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祠堂建筑及文化特征初探:阳新明氏祠堂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阳新县当地祠堂的形成过程、历史文脉、空间形态和独有特征的考察和研究,引发了对其保护和开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阳新祠堂;宗族;移民;建筑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TU-098 文献标识码:A
  
  阳新县属湖北省东南部,地处吴头楚尾,与湘鄂赣三省四县六市相邻相望,自公元前205年立县以来,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阳新县民间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厚重异常。由于阳新境内现居民的祖先多为江西等地移民,延续了典型的宗族社会特征,大多仍生活在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人群共同体之中,聚族而居,因此,当地聚集和保留了大量的古祠堂和民居,并多为明清时期建造。一种延续千年的古风在阳新乡土社会依然保存并流传至今,尽管其原始意义或有不少已模糊不清,宗族遗风仍可窥见一二。
  
  一、概述
  
  (一)祠堂的渊源
  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祀祖宗,平民只能在家中祭祖,直到明朝伊始才允许百姓建造祭祀的家庙。家庙即祠堂,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祀祖先,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在乡村,祠堂一般也是私塾、学堂和家族聚集议事进行娱乐庆典的地方。到清代,民间祠堂开始大量出现,几乎村村设祠堂,有的村甚至有宗祠、支祠、家祠、神祠等几种不同的祠堂。
  
  (二)阳新祠堂建筑概况
  汉族世家重宗族,往往一村一姓,且均出自一脉血亲,如此聚族而居,外姓人一般难以在村中立足。在阳新,各村各姓或在本地有属于本姓的宗祠,或与外地、外县共有宗祠。各支系或房头都一般建有支祠或家祠。祭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均在祠堂中进行。
  阳新境内的祠堂建筑大多留存基本完好。据实地调查,现存代表性的祠堂有:阳新白沙镇黄塘村梁氏宗祠,阳新县三溪镇伍氏宗祠,浮屠镇玉堍村的李氏宗祠,浮屠镇石华道石氏祠堂,龙港镇成家村的成氏宗祠,龙港镇李家堡的萧氏支祠,龙港镇门楼村刘氏祠堂,陶港镇江荣村江氏祠堂,陶港镇青龙贾氏祠堂,木港镇何氏祠堂等。
  历史上阳新境内居民多数移民自江西等地,在地缘上属于湘鄂赣边区,偏赣东北。在建筑上主要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黑瓦、白檐、青砖、马头墙等。同时,其祠堂建筑呈现的牌坊门楼,滚龙屋脊,翼角戏楼,连连藻井等特征也别具一格。
  
  二、祠堂建筑特征分析
  
  阳新县祠堂的存在与延续,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及宗族文化状况密不可分,既具有相对完整的共同特性,同时各自也带有一定的特异性和个性。
  
  (一)祠堂选址和整体布局
  祠堂选址主要是受祠堂所在村落的朝向、布局、地势、环境和在村落中所处的位置所制约。祠堂是各村落的最重要的空间节点,往往处在村落的风水宝地。阳新祠堂建筑布局也极讲求“风水”原则,大多依其自然条件尽量争取背山面水,周边民居多沿祠堂两侧依次展开。
  阳新县白沙镇黄塘村梁公铺的梁氏宗祠,背小箕山而朝南,黑瓦粉墙,古色古香。陶港镇江荣村江氏祠堂背山面水,三进天井,其风水有“峨嵋发脉一仙峰,七星赶月一支龙”之说。三溪镇伍氏宗祠,据记载建于清代,该祠坐南朝北,背靠绵延青山,前面视野开阔,且有溪流潺潺环绕而过。当地祠堂的选址皆为山环水绕,灵秀汇聚之地,可见宗族社会中祠堂的重要性。
  
