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从概念到落地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zk/hlzk201317/hlzk20131702-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zk/hlzk201317/hlzk20131702-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zk/hlzk201317/hlzk20131702-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lzk/hlzk201317/hlzk20131702-4-l.jpg
  余额宝上线几个月,关于它的议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无论褒贬,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行业各方还在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而争论不休时,支付宝创造了也许是第一个可以将普通百姓与互联网金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品,让互联网金融落了地——落在了成千上万的支付宝用户头上。正是通过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全社会广泛接受,从这个角度讲,与小微贷款相比,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更加密切的产品将在互联网金融推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移动支付在近一段时间异常火爆。和年初还只有少数行业巨头在小心翼翼地试水不同,不仅最初的试水者已经全面发力,原先观望的同行也都争先恐后地跳了进去,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各种非传统金融行业的企业大举进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移动支付”的舞台已经变得异常拥挤了。
  各出绝招 纷至沓来
  移动支付的推广,目前以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钱包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移动端App为代表,涵盖了远、近场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
  手机钱包方面,中国移动无疑是目前移动支付领域中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其移动支付布局以NFC为主。从去年底开始,中国移动先后与多家银行以及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公司等企业合作,推出了“手机钱包”。今年7月正式落户京城的“移动NFC手机一卡通”更是让移动支付真正走入百姓生活。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推出了类似产品。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移动端App方面,近期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腾讯在微信5.0版本中加入了支付功能,通过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打通了微信端的支付渠道。目前,微信支付的应用场景包括公众号支付、扫二维码支付和移动应用支付等。尽管目前微信支付还难以与支付宝等第三方移动支付匹敌,对整个移动支付的市场影响不大,但结合微信服务号(近期招商银行已推出“微信银行”),考虑到微信的数亿用户和堪称“逆天”的“扫一扫”功能,未来的前景不可小视。
  另一家拥有庞大用户资源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先于微信发布其“微博钱包”移动客户端,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客户端功能目前覆盖了付款、存取款、转账、缴费、充值等功能,未来还将实现银行快捷支付、刷卡、NFC支付、信用卡还款、交通罚款以及电影票购买等。
  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微博支付,推出后都会被拿来与支付宝做比较,足见支付宝仍然是目前这一领域的领跑者。近期支付宝将推出新业务“信用支付”,以完善支付体验,但人们更愿意将此举与信用卡业务建立联系。
  此外,作为POS端的变种,移动刷卡器设备的推出完善了磁条银行卡的收单场景。以中国银联为例,除了与中国移动、银行合作推出NFC手机支付平台外,银联还联合京东于7月推出手机刷卡器产品“卡乐付”,从而完成了在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大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此外,银联还先后与其他电商合作抢夺移动端用户。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1号店等电商在近期接连与银联合作推出赠送话费、礼品卡、代金券、返还现金等形式促销活动,激励用户在移动客户端完成交易并使用银联在线支付。
  作为传统金融机构代表的商业银行,除了与其他行业开展合作外,努力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据中国银行电子银行部助理总经理董俊峰介绍,目前银行也在快速推出P2P手机支付产品和“摇一摇汇款”等产品。中国银行近期全新推广的“手机取现”产品更是面向广大农村和县域市场,推出了门槛较低的基于手机号汇款和提现的服务,赢得了市场眼球。
  7月初,新华社与银联、银行、保险公司等开展战略合作,推出了新华通移动商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移动支付服务,进入移动支付市场。可以预见,更多行业加入移动支付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
  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难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对此,董俊峰表示:“种种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是不同技术门类、不同收单场景、不同思维模式、不同盈利模式的有益创新尝试,目前很难说哪一种完胜。但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讲,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支付模式,很显然占有了绝对优势。而NFC近场支付只占很小的交易规模。所以,对服务提供方来说,是彼此竞争、优胜劣汰。对消费者来说,是提供不同的选择,但没有完美。
  如此多的行业进军移动支付领域,看重的是其中的高额利润。金融行业的高利润率众所周知,对其他行业的诱惑也是显而易见的。进入金融领域,新兴产业可以加速发展,传统产业可以起死回生甚至焕发青春,邮政储蓄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困难重重 亟待整合
  家家都想做支付,移动支付的舞台好不热闹。然而进入容易,并不意味大家都能轻轻松松从中获利。宏观来看,目前移动支付在整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支付闭环的问题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目前的移动支付终端受制于技术水平,或成本过高,或支付体验不够理想,难以被广大用户接受,从而不利于培养其使用习惯。
  以手机支付为例,NFC支付需要将NFC模块植入手机,尽管模块成本也许只有几十元,但对于利润空间本来已经很低的低端手机而言,仍然过高。这就导致目前市场上的NFC手机大多为世界著名厂商的高端甚至旗舰手机,消费者想要体验就只能花高价买这类手机。一种新兴支付手段的推广,支付终端的高昂成本要由消费者来担负,这一点的确难以令用户接受。而另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手机支付,虽然成本低廉,但以目前技术,无法解决设备天线集成化的问题,打开手机后盖就能看到设备天线,换电池时一不小心就会把天线弄折,用户的体验可想而知。尽管小米已经推出了具有NFC功能的低价手机小米2A,但要从整体上降低NFC手机成本尚需时日,而基于其他技术的手机支付也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其次,用户最担心的仍然是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的手机安全不容乐观。据网秦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网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显示,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2013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达51084款,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189%;2013年上半年感染手机2102万部,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63.8%。2013年上半年手机恶意软件感染设备数量相较于2012年上半年整体有所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大陆地区以31.71%的感染比例位居首位。同时,手机丢失、被盗之后如何保证包括银行卡信息在内的资料不被泄露,也是用户关心的问题。尽管相关行业在手机挂失技术方面已经作出很大努力,但据业内信息安全人士介绍,目前的技术仍然存在漏洞。

相关热词搜索:落地 探索 支付 概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