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带青烟叶分级技术

发布时间:2019-08-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微带青烟叶是烤烟等级中一个质量比较特殊的烟叶,也是在实际应用中争议比较大的烟叶组别。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微带青烟叶形成原因、外观特征,总结了微带青烟叶分级处理及关键分级技术,指出微带青烟叶分级要从叶面特征、品质特征、部位特征、颜色特征及灵活处理等方面来把握,这样才能够在收购和调拨对此类烟叶进行正确定级。
  关键词 烤烟;微带青;形成原因;分级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221-02
  
  由于烤烟生产技术和烘烤技术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微带青烟叶在我国广大烟区普遍存在,实际收购中微带青烟叶多混入其他组别。由于不同程度微带青烟叶的内在品质与其他组别的烤烟有较大的差别,混组收购的烟叶,将对卷烟产品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微带青烟叶的存在制约了烟叶质量的提高。如何准确评定微带青烟叶等级,控制微带青混级问题,从而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烟叶可用性,以满足工业的需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微带青烟叶是烤烟等级中一个质量比较特殊的烟叶,也是在实际应用中争议比较大的烟叶组别。通常把烤后黄色烟叶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的烟叶称为微带青烟叶[1]。目前,对微带青烟叶研究较少,闫新甫等指出混微带青烟叶在上等烟叶中的比例多于在中等和下等烟叶中的比例[2];李天鹏等提出将微带青烟叶的微带青面积范围进一步缩小为5%~10%,小面积微带青叶(主色调橘黄色或柠檬色,叶基部微带青或叶基部烟筋微带青,微带青面积占全叶面的5%以下)在主组定级[3],但对微带青如何准确分级未见深入研究。笔者主要针对微带青烟叶形成原因、外观特征、分级处理及关键分级技术进行了深入剖析。
  1微带青叶的形成原因及分类
  1.1微带青叶的形成原因
  (1)成熟采收把握不准。烟农进行鲜烟采烤时因对成熟度掌握不准,将未充分发育成熟的烟叶提前采收或采收烟叶成熟度不均匀是造成烟叶烤后含青的关键因素。由于采收时烟叶已达充分发育,但刚成熟,尚缺少成熟的质量特征,在分级中属尚熟[5]。
  (2)鲜烟不合理编竿装炕。烤房底棚过低,容易造成底棚烟叶青尖甚至严重烤青;采收烟叶成熟整齐度差,不同成熟度烟叶同竿烘烤。
  (3)烘烤调制不当。一是起点温度过高,或者烟叶变黄期间地洞封闭不严,容易造成底棚烟叶青尖甚至严重烤青;二是变黄阶段烟叶变黄程度不够,过早转入定色,且升温快,形成叶基部含青或叶背含青;三是定色阶段升温速度过快,尤其在45~50℃期间升温快,易形成浮青、回青或叶背含青;四是烟叶在没有达到黄片黄筋情况下,烤房内温度就超过50℃,烤后烟叶就是青筋。
  1.2微带青叶的分类
  烤青烟有死青烟和活烟2种。死青烟是叶片完全呈青色,光泽很暗;活青烟是叶面黄多青少或青多黄少,通常光泽鲜明。根据微带青叶的含青位置不同可分为3类:一是叶脉带青;二是仅叶片含微浮青面积<10%;三是叶脉轻微含青且叶片含微浮青面积<10%。
  2微带青烟叶状况与混入正组原因
  2.1烟叶分级中常见的微带青烟叶
  一是叶面黄色,主脉、支脉带青,且不扩展到叶面(即叶脉边缘),此类烟叶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上部烟叶。二是叶面浮青程度轻微,面积在10%以内,此类烟叶在微带青叶组内所占比重较小。
  2.2烟叶分级中混青的主要原因
  (1)烟农分级扎把纯度不够。一是由于受利益的驱使,部分烟农在分级扎把中故意把微带青烟叶掺入正组烟叶中;二是部分烟农缺乏必要的烟叶分级知识,对微带青烟叶质量不了解,认为黄色叶片支脉含青和叶片微浮青对烟叶质量影响不大,掺入正组烟叶中;三是分级场所光线不良,含青部位隐藏不易发现,误将微带青烟叶分捡入正等级烟叶等原因是微带青烟叶混入正等级的主要因素。
  (2)预检过程中分级指导不到位。部分预检员在预检过程中,对指导烟农如何进行分组扎把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地把微带青烟与正组烟叶的区分要领传授给烟农,对烟农分级扎把中出现混青烟叶没有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3)收购环节把关不严。随着收购模式的改变,对预检过的烟叶以大样为主,虽收购速度加快,但烟农分级扎把纯度不够和预检不认真使部分烟叶混入了正组。
  3微带青叶的分级处理
  3.1不同组别(基本色组、微带青组、青黄烟组)的烟叶等级分级因素比较
  根据现行烤烟分级国家标准42级制的等级品质规定[1],对基本色组、微带青组、青黄烟组各等级品质因素进行比较,结合微带青定义可知:X2V大致相当于X1F、X2F、X1L、X2L的质量水平,且符合微带青定义的烟叶;C3V大致相当于C1F、C2F、C3F或C1L、C2L质量水平,且符合微带青定义的烟叶;B2V相当于B1F、B2F、B1L、B1R的质量水平,且符合微带青定义的烟叶;B3V相当于B3F、B2L、B2R的质量水平,且符合微带青定义的烟叶。认清微带青组各等级质量与主组烟叶质量可以提高分级人员进行分级指导和收购定级的准确性。
  3.2对微带青叶的分级处理
  要准确地对微带青叶进行分级和定级就必须理解好微带青组[1]的定义,二者不得同时并存;若叶脉带青和叶片含微浮青并存,则不属于微带青范畴。在定级时,并非所有的微带青叶均可列入微带青组定级。只有符合微带青定义,且又符合微带青组相应等级品质规定的烟叶,才能在微带青组内定级,否则,应归入青黄烟组定级。