  (二)内部空间布局
  纵观阳新各村祠堂,其平面布局大致相仿。多设前后三进:第一进为门厅,由大厅和过厅组成,紧贴门墙一侧一般立有戏楼,飞檐翘角;穿过门厅为天井,石板铺设过道,两厢设马房或祭品库(辅助用房)。第二进为享堂,为祠堂主体,高大雄伟,为祭祀祖先,处理本族事物场所。第三进为寝殿(后座),庄严肃穆。
  因其祭祖仪式隆重,故祠堂多以规整严谨手法,取中轴线对称布局,各进建筑由前向后逐渐增高,主体建筑置于后位,有主有从,颇具变化。祠堂面阔三间,室内采用南方祠堂惯用的砌上露明造方式,以增加内部空间的高度。
  白沙镇黄塘村梁氏宗祠建筑面积达到2475平方米,平面布局规整,采取三路三进两厢制内构架:前进是戏台,紧连露天青石板场地,中间一进非常开阔,最后一进是梁氏祖宗的牌位。其大厅左右分别还有“乡贤祠”和“先贤祠”,各设台祭祀。整个祠堂零零总总有一百多间房,且多数房间建有通风透光的天井,行走在宗祠之内显得排列有序,疏密适中,规划合理。
  
  (三)外部空间造型
  阳新祠堂大门或为牌坊门楼,或为八字门墙,门檐均悬题字牌匾;祠堂屋顶重檐迭脊、翼角飞举;山墙或滚龙屋脊,或马头山墙,皆为黑瓦白檐,木石雕饰。
  阳新县三溪镇伍氏宗祠,龙港镇门楼村刘氏祠堂,浮屠镇玉堍村的李氏宗祠,龙港镇成家村的成氏宗祠,龙港镇门楼村刘氏祠堂,龙港镇成家村成氏宗祠皆为牌坊门楼,门楣题辞分别用“南阳世第”、“禄阁馨香”、“槐荫楼台”、“龙门衍庆”等以纪念世族起源地以及祖上的荣耀或传下的家风,提醒后人铭记自己的根。其正门墙体皆绘有人物故事画,石门联雕有“渔、樵、耕、读”物画,彰显古时“耕读为本”的家庭教育观念。大门前的石门当,雕绘有花草卷云纹,极有动感。正门墙上方皆有一金属器物,代表姓族所崇尚的一种图腾。
  白沙镇黄塘村梁氏宗祠是阳新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宗祠之一。外观上其正面外墙有六七十米宽,门楼高大。大门两旁为白色抱鼓石,屋檐装饰有弧曲的木板顶棚,屋檐之上两端建有马头墙,马头墙下饰有倒狮子的雀替装饰。宗祠左右两侧,则是生动的滚龙屋脊,由于宗祠建筑面积大,从远看去,滚龙墙体舒展有度。梁氏宗祠大门绘有巨型人物门神,两名古代武士手执兵器威猛无比。祠堂戏台造型生动,建筑为歇山顶。正脊较短,屋角上的戗脊伸展较长,形象舒展,使出檐甚大的屋顶感觉轻巧。这些带有徽派祠堂风格的建筑造型是移民文化长久的留存,给人雄浑厚重的印象。
  
  (四)祠堂的文化现象
  阳新多数村落至今仍将祠堂完好留存,以祭拜祖宗偶像,并作为家族活动的重要仪式和制度,反映了他们重礼教尊祖先的习俗。数量众多的楹联和各式牌匾等,也丰富了祠堂独特的文化内涵。
  阳新祠堂木柱四周遍贴楹联。如龙港镇成家村成氏宗祠“相才震乾坤经文论武安社稷,铁笔惊遍野扶正压邪惠黎民”,“昭穆秩秩则知祖宗之有自,嗣裔绳绳实衍谱牒于无穷”。三溪镇伍氏宗祠“祖宗功德重千古,子孙贡孝世泽长”等,无不表达对祖宗先辈的怀念与崇敬,并表达了祈求惠泽当代之情。
  阳新祠堂牌匾众多,且各块都有其渊源。梁氏宗祠牌匾数量众多:“作育振宗”、“光前裕后”、“内翰第”、“都督府”、“博士第”等都为纪念历代祖宗的功绩;又如龙港镇江荣村江氏祠堂“睢阳世泽”、“瑞泽雄堂”、“光前裕后”,告诫后人时刻铭记江氏族人的祖籍,不忘先祖。成氏宗祠纪念惕轩先生的“函功永驻”,伍氏宗祠“功著千秋”等,同样也表达了对前人功绩的追思和后代的期望及美好祝愿。
  当地楹联和牌匾题辞都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族色彩比较浓厚,表达族人对家族的热爱。
  
