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的“茶叶蛋”

发布时间:2019-08-3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2011年,台湾一教授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称,大陆百姓收入非常低,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2014年春节后不久,这个节目的网络视频又被网友发掘出来,“茶叶蛋”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到台湾游日月潭的一个插曲。那天,我们一行乘坐竹筏,向着日月潭玄光寺进发。竹筏上,艄公十分风趣,从他嘴里蹦出的段子常让人忍俊不禁。他问:“吃过茶叶蛋吗?”我们有些不屑:“那有什么?到处都是。”他笑了:“日月潭茶叶蛋可不一样呀。男人吃了补体力,女人吃了补魅力。”段子讲完了,艄公正儿八经介绍起日月潭的“阿嫲茶叶蛋”。他说,上了码头通往玄光寺阶梯旁,有个凉亭,专卖“阿嬷古早味香菇茶叶蛋”。阿嬷卖茶叶蛋已有50余年。她的茶叶蛋是用红茶、盐将蛋煮熟后放凉,取出蛋将蛋壳轻敲出裂痕,再放入香菇及红茶慢煮六个小时,相当好吃。由于名气太大,生意太好,阿嬷想“公休”,还得先向当地“政府”“报备”。
  很遗憾,我们到的那天,阿嬷不在,但阶梯旁有好几家卖茶叶蛋的店铺。既然阿嬷不在岗,加上雌雄难辨,我们也就信艄公一回,一人买了一个茶叶蛋。只是,放眼一看,几乎所有茶叶蛋摊位前都被围个水泄不通,且大多是大陆游客。见此,想起大陆景点卖茶叶蛋的,大多“门前冷落车马稀”,便不得不佩服台湾商业文化的包装。
  今天想来,不知是不是大陆人到了台湾,被台湾商业文化氛围所裹挟,情不自禁大掏腰包,反而让台湾人深感诧异?
  我不是台湾人,这完全是一种臆测。但是,如果你到了台湾中南部,还真有不少台湾人觉得大陆百姓仍是“家徒四壁”“一穷二白”。不能怪台湾同胞,因为台湾部分媒体,尤其是绿营的,成天报道的就是大陆黑暗面。而大多中南部的百姓又从未到过大陆,他们对大陆的了解仅凭媒体上的一鳞半爪。同样,改革开放前,我们不也成天渲染台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吗?
  但是,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仍有这样的误读,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误读可谓无处不在,无奇不有。我们在误读世界,世界也在误读我们。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在误读自己。
  手头有个例子。山东孟良崮,处于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有两家企业分别在此建了两个“孟良崮公园”。几十年来,这两家企业都在给战死于孟良崮的国民党中将张灵甫刻碑、立亭,都坚称“此地”才是“张灵甫战死之处”,并收集各种资料,斗智斗勇,意在证明自己是“唯一”。结果,搞得张灵甫孙子到孟良崮祭扫时,都搞不清哪个“孟良崮”才是爷爷“战死之处”。
  2014年3月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强调,一些人对中国有偏见,主要是源于陌生、隔阂和不了解。了解中国,不能只看一个点、一个面,切忌盲人摸象。
  我们要了解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
  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很多时候,却不是这样。为什么?还是毛泽东说得对,“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爱恨皆有缘,缘自利益。表面是误读,实质是利益。可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要解决茶叶蛋问题,就得抛弃唯利是图的价值观,秉承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作者系第十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厦门日报》总编辑)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茶叶蛋 台湾 大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