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摆拍”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商机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 本文对互联网时代的“摆拍”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摆拍 互联网时代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2008年,“摆拍”成为一个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关心的话题乃至社会文化事件,这个事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是年3月7日,专业摄影师李振盛在博客上发了一张自己拍于35年前的新闻图片《又是一口优质井》,并明确告诉网友,这是一张摆拍造假的老照片。人民日报前高级编辑许林看了李振盛的文章后,也在博客上公开自己的摆拍经历,通过连载《40年新闻摄影回眸与自我批判》,详细披露其在担任摄影记者时通过摆拍制造新闻照片的内幕,坦白了中国人除80后均习惯的那些“完美”的照片背后的制造手法和故事:1971年至1976年,许林在摄影上经历了“抓拍”――“摆拍”――“摆中抓”――“抓中摆”,在“S”形弯道上摇摆着一路走来,不知对错。“我看别人摆布导演。学别人摆拍感觉良好,感受走偏;虽身陷泥潭,却还沾沾自喜。在那段时间里,我热衷于摆拍,不光学习别人的经验,自己还不断研究、分析和总结。”在附图中,他公布了当年自己写的业务研究笔记。当时他在成组人物学习场面上的摆布导演下工夫最多。笔记上可见他当时的钻研要点:“把主要人物安排在什么样的位置才适当”,“主要人物的装束应与其他人物有所区别”。
  李振盛和许林两位先生的举动在网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网民以为这是中国特色的新闻现象,但是很快,人们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想当然的简单:新闻图片的“摆拍”现象并不仅仅属于中国。德国明镜周刊曾经就照相机发明以后新闻史上的造假新闻图片专门做过专题。在这组专题中,人们发现,所谓图片“摆拍”、“造假”,并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或者哪种意识形态哪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现象。新闻图片“造假”的历史与摄影技术的历史一样悠久。希特勒曾把照片里面的随行人员删去以保持元首的神圣,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为了突出自己的形象在一张骑马军装照中删去了为他牵马的马夫。二战中最著名的照片,苏军攻克柏林,将红旗插上国会大厦和硫磺岛美国海军陆战队奋力插起美国国旗以及纽约时代广场上著名的一吻都是摆拍。新闻图片拍摄中的“摆拍”“造假”在西方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曾获得加州摄影师联合会2001年年度摄影家奖的《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被发现他所拍摄的伊战平民的影像是通过数字手段合成的。布莱恩一沃斯基承认,他合成了两张照片以改进构图。路透社刊登了其合同摄影师阿德南?哈吉在2006年8月以色列黎巴嫩战争期间拍摄以色列空军对首都贝鲁特进行轰炸的一张照片被一位博客发现是用photoshop软件将一股浓烟复制成了两股,还把黑烟中的建筑物也复制了一番。而法国《快报》曾披露,《巴黎竞赛画报》对英国媒体拍摄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美国度假的照片进行了修改,去掉了萨科奇秀身材照片中腰部的一些赘肉。而德国新闻媒体2005年刊登的一张默克尔总理出席巴伐利亚州一个活动的图片则用技术去掉了这位女总理腋下的汗迹,……正像《明镜周刊》文章指出的,新闻图片造假已不仅仅是出于掩盖事实的需要,一些国家的摄影师出于商业化的需要也曾对新闻图片进行修改,他们试图使图片更具冲击力和轰动效果,以卖一个好价钱。
  回顾这场对于“摆拍”争论,我们认为,其背后实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摄影提供真实吗?另一个是:为什么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重又产生了对于摆拍的争论?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媒介,对于摄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首先,摄影是否提供真实?从摄影技术发明以来,“摄影能够提供真实”这样的信条似乎就顺理成章的存在着。美国著名学者、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提到了摄影技术发明以后产生的第一个社会效应:为反动政府提供搜捕革命者的证据,“对于那些我们听说过却不相信的事物,一旦出示了照片,其真实性似乎就得到了证明。