  (五)装饰特征
  阳新祠堂中的木石雕刻和彩画等工艺均颇具特色,很有研究和保护价值。
  一般木柱所有柱础均以石雕而成,雕饰为忠孝节义、神仙人物和瑞兽、花鸟鱼虫。梁枋交接处处理不尽相同,分别饰以瑞云,狮头,金鞍等纹饰。门楼、墀头、戏台、大梁、随梁坊、戏楼栏杆、窗棂等是装饰的重点部位,敷以木雕石刻、垂花彩画等,此外,顶棚装饰主是木雕藻井,也比较繁缛奢华。
  白沙镇黄塘村梁氏宗祠大门外方左右与房屋正面保持平行延有三间厢房,每间厢房向正面开有一个窗户,窗户上的窗棂则是用砖砌成的花格子,左面三个窗子饰以蟠龙,右边三个窗子饰以凤鸟,这是阳新现有宗祠中特有的风格。祠堂内部,台阶前沿用汉白玉雕刻了麒麟、双狮、梅花鹿等瑞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抬头仰望拜殿顶棚,几幅精美的屋顶古画映入眼帘,绘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等,娟秀精美,古朴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寓“吉庆有余”之意。
  三溪镇伍氏宗祠的戏台下方刻有精美石雕,尤为突出的是正下方的卷龙图:云龙交织,龙卷云飞。祠堂享堂用木栅栏围着,由四根大木柱支撑到顶,柱础为枣木刻成花瓣形的础托,极尽豪华之能事。伍氏宗祠木雕石刻一应俱全,藻井连连。大厅顶上的藻井绘有五福捧寿彩图,色彩动人;一根木雕月梁,长达30余米,上有人物故事连台本戏100余个。
  浮屠镇玉堍村李家颈支祠的木雕、石刻等亦颇为精巧,尤其是拜殿的大型瓶状柱础,狮子、麒麟、狻猊等浮雕栩栩如生,令人啧啧称叹。
  
  三、阳新祠堂历史渊源、保留原因及其特征探索
  
  (一)祠堂渊源
  阳新现存祠堂大多具有各自悠久的历史渊源,其让后世人民铭刻于心,世代相传并以祭祀方式来纪念祖宗先辈的惠泽。
  如白沙镇黄塘村梁氏宗祠。始于梁氏族人梁勇因功获朝廷封授,1698年开始在此兴建家祠,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朝扩建改造形成现今规模。除此之外,梁氏宗祠曾经还是梁姓子弟每年春秋两季比试文章的擂台。当年梁氏族人在这里以文选拔,公开表彰,激发代代学子奋发向上,传承祖国传统文化。梁氏后代延续下来强烈的宗族伦理思想使他们格外重视对梁氏宗祠的保护。
  三溪镇伍氏祖宗牌位的两侧墙面悬挂有三个人物画像,其一为伍子胥像,一为蔡夫人像,一为彭夫人像。据介绍,伍子胥娶妻二室,分别为蔡氏和彭氏。伍子胥曾率吴国军队攻打楚国,驻军村落,并留下儿孙于此。为表蔡氏忠贞,子胥后人逢蔡氏忌日均隆重纪念,每年秋分时节还大唱社戏。伍姓各庄捐资请外地戏班来唱,秋分秋收,庆祝五谷丰收。
  阳新各村落居民至今仍铭记其祠堂的悠久历史渊源,并引以为豪,可见宗族血脉思想对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保留原因
  1.宗族社会祭祖敬宗思想
  在明清时期,宗族是乡村聚落的基本单元,故宗祠是这种制度的象征。
  “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儿孙”。古代人多继承儒家礼教道脉,崇尚“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因而对自己的祖宗多有崇拜,以广续族谱的方式,让子孙永远记住自己祖宗的功德,因此立祠堂以祭拜祖宗偶像,成为家族活动的重要仪式和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加强和完善,祠堂不仅是祭祖的圣坛,还是族人集会场所与执行族规的平台,故祠堂又被视为关乎宗族血脉之所在,具有不可侵犯的地位,祠堂建筑也就逐渐变得威严厚重,其建筑选址、规模和技艺等均成为村中建筑之首。
  乡土社会经过世代繁衍相传,形成了宗族社会,其具有特色鲜明的宗族文化。“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 思想就是宗族理论的基础,其以儒家思想为支柱。而宗法制度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敬祖宗者莫过于祭祀,阳新各村不仅有宗祠,还有支祠、家祠,定期祭祀,显现了其浓厚的宗族文化习俗。
  2.移民文化
  阳新县内各姓氏村落,追根溯源,大多源自江西等地的移民,还有零星从中原直接迁移而来。据分析,其大多由于历史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迁徙于此。
  这些移民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带入了相对进步的各地文化,并逐渐在当地的宗族社会产生影响。融合了各地的思想文化的阳新县社会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化发展。移居于此的居民十分注重宗族血脉,在他们把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带入阳新的同时,也不会忘记本族的宗法血缘。宗族思想更直接地被移民所推崇,这点可以从当地祠堂的完好留存和利用中可见一斑。
  从对阳新祠堂的深入研究中我们看到了移民文化对祠堂建筑形制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马头山墙”,“滚龙屋脊”,“牌坊门楼”等都是外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同时,阳新居民又将带有湖北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如木石雕刻和彩画等工艺,传播到其他各地,移民加快了不同地域建筑文化的交流,也深刻影响了乡土社会的发展。
  
