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苗族大歌师_苗族为什么住深山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001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编号:Ⅰ―1   项目名称:苗族古歌   发布时间:2006年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简介:苗族古歌是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在文史哲等诸多学科皆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流传于苗族三大方言区的数十个县。大多在鼓藏节、婚丧、亲友聚会和节日等场合演唱。
  
  一个用古歌来口传心授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了不起的民族。因为对于有文字的民族来说,就算有几代人的间隔,但自己民族古代的文化还能在典籍中存留;而对于历史上没有文字的苗族,只要稍稍懈怠就会导致文化的断代,乃至于消失无踪。据不完全调查,台江苗族古歌有4组13首15000余行,涉及到苗族祖先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和日常生活艺术的全景。
  2002年我在施洞芳寨的民间歌师中寻访,发现芳寨的歌师们特别推崇一位岑孝村的老人张定祥,说他是远近苗人中最有名的大歌师。那是一个远离镇上,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小苗寨。寨上不通公路,植被特别茂密。走在林中小路上,参天大树遮天蔽日,黑茸茸的森林中浓雾弥漫。山外的太阳已经当空,这里还是一种晨曦微露的感觉,能见到尾羽长长的野鸡扑扑惊飞。寨上只有33户,张定祥是寨上最年长者。
  78岁的张定祥家的歌是有根的。他祖父就是当地有名的歌师,祖父把歌传给了父亲,父亲教给母亲,母亲又把歌传给他。家传是一条主脉。除此之外,他还去到别的村寨,跟过几位古歌大师学歌。长年的积累,使得他涉猎了所有的古歌,凡有自己不会唱的,他都要不弃不舍地跟着歌师学会,才依依离去。他会30多首古歌,有的仅仅一首歌,比如《月亮歌》,就要唱三天三夜。若是每首歌不重复的唱,他能唱一个多月。
  回首往事,他歌唱才能得到的一次最好的展示是1957年,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那时,他得知施秉龙塘有个奶,能唱三天三夜,就一心想与她对歌。正好自己家里办满月酒,他就特意邀请那位奶来做客。席上棋逢对手,双方摆下了擂台阵对唱。以酒伴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谁也“唱不倒”谁。那是一场歌的盛宴,全寨的人都来观战,有近百人从头至尾助阵听歌。直至今日,那仍是他漫漫人生路上最辉煌的时刻。因为家居边远,山外没人进山来跟他学歌,这对于一位满腹古歌的歌师来说,确是人生憾事。他只有在寨子上和家里传歌。一位59岁的高徒跟他学歌三四十年了,学会了20多首古歌;高徒自己也带了三男一女4个小徒。张定祥的两个媳妇也是后继者,特别是大儿媳,学歌的成绩让他欣慰。
  苗歌是张定祥一生爱好和心血的结晶,他特别看重,总怕自己日后会把本民族精华的古歌带进坟墓去。他让到广东打工的儿子给自己买回录音机和录音带。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自唱自录。2002年他把自己录下的带子拿给我看,已经录了几十盒歌带。
  张定祥不仅是一位民间歌手,他对苗歌还有深入的思考;正是这种思考,奠定了他作为一名大歌师的地位。他认为,苗歌像一棵大树,有枝丫,还有叶和花。主枝是不变的,而枝丫、花和叶子,就看歌手的本领了。也只有这样,苗歌才不是一成不变的僵硬东西,苗歌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他又说:“一首歌就像一条路,你在路上走,一路的风景叫你白天看夜晚想,唱了还想唱。”
  在2002年姊妹节,张定祥特地来找芳寨歌师刘永利,夜里二人一道去歌师刘八九家。几位老歌师见面,大家要痛痛快快地唱一回。喝了几斤米酒,张定祥微醺,闭上眼睛,唱得特别投入。一位女孩给我同声传译歌词:“清水江的水从哪里来?从山坡上的岩石里出来,是龙吐出来,开门水才来。”刘永利答唱:“水是貅狃找到洞,用牙把洞撬出来。高流低,低流平,水才流出来。”张定祥:“水流到地下,升到天上变成云,云又下雨到地上,就这样上上下下。”刘永利:“大坡养小坡,小坡养泉水,岩洞大的水就大,岩洞小的水就小,还有缝缝通到大海去……”你唱我和,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这是苗族的创世古歌,是对宇宙万物生成的哲理思考。张定祥说,这首歌在他家附近没有第二个人会唱了。他曾经自唱自录,录下了120节,4盒磁带。最后,张定祥与刘八九一道合唱姊妹节歌……那是一个在歌声中度过的节日之夜,也是已故的刘永利大歌师人生最后一次与张定祥大歌师的绝唱。

相关热词搜索:苗族 深山里 大歌师 深山里的苗族大歌师 苗族大歌 贵州大花苗族歌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