油净贸易量存在顶板约束,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度上升必将挤压其他国家石油进口量,从而产生矛盾。因此,中国石油进口量不应、也不能无节制增加,要有一个顶板约束。过去的七八年间,中国石油新增需求占全球石油新增需求的35.9%,不考虑金融投机因素,世界石油供需保持了基本平衡。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如果中国石油新增需求占全球石油新增需求在四成左右,给予世界原油资源的压力将有望处于可承受的范围。
  基于消费结构调整的中国石油消费总量预测
  从目前中国石油消费结构来看,工业消费所占比重最大,而交通运输用油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物流业的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预计这一部分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而农林牧渔用油占比将会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对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分析,重点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两个因素。(图4)

相关热词搜索:顶板 势在必行 约束 石油消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