  四、阳新祠堂保护利用浅析
  
  (一)祠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祠堂建筑在宗族社会中一直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规模、形制,还是装饰上都是村落中最繁盛的建筑。阳新祠堂在鄂东南地区极具代表性,至今仍是当地居民祭祀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祠堂毕竟在当地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祠堂的开发和保护利用前景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根据调研发现,部分当地中老年人仍旧看重祠堂的价值作用及其地位,但有一部分祠堂已被弃置或改换成杂务房等。祠堂濒临衰败的原因在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建筑形制及利用方式的改变,同时居民的宗族观念已经逐渐淡化。
  另外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一些比较重视延续传统宗族文化的村落中,祠堂虽然仍然是村中推崇和形象位置显赫的建筑,但在改造维修的过程中由于运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形式进行装饰,如瓷砖、水泥、玻璃、铝合金等,使得其形象十分不协调。应当使之得到正确的引导,保证乡土建筑和乡土文化健康地更新和发展。
  
  (二)对阳新祠堂开发保护的思考
  阳新县保存下来的丰富的祠堂资源,在湖北省乡土建筑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他们不仅是历史的遗产,同样是文化和生态的遗产。他们的完整性、特殊性、真实性和历史性都应以合理的方式保存原貌而留存于当代社会,这在当今是弥足珍贵的。因此尽管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令人担忧,但我们仍然应以积极的态度对阳新祠堂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保护。
  对典型的珍贵祠堂,考虑到破坏的可能性和保护的困难性以及当地经验的不足,应由省市部门组织测绘、整理、记录、留存档案。
  此外,一些祠堂已经被列入省级或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出了一定的旅游景观价值,可结合保护进行规划和相应开发。
  同时,一些地区的村民自发筹资,重立祖宗牌位,修缮祠堂,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血脉宗族更为关注,只要整旧如旧地加以保护,祠堂仍有机会展现原貌。一些祠堂依然是当地村落举办公共活动的首选场地,并且依旧进行每年祭祀,唱社戏等传统活动,这些也是祠堂得以持续保存的出路之一。
  无论祠堂以何种形式被保存下来,都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成功延续,它们携带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代表了民间建造技艺的高标准。
  祠堂在宗族社会所占有的社会地位和现存历史意义毋庸置疑,我们呼吁在建设新农村步伐不断加快的同时,保留祠堂原有肌理加以修缮,这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宗族文脉的健康延续都是不无裨益的,也为后人研究传统祠堂的布局、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阳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阳新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2]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李晓峰.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分析与反思[J].建筑学报,2005,(7).
  [4]田军,须颖.祠堂与居住的关系研究[J].建筑师,2004,(3).

相关热词搜索:阳新 祠堂 湖北 湖北阳新祠堂建筑及文化特征初探 湖北祠堂海量建筑资料 湖北阳新海量建筑资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