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产业政策和后转企时代的大学出版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bgj/cbgj201004/cbgj20100405-1-l.jpg
  再好的行业也有人破产,再差的行业也有人赚钱;同样是转企,有的大学社发现了机会,有的大学社产生了抱怨。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抱怨,其实,路在各社自己的脚下。
  
  一
  
  如果说2008-2009年大学出版界关注最集中的热点话题是转企改制的话,那么,随着第一批转企试点大学社已改制完成,余下的转企大学社的转企时间表也已制定,大学出版社事实上已开始步入“后转企时代”。2010年,思考并开始尝试“转企以后怎么办?”是时候了。因为从转企改制一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就说得很清楚:转企改制本身并不是目的。这一点,所有完成转企和正在从事转企的大学出版人都是明白的。当然,明白是一回事,做不做、怎样做则是另一回事。这后一点,从上到下,大家也都是明白的。
  在开始讨论本文正题之前,我认为先厘清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其一,“大学出版社”;其二,“出版和出版企业”。
  首先,“大学出版社”是由某大学主办、定位于为高校(首先是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出版机构。然而,现有的103家大学出版社,除都由大学主办这一点共性以外,相互之间的差别——在产值规模、人才队伍、资产拥有、经营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居于前列的一二十家社和发展较慢的后几十家社——实在太大。相反,如果把大学社分成四个等级,各个等级的大学社倒是与相同等级的非大学社更加相像。而且,即使是其共同的一点,其主办方大学,对待出版社的方略也是大不相同的,竭力支持者有之,放任自流者有之。所以,笼统地讲“大学出版社”是不利于澄清问题的。
  其次,关于“出版和出版企业”,在转企以前,这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出版事业单位从事而且只能从事出版工作,至少理论上如此。转企以后,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经营、资本运作等新现象、新概念。很多出版企业(包括传媒企业、发行企业)开始进军新的领域,除主业(出版)外,还从事大量的其他业务。单就产值来说,甚至出现主业倒挂、边缘化的现象。因此,出版单位企业化以后,两个出版企业之间的比较,不能仅看总产值,还要看其主业的相关指标。
  
  二
  
  目前有一种看法在业内比较流行,认为国家的出版产业发展政策,似乎不利于大学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担心的理路大致如下:
  目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出版改革,将通过“三个一批”(对现有出版社做强和做大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打造出一批资产过百亿、销售过百亿的出版“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相比较而言,各地方社由于行政的巨大推动力,容易组建出版集团并开展下一步的重组。而大学社由于各大学之间没有行政上的统属关系。几乎不可能进行资产整合,从而很难克服体量过小这一先天性不足。也就几乎没有希望进入做大做强的一批,更谈不上成为“航空母舰”或“联合舰队”了。相应的,也无法去享受国家为建成出版强国而出台的种种政策,从而大学社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永远在二三流出版企业之间徘徊。
  这种看法,似乎有些道理,其实不然。至少理解上有偏差。
  首先,前文说过,出版和出版企业不同。做出版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它往往体现得很个性化。一个人,带领一个小小的团队,做出一本好书、做出一系列好书,从而为一个出版社创立品牌,拉动图书市场的销售,是这种创意活动的典型概括。比如业内耳熟能详的“金黎组合”,再比如大大小小的民营工作室。可见,做出版不同于打群架,不是人多、企业大就一定能出好书,更不是只有这样才能把书卖好的。
  具体到大学出版社。我们先分析大学社中体量最大的一批(2009年码洋过5亿,见表一):
  以上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大学社,几乎纯粹是凭出版主业在与同行竞争,几家仅有的一点非出版产业也是和主业有着高度相关性的行业如印刷、培训等。据笔者了解,在全国580家出版社中,这8家大学社的综合实力,应该可以排在前20名以内,也就是说,大学出版社在行业内的主业竞争力,是一流的。
  其次,10年前,我国诞生了第一个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迄今为止,已有27个出版集团。大学出版社中,称为出版集团的也有几家(北师大、广师大、陕师大等)。有趣的是:地方上的出版集团几乎全是由行政推动,多社合并的方式构成的,而大学出版社称集团的几乎全是本社裂变出多个分社而扩充出来的。
  再细看一下,很多出版集团不过是原来某省(市)新闻出版局下属出版社的集合。我们认为,把几个社合并到一起,称为集团,这过程并不会具有魔力,并不会一定产生比原来单体社更好的出版成就。事实上,有些出版集团运作多年,其主业产值利润反而被同城市的单个大学出版社所超越。
  出版企业,无论是巨无霸型的超级出版集团,还是只有几个人一间屋的民营出版商,归根到底,是要靠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说话的。他们的出版物在市场上竞争、较量,接受读者无情的审判。在遵守国家法令的前提下,书的好坏决定了其所代表的企业在图书市场上的成败。而书的好坏,和出版企业的大小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学出版社哪怕永远是单体社,只要搞好自身建设,就没有必要在出版上担心所谓的集团。
  第三,既然这么多人担心大学社面临的困境,就总有一定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在中国,政府具有足够的强势,其下决心要达成的目标,通过其巨大的政策推动力几乎是战无不胜的。政府鼓励出版企业做强做大,正确领会政府意图的出版企业就一定能做强做大。
  做大,成立集团的确是一条捷径。但大不一定就强,什么是强呢?根据柳斌杰署长的解说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是我们文化的内容在世界上应该是领先的,对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有引领作用;第二是我们的传播方式是先进的;第三是我们的产业。培育一些强大的市场主体,打造中国的‘航空母舰’。——还有一条,就是要有一流的世界级的大师、人才。”(2010年3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更早一点,今年1月14日,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柳斌杰署长强调,要打造新闻出版业的航母,关键是要: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二、要把做大主体、做强主业作为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向。(2010年1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柳斌杰署长的话清楚表明了国家目前最高的出版产业政策目标。所谓三五年内造成六七家自有资产、销售超百亿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的说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解读,其实质一是要做大出版企业,二是出版企业要做强出版主业。否则,某些出版集团利用政府给予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却把主要人力精力物力投入和出版不相关的行业,比如房地产、股市、制药等,其所获利润回报,一定大于同样对出版的投人。但如果以此自

相关热词搜索:出版 产业政策 国家 时代 大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