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内容怎么写_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如何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更多全面发展并有所建树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育人改革的关键,也是长期困扰高校领导和高教学者的重大课题。赵作斌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素质教育,诠释了成功素质教育的内涵。剖析了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探讨了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路径和内容,给高教理论研究和高教改革实践诸多启示。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为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富有潜能的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亟需重塑人才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什么样的人才教育理念、构建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转型期困扰在不少高校领导和学者心头的重大问题,关系到高校的科学发展和未来前途。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在新近出版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素质教育,并运用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自己十年办学实践,创建了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对高教理论研究和高教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基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成功素质教育内涵诠释
  
  人类迈进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品位化、科技高尖化、竞争激烈化等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推动了世界高等教育从注重专业素质教育向注重综合素质教育转变,呼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诞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赵作斌认为,“大学教育不应仅仅是专业教育,而应该是以培养成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既包括专业素质教育,也包括非专业素质教育。只有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胜”,从而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这一新型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赵作斌看来,素质是反映人内在本质的基本品质;成功就是实现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成功素质则是主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具有创新性且个性突出的优秀素质,既是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有机结合,也是观念体系、品格体系、能力体系、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等五大体系的完整统一。在此基础上,赵作斌诠释了成功素质教育的内涵,认为成功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功为根本目的,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同步推进,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素质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赵作斌提出的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与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成功素质教育主张大学教育包括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大系统教育,形象地说是两条腿走路;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仅仅限于专业教育,相对于成功素质教育来说,是一条腿走路。成功素质教育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变革和深化,是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的教育,在理论上显示出育人的先进性和教育的独特性。
  
  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剖析
  
  作为一种新认识、新见解和新观点的统一体,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大学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策略、新方式和新方法的结合体,成功素质教育又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赵作斌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十年探索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模本,从五个方面与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区别剖析。从培养目标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定位与“社会人”的成功为出发点,强调人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培养具有成功素质的人才;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育与“劳动人”的培养为出发点,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特性与人的工具价值的实现,培养专业人才。从培养系统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的“双星座”结构课程,经由专业素质教育系统和非专业素质教育系统两大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服务于学生成功素质的培养;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楼”结构课程,经由专业教育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从培养要求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学生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更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1:1),在重视对学生共性教育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复合型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在重视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更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对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所占课时比重明显低于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于重视对学生单一性和共性的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过于强化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内容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包括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包括非专业素质的培养,即便其专业素质的培养也遵循成功素质的五大体系进行,既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又包括专业观念、专业品格、专业能力、专业方法的培养和内化;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忽视了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从测评方式看,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成功素质五大体系为目标设置学分,包括显性素质学分(内含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和隐性素质学分两大部分,用素质学分考察学生成长状况;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设置学分,用专业课程学分考察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比较,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内容逐渐明晰,优越性得以彰显。面对我国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和弊端,重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日益必要而迫切。
  
  三、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构建
  
  模式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简约性、中介性、可仿效性和开放性特征的某种活动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样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指在一定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大学生构建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建立的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 重构。赵作斌认为,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系统、三大要求、四组课程、五大体系”。“一个目标”即以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为根本目标,强调“学好一个专业”、“掌握两项基本技能”(外语、计算机)、“夯实三项基本功”(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和“培养四项基本品质”(笃志、博学、崇实、拓新);“两大系统”即在扬弃传统“三层楼”专业教育基础上,创建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列相连的“双星座”教育系统;“三大要求”即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的复合型和个性特长的培养、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组课程”即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主修课与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五大体系”即构建成功素质的观念体系、品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方法体系。为完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赵作斌还对成功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测评方式进行了探讨。赵作斌认为,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育人方法是励志激励法和失败因子消除法,基本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实战式教学法,基本学习方法是自主式学习法和研究式学习法;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成功素质教育应实施素质学分制,进行素质学分测评,既在突出实践、个性和特长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专业表现等专业素质进行测评,又在突出能力和日常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非专业课程、非专业实践、非专业表现等非专业素质与心态、性格、品德等隐性素质进行测评;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培养成功人才,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专业教师队伍、素质导师队伍、实验教师队伍、测评师队伍、素质拓展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等六支队伍。赵作斌倡导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十年实践和探索中收到了良好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该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从2004年起,连续五年达到92%以上,超过当年全省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率的平均值,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优秀特长生大量涌现,占学生总数的5%以上;毕业生中出现了创业群,自主创业的有1609入,占毕业生人数的10.34%;成功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实现,大部分学生成为社会的抢手人才;在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各种排名活动中稳居前十强,2007年在全国年度教育总评榜上两次排名第一,2008年唯一一家被中国新闻社评价中心授予“中国独立学院最具竞争力著名品牌”殊荣。
  
  四、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如同大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一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改革和健全。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给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气息和生机;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赢得了丰硕成果。反思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深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认识。其一,我们要深化对高等教育内涵的认识,从对行为对象的研究中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趋势。对“何谓高等教育”的认识制约着我们一切关于高等教育的行为,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从休闲教育、绅士教育、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正是从知识传授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赵作斌才一改传统的专业教育视角,提出了成功素质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下,我们对高等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布鲁贝克阐释的“高深的学问”,还应从社会人自身高层次全面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从而为高等教育改革拓展新的视野。其二,我们要深化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从对现实现象的研究中深刻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趋势。高等教育发展虽然有自身的内在逻辑,但适应社会需要并促进社会进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律。在与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辨析中,赵作斌从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培养要求、培养内容和测评方式五个方面阐明了二者的根本区别,提出了自己的新理论。我们只有深入研究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规律,才能全面认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在扬弃的基础上创建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指导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构建。其三,我们要深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系统的认识,从对培养体系的研究中深刻把握高校人才培养系统的差异性和全面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尽管是一个完整体系,但每一个高校又具有自身的特点。赵作斌的成功素质教育是基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所中国特色独立学院的理论探讨和运作探索。每一所高校只有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学校特色,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深入思考培养系统的全面性,才能构建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3][14]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5][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转型 重构 高校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重构 人才培养模式有哪些 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