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守土有责”,就是有岗必有责、守岗必担责,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它要求:必须定其责,明确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必须知其责,知晓履职的范围、权限和任务;必须践其责,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必须担其责,做到行责而不失责。
  
  一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强调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近段时间以来,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的话语,它道出了做人的道理、办事的规矩、为政的天职。在迎来北京奥运盛典的特殊时刻,在今年我省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影响,下半年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任务更重的情况下,省委全会再次强调这一要求,对我们不仅是一种期望,更是一种督促、一种警醒。
  
  二
  
  “守土有责”,就是有岗必有责、守岗必担责,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它要求:必须定其责,明确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必须知其责,知晓履职的范围、权限和任务;必须践其责,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必须担其责,做到行责而不失责。
  “守土尽责”,就是要竭尽全力做好分内事,确保职守的“城池”固若金汤、万无一失。一个“尽”字,体现的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高尚的情操、更敬业的精神。
  
  三
  
  勇于尽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数千年一脉相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尽忠职守,挺身而出,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把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无数党的优秀儿女忠诚地践行了这一宗旨。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郑培民等党员领导干部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学森、袁隆平、冯理达、欧阳自远等杰出知识分子,废寝忘食,忘我工作,以出色的科技成果奉献社会;李素丽、许振超、李春燕、陆永康等普普通通劳动者,勤恳工作,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中,人们无不感受到一种境界、一种品格,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
  我们不会忘记,在贵州高原千里冰封的日子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李彬、欧光权、赵祖虎、陈斌等抗雪凝英雄;不会忘记汶川大地震撕裂巴蜀大地时,人民子弟兵和无数灾区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奋起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正是他们用生命、用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尽职尽责之歌,诠释了什么叫“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四
  
  在历史和现实中,也不乏因失职而酿成大错的例子,留下了令人痛心的结局和失职渎职者的无尽悔恨。
  回顾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件:因非法开采造成无可挽回的生态灾难,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惨痛的矿难,因小事处置不及时最终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同样的祸根,这就是责任的缺失。
  失职渎职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在其背后都有相似的原因。
  有的干部思想上还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认识不清、思路不明,单纯为发展而发展,甚至开自己的财路、断子孙的生路,干出让少数人发财、多数人遭殃的事。
  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面对复杂形势,看不清方向,站不稳脚跟,人云亦云,丧失原则;面对各种矛盾,丧失警觉,捕捉不到表象下初露的端倪,发现不了事件中危险的苗头;面对重大突发事件,见事迟、反应慢,甚至呆若木鸡、惊慌失措。
  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不用心,干活不用力,得过且过,对付应付;做自己的事卖力,办群众的事没劲,跑官要官时,上蹿下跳、劲大力足,谋事干事时,抓耳挠腮、乏力无术。
  有的思想作风不端正。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对上级的决策部署,要么照抄照搬,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当“传声筒”,做“二传手”;要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
  有的工作作风不扎实。怕苦怕累,敷衍塞责,遇到问题“踢皮球”,碰到矛盾绕道走,不敢碰硬,患得患失,揽功推过,习惯于坐而论道,“唱功”好、“做功”差。
  ……
  
  五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必须强化尽责意识。
  强化尽责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从政治的高度、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握大局,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资源环境、群众利益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绝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利益,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
  强化尽责意识,就是要常记民忧、常思己责,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谋富民之策,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建立在自己的“辛苦指数”之上,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自觉习惯,体现在工作思路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强化尽责意识,就是要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全力以赴,尽心尽力,毫不懈怠;遇到矛盾和困难,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解决,毫不退缩;在紧急危难关头,敢于挺身,果断处置,毫不逃避;出现问题和失误,胸怀坦荡,勇于担责,毫不推诿。
  
  六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必须具备履职能力。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才能胜任“守土一方”的职责。面对“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以正在开展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处置突发事件、服务人民群众、引导社会舆论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等能力,切实担当起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促一方发展的历史重任。
  责多艰辛,勇者方可胜之。有能力还需有毅力,有战胜困难的豪气。责任承载着压力,尽责更需费心费神费力,甚至要担风险、冒危险。有压力才有动力,正如“铁人”王进喜所言:“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浮。”只有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在攻坚克难中磨砺,才能炼就一身胆识,获得过硬本领,经受住各种考验,真正做到为党尽忠、为民尽责,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七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必须要有良好的作风。
  良好的作风是具有极强感染力和穿透力的巨大磁场,是推动工作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根本保证。良好的作风体现在尽责上,就是要求我们:
  必须真抓实干、高效运转。要重实际、使实招、求实效,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特别要针对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不高、运转不快、执行不力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拿出得力的措施,切实整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必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最能考量尽责精神。只有细心严谨、聚精会神地干事,才不会误事失事。我们要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细节,不能有半点马虎,不能有半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确保自己的“阵地”不出娄子。
  必须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要勇于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打敢拼,决不言败。要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必须大公无私、廉政勤政。要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为官,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淡泊之心对待名利、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在清廉中尽职尽责,在廉政勤政中树立形象,使自身的良好作风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凝聚力和号召力,带动周围同志,影响一方干部。
  
  八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必须完善相关机制。
  要完善领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遵循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规定,加强工作沟通协调,强化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加大工作监督力度,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要完善政绩考核和选人用人机制。坚持用是否“造福百姓、惠及社会”来作为考察政绩的出发点,用是否“为官一任、发展一方”来分辨政绩的虚实性,用是否“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来检验政绩的含金量。选人用人,特别要看干部愿不愿尽责、能不能尽责、是不是尽好责。要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真正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局面,营造人人努力、个个争先的敬业氛围,形成心齐、劲足、实干的创业环境。
  要完善问责机制。责任是无声的命令,也是无情的戒尺。只有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把问责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才能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做到失职必查、渎职必究,通过对少数严重失职渎职者的严查彻究,教育警醒大批干部。
  
  九
  
  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大灾之年、奥运之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加快发展之责、改善民生之责、构建和谐之责。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工作劲头调整到最大,切实做到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身体力行、竭尽全力,开拓创新、敢于担当,才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责任令人清醒、责任催人奋进。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尽职尽责地托起党和人民的事业, 托起贵州美好的明天!

相关热词搜索:守土有责 守土 尽责 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 守土尽责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