照片的用途之一是能协助办案。从1871年6月巴黎警察利用照片对巴黎公社成员进行血腥搜捕开始,照片便成为现代政府对其流动性越来越强的人口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个有利工具。照片的另一个用途是可以被看作是能证明特定事情曾经发生过的铁证。尽管照片上显示的事物可能并不真实,但人们总爱设想现实中一定存在着照片上拍摄的东西。 可是这种“摄影提供真实”的想法很快就遭受到挑战,人们很快发现,摄影过程中手持机器的主体拥有的强烈的参与冲动和这冲动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正如如桑塔格指出,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农业安全管理摄影活动的那些才华横溢的参与者(其中有沃克?伊凡斯、多罗西?兰格、本?沙恩、罗塞尔?李)会给一个佃农拍上几十张头像,直到他们捕捉到令自己满意的面部表情为止――所以,摄影提供的真实是和人们的观念相关,这些摄影师追求的是那种最能恰如其体现摄影者本人对贫穷、绝望、剥削、尊严、光线、质感和空间的理解的表情。这些表情,他们会认为是真实的,因为这符合他们。也符合同时代人对于佃户的种种想象。这种“观念”真实超越了新闻的范畴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30年前中国人看到李振盛拍摄的在雪地上背着步枪巡逻的青年女民兵不会感到虚假,是因为这符合他们的“真实”观念,而我们今天在此审视这幅作品,却再也不会将其当真,再也无法信任照片提供的所谓的真实44是,在另外一个维度上,这张照片却充满了可以从今天的真实观念出发进行的细节解读:图片背后承受的苦难和青春、永恒的人性。所以,桑塔格最后的结论非常让人们信服,摄影,就其媒介本质而言,是在艺术与真实之间进行着不易觉察的交换。即使摄影者尝试为现实服务,他们的心头仍然萦绕着一些如何表现美感和激发人们的良知之类摄影上的技巧性规则……
  那么,为什么在今天新闻图片的摆拍再次成为一个争议的话题?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真实观念发生了变化。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总结出媒介变化发展的四个规律: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过去媒介以及媒介参与构建的世界重新进行这阐释,很多我们习惯的东西在这一媒介面前获得新的阐释,摄影自然也在其中。在互联网时代。摆拍终于成了某种“罪过”。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社会文化发生某种变化的写照。其实,如果我们正视现实。就会发现,互联网时代,摆拍并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娱乐新闻中矫揉造作的明星摆出各种POSE,更有周正龙设计好场景拍摄假老虎提供给传媒,酿成“华南虎事件”,不过,与前一个时代不同的是,这些摆拍在互联网这一种新的多元化的话语空间中有了多种阐释。互联网开启的相对多元的话语空间在某种意义上使摄影回归了(麦克卢汉意义上的)其真实和艺术混合的本质。与之前不同的是,即使权威方面宣布一张照片的真实,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依然会质疑,会搜索,会有自己的答案,会有自己的真实观。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的桂冠给了每一个网民,“you”,这标志着传媒意义上人类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在这一期时代周刊封面文章中,特别提到了传统历史观的崩溃与新历史观的崛起:互联网时代的历史观是一种后现代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不会因我们对摆拍的质疑而消解掉整个时代,相反,新历史观要做的是从摆拍的影像中独立的解读那个时代。这种新历史观念的崛起,则是今天网民与社会对于“摆拍”分外关注和产生争议的深层次原因:问题不在于摄影究竟是真实的还是所谓的艺术抑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而在于互联网时代,对一幅照片的解释权正在走向民众,走向2006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那个在计算机前在网上冲浪的面目各异的千千万万个网民“you”。而民众借助互联网颠覆了对影像作品解释权的垄断霸权。开始重新理解、书写历史。这也许是2008年关于关于“摆拍”的讨论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 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摆拍”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互信问题 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