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

发布时间:2019-08-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好长时间以来,我都想讲一讲我们李庄的自行车故事。这个故事就像寒冬腊月里刚出炉的烤白薯,我一想起来就馋涎欲滴,但要是没点儿耐心等它热劲儿降一降就咬上一口,那准会烫掉几颗大门牙——请各位看看我现在的门牙模样,就会知道我以前有过怎样的经历了。我曾经想过,要是按照时序一点一滴从头讲起,那我们李庄的自行车故事就是一部冗长沉闷的历史——按照我的脾气,我宁愿把这个故事讲失败了,也不愿意这样讲故事。我还曾这么想过,要是从最辉煌的时候讲起,那么,接着再讲发展阶段和没落阶段的故事时,各位就该打瞌睡了。左思右想,我最终决定,还是从我们李庄有史以来诞生的第一辆自行车说起吧。
  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绵羊家
  我们李庄的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绵羊家。
  绵羊不是一只羊,而是一个人,小名叫绵羊,因为从小就长个大个子,又细又高,脑袋又尖,所以我们李庄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红缨枪。绵羊的爹叫李瓶盖,他娘叫王糖精,当然这都是外号,真名叫啥都没多大作用,因为我们李庄的人一般情况下不叫真名,都叫外号。绵羊比我们这帮鸟孩子大好几岁,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猴了,还穿着带围嘴带襻子的裤子,几乎天天戴着一顶灰色鸭舌帽,帽顶上还有两个窟窿,也不知他从哪儿弄的,反正,在那个年代,绵羊这副打扮猛一看就像电影上的苏维埃工人。就这么一家人,整天过得昏天黑地的,但就像做梦似的,突然一下子就有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要想说清楚我们李庄第一辆自行车之所以诞生在绵羊家的缘由,那真是小孩没娘,说起来话长。
  据我们《李庄野史》记载,从前,我们李庄有个二流子,学名叫李得先,外号叫瓶盖,我们李庄的人都叫他李瓶盖。有一天李瓶盖赶王桥集买鞭炮,为啥买鞭炮,野史里没说,反正买了鞭炮回来,到了集东头王桥河,看到河边有一个大闺女正在洗衣裳,这个大闺女一头乌发,两腮赤红,当时李瓶盖就觉得大腿根里一酸一麻一跳一跷,脊梁沟里一激灵,两眼一下子就直了,俩腿就走不动路了。这个大闺女就是王糖精。正好王糖精一抬头,看到一个流里流气的傻半吊子男子俩眼弯得秤钩子一样,不怀好意地看自己,又愤怒又厌恶,立即翻着眼白瞪他一眼。没料到,李瓶盖把这个白眼当成了媚眼,好像鬼神支使,弯腰捡起一块坷垃,手一扬投了过去。王糖精被溅了个满脸水花,哪里能算毕头,站起身来,一跳三尺高,破口大骂奶奶娘,猛扑了过来。李瓶盖一看来势凶猛,哪敢抵挡,只有落荒而逃。王糖精发了疯,好像母鸡发了情,拍着屁股一路狂追,咯嗒咯嗒,一口气追进了我们李庄,接着又一口气追进了李瓶盖家里。下边发生了啥事,野史里没有记载,但我们李庄的老少爷们儿都看到了,先是李瓶盖他爹李笆斗出来把木栅栏门一关,出来蹲在墙边慢腾腾地抽起烟锅来。我们李庄的老少爷们儿正盼着这个老不死的快点把一锅臭烟抽完,就只见,他家院子里突然间闪了一道彩虹,老少爷们儿都以为天上会掉下来一袋金子,结果是李瓶盖出来了,他面带神赐的微笑,用半截柳枝儿挑着一盘鞭炮,点着了噼噼啪啪一放,各位大神呀,他这就算娶媳妇了。但是,就在第二天早饭时,李瓶盖他爹李笆斗,就是那个抽着烟锅守门的,老不死的,端着碗蜷蹴在门口墙根那儿正喝着红芋片子茶,居然脖子一瘪,脑壳子一顿,死得跟只鸡似的俩爪翘翘的。
  也许各位觉得这是个笑话,最多算是个传说,但我们李庄的人都认为这是真实的,因为那时候很穷,我们李庄出现的很多真人真事,现在看来都像笑话或者传说一样。
  当然了,李瓶盖家的这些事情发生时,我没来到这个烟熏火燎的世界,上述种种,有一部分是我过来后听说的,还有一部分是出自神奇的《李庄野史》。总之,李瓶盖家的故事很多,有些很伤心,有些很传奇,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李瓶盖的兄弟李秤砣,因为家里穷,哥又娶了嫂子,两间趴趴屋住不下了,只好卷卷铺盖一背,出了家门多少年不见音信。直到一二十年之后才来一封信。原来,李秤砣去了大兴安岭,在啥啥林业局里混出了名堂。这时候,李瓶盖和王糖精都三四个小孩了,大儿子绵羊,也就是红缨枪,都十八九岁了,而我们这一拨鸟孩子也都十一二岁了。
  尽管后来红缨枪绵羊成了我们亳州市房地产大鳄,富得一撅屁股就屙翡翠祖母绿,但当年他家穷得不堪入目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我要是从物质方面来形容他们家的穷样子,那恐怕废话很多而且无趣之至,也不一定能说到位,不如我说个事例来证明他们家穷到什么境界了:有一天,李瓶盖全家下地点花生,也就是种花生,一个长相漂亮、活似戏里罗成的小偷摸进他屋里,东看看西翻翻,光景着实凄凉,小偷罗成鼻子一酸,不仅没偷东西,临走时还在案板上放了五块四毛钱,还用他家那把满是豁口的菜刀压着。那时候,五块四毛钱比老天爷都要厉害,尤其对我们李庄的人来说更是非同小可,买一口袋小麦还可以再割六七斤猪肉,都不一定能花完。
  红缨枪绵羊家发生的这件事绝对是真的,在我们李庄不仅传诵至今,即便在当时,还让一些二流子货为自己的好吃懒做找到了振振有词的理由。比如,胮脸越南他爷,学名李运金,外号龙头大太子,六七十岁了,胡打溜秋了一辈子,万事都相信天上掉馅饼,绵羊家发生的奇迹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从那以后,他是一厘钱的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和他老婆子手拉手去庄东头流粉河边的杨树行子里聆听马叽嘹子叫唤,观看小鸟压摞摞。这里说明几点,压摞摞就是交尾的意思;马叽嘹子是我们李庄的叫法,学名叫蝉,我以前讲我们李庄的故事时介绍过这些。另外,我以前也介绍过,在我们李庄,只要是两口子,无论年龄多大,一律称为小两口儿。龙头大太子小两口儿天天出门时都是房门大开,任凭鸡进鸡出,而且屋里还故意摆出一副凋敝样子。但是,奇迹要是经常发生那就不叫奇迹了。一连半月,龙头大太子虽然在案板上没看到一分钱,但连着好几天都看到了几泡鬼鬼祟祟的鸡屎点缀在案板上。
  还请各位原谅,我这个人一讲我们李庄的故事总是东拉西扯,半天说不到正格上。本来讲的是绵羊家的故事,不料一下子滑到越南他爷龙头大太子这儿了。不过,多说龙头大太子几句也是因绵羊家的故事而起的,好歹也有些关联,而且也可以佐证当年绵羊家有多么贫穷。但是,就像那句话说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我们李庄开天辟地第一辆自行车就诞生在这个贫穷家庭里。

相关热词搜索:自行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