  4微带青烟叶分级技术关键
  《烤烟》国家标准对微带青组烟叶的划分作了严格的规定。微带青是指黄色烟叶上叶脉青或叶片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并且其他品质因素达到相应品质规定的烟叶。如果叶脉带青和叶片含微浮青两者同时存在时,则不属于微带青范畴。如果叶脉不带青但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大于10%时,不能在微带青组定级[1,6]。
  4.1叶面特征的把握
  先判定叶脉、叶面是否含青,再根据含青面积判定是否属于微带青组。叶面是黄色,主支脉带青,并且主支脉带青部分不扩展到叶面或叶面浮青程度轻微,面积在10%以内,则定为微带青组烟叶。微浮青面积大于10%或主支脉含青,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二者同时存在时则不属于微带青范畴,应归为青黄烟组。
  4.2品质特征的把握
  国家标准设置的微带青组烟叶部位,品质规定不同。不是所有具备微带青叶面特征的烟叶都能在微带青组中定级,还得依据其品质规定才能定级。当品质规定达到某级规定时则定为某级[3]。中部微带青质量低于中微三(C3V)的烟叶应列入下微二(X2V)定级;下部微带青质量低于下微二(X2V)的烟叶应列入青黄叶组定级,上部微带青质量低于上微二(B2V)的烟叶应列入上微三(B3V)定级,低于上微三(B3V)的烟叶应列入青黄叶组定级。中部微带青(C3V)长度短于40cm应在下微二(X2V)定级,上部微带青中上微二(B2V),长度短于40cm,应在上微三(B3V)定级。残伤下微二(X2V)为15%,中微三(C3V)、上微二(B2V)、上微三(B3V)为10%,微带青组的纯度允差不超过15%。
  4.3部位特征的把握
  微带青组分为下部微带青(X2V)、中部微带青(C3V)和上部微带青(B2V、B3V)共4个等级。下部微带青限于下二棚,中部微带青限于腰叶,上部微带青中的上微二(B2V)限于上二棚,上微三(B3V)应根据长度、品质而定,烟叶分级中依据脉相、叶形及厚度正确判定部位。下部微带青脉相较细,叶形较宽圆、厚度稍薄;中部微带青脉相适中,遮盖至微露,叶尖处稍弯曲,叶形宽至较宽,叶尖部较钝,厚度中等;上部微带青脉相较粗至粗,较显露至突起,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厚度稍厚[5]。
  4.4颜色特征的把握
  通常情况下,微带青烟叶颜色没有正组等级烟叶鲜亮,颜色比较暗淡;视觉感观苍白,饱和度不够,光泽差;叶片完整度好,表面干净,一般无斑痕、挂灰等杂色;因采收成熟度不够,叶片耸毛尚未完全脱落,叶片上还隐约可见淡淡灰白色耸毛,烟筋主脉微微浮青、主脉含青褐色、微微青色;微青烟叶多属叶脉青,而叶面浮青情况较少。
  4.5处理含青烟叶要灵活掌握
  青色已褪的烟叶不能算做青烟;对于青筋黄片烟国标没有规定青的程度,青筋黄片再青仍然定为微带青;对于叶片微带浮青烟的处理,通常情况叶片带青,叶脉都会有青,而且面积很少在10%以内,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定为青黄烟。
  5结语
  微带青烟会对烟叶内在质量和评吸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烟叶分级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微带青烟叶特征,才能有效控制烟叶分级中混青现象的发生,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和烟叶可用性,以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小面积微带青叶,其主色调橘黄色或柠檬色,叶基部微带青或叶基部烟筋微带青,微带青面积占全叶面的5%以下,按照《烤烟》(GB 2635-92)中的微带青烟叶的品质规定应该在微带青组定级。但其化学成分和内在评吸质量与同部位主组烟叶相似,在后期烟叶储存中,其青色能够褪去,是否在实践中把它在主组定级有待讨论。如果在实践中把它在主组定级,既能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也与现在实际收购情况相符合。
  6参考文献
  [1] 中国烟草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GB 2635-1992烤烟[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2] 闫新甫,马建伟,王英元,等.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等级质量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6(4):4-8.
  [3] 李天鹏,张迎东.不同程度微带青烟叶品质分析和合理定级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7):49-51.
  [4] 吴殿信,袁志永,闫克玉,等.烤烟各等级烟叶质量指数的确定[J].烟草科技,2001(12):9-15.
  [5] 彭新辉,易建华,周清明,等.同部位不同等级烤烟的色泽和化学成分及其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9-15.
  [6] 王兆群,孙志礼,王曰生.烤烟散叶分级收购技术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8(4):51-52.

相关热词搜索:微带 青烟 分级 技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