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记者面临困境 驻外记者收入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一场经济危机使得原来就被网络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传统媒体雪上加霜,倒闭潮、转网潮、收费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传统新闻理念捍卫者的传统报刊自身不保,相应地,高品质的报道也就难以为继了。翻开2010年的美国新闻业务期刊:《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美国新闻学评论》、《尼曼报告》,“经济危机、报道维艰”成为关键词。调查报道、国际新闻、各州府院新闻成为新闻行业的濒危品种。
  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基金会出版的2010年秋季号的《尼曼报告》关注的就是国际新闻记者这一濒危职业。
  
  濒危的驻外记者
  
  耗资不菲、没有受众关心、报纸自身经营状况不佳,这诸多因素都是导致国际新闻报道迅速萎缩的元凶:《巴尔的摩太阳报》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还在全球8个国家设有记者站,如今资金捉襟见肘全面萎缩,干脆解雇所有的海外记者。《华盛顿邮报》几年前还有30人专职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如今却仅剩15人。与此相似,《波士顿环球报》、《费城问询报》已不再外派记者驻扎他国,《芝加哥论坛报》等也纷纷缩减海外记者规模。这种状况不是美国一国的现象,在欧洲,驻外记者的境况同样令人堪虞:根据驻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国际新闻业协会(Intemational Press Association)的调查,欧洲各国媒体派驻布鲁塞尔记者的总人数从2005年的1300人,下降到2009年的964人。伴随着经济的不振,越来越多的“穷国”媒体开始撤出布鲁塞尔:立陶宛已经没有记者常驻布城;拉脱维亚仅剩一名记者,不过他也举步维艰,朝不保夕;塞尔维亚战后一直想加入欧盟,可是贝尔格莱德的媒体养不起驻外记者,不得不离开欧洲的政治中心;匈牙利唯一的驻布鲁塞尔记者已经解职,只得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生。
  那么,如今哪些人还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呢?
  
  不能没有你!
  
  世界毕竟是在向“全球化”、“地球村”的方向迈进,国际新闻报道在其间扮演着沟通信息的重要角色。因此,驻外记者的萎缩并不代表着国际新闻的消亡,反而,专职记者的减少,带来的是其他类型人士纷纷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总的说来,如今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有媒体的驻外记者、雇佣的海外本土记者以及自由撰稿人三类人士。
  驻外记者的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媒体不得不割爱。那么,要养一个驻外记者需要多少钱呢?据介绍,一家美国报纸每年养活一名驻外记者需要花费25万美元,如果是派驻战乱地区的花费更高。像英国广播公司这样的机构在全球有7大海外新闻站点,小的记者站不计其数。但是,它也面临着开源节流的压力,编辑们不得不为了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省钱而殚精竭虑。
  这样一来,海外本土记者成了海外报道的香饽饽,这群人了解自己所在国的国情、文化,在该国有自己的人脉,是上手就能干的人。新华社驻巴格达特约记者贾迈勒就是很好的例子。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后,贾迈勒以第一时间通过新华社向世界报道战争已经打响。新华社中东总分社10时33分50秒发出快讯,领先世界其他主要通讯社。路透社到10时34分才报道巴格达有爆炸声,美联社和法新社各在10时35分及41分披露有关消息。贾迈勒为新华社抢到了宝贵的10秒。与此同时,第三世界的记者可以借助发达国家的传播平台表达自己对本国问题的看法,可以有效地逆转国际新闻传播的不平衡。不过,这样的记者同样存在不足。碍于记者本人的身份,海外雇员在采写上会遇到政府的阻挠,无法传达真相。例如在加沙,巴以之间相互的限制措施使得各自对方记者无法报道另一方的情况。这时,有个外国身份反而有利于了解事件的全貌。
  在海外报道的大军中,还有一类人士“异军突起”。就像上文提到过的匈牙利驻布鲁塞尔记者一样,他们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向媒体供稿,按文章质量、数量获取报酬。比较而言,这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因此,最得编辑们的“欢心”。越来越多的驻外记者“被失业”之后,无以为继,只能以这种形式继续进行国际新闻报道。此外,世界越来越开放,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在普通人也能成为记者的今天,任何一个身处海外的人士都可能成为新闻媒体的自由撰稿人。
  不过,这种模式是否可行,依然值得探讨。驻外记者的费用之所以高昂,并不在于他们的工资,而在于向他们提供的保障。比如英国广播公司,在向冲突地区派驻记者之前,候选人先要在英国乡村进行为期6天的极端状况求生培训。资深的退役大兵将会教授基本的战地急救、如何避开子弹、万一被绑架该如何应对等求生技巧。派出之后,每三年还要重新组织一次学习。从战地归来,英国广播公司还得帮助记者进行“精神创伤治疗”,帮助其调试心理。这些都得花钱,而且还耗费不少。要是遇上记者遇险、被绑架,媒体的责任更是重大。2007年BBC驻加沙记者艾伦?约翰斯通(Alan Johnston)被地方武装绑架。BBC在这期间不仅承担安抚家属的责任,还积极通过各种政府关系进行斡旋,组织发起运动要求释放约翰斯通。2008年《纽约时报》驻阿富汗记者戴维?罗德(David Rohde)被绑架,该报与阿富汗、美国政界密切联系,最终成功营救出罗德。作为一家新闻媒体,不仅要对新闻报道、新闻事实、舆论引导负责,也要对记者、报道提供者负责。自由撰稿人与媒体的关系十分松散,理论上,媒体并不对他们的安危负责,但是,为了经济上的考虑让一群人承担风险,无论如何是有损传媒形象的。
  驻外记者也好、雇佣的海外本土记者、自由撰稿人也罢,在未来这三种人士谁将主导国际新闻报道的格局?很难说。我们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过渡期:传统媒体式微带来传统报道手段的滑坡,网络崛起的同时没能真正复兴负责报道的新闻理念,只是打着“共享”的旗号,满足于转载。不过网络新闻媒体迟早会遇到内容发展的瓶颈,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新闻采写队伍。美国传统媒体网络“收费”之后,美国在线(AOL)等门户网站已经开始了新闻采写。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类国际新闻人并存的局面估计将长久存在。
  
  全能记者更吃香
  
  美国知名民调公司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3月对美国百姓进行了一项名为“了解积极参与新闻消费者(Understanding the NewsParticipatory Consumer)”的调查。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希望能看到国际新闻的报道。
  如果将国际新闻看作是一种产品,那么,如今的国际新闻并不是没有市场,问题出现在了生产上。生产成本过高,投资方运营状态不佳,迫切需要“盈利”,因此,对于这种“投入大、产出少”的新闻产品只能“放弃”――说到底还是成本高的问题。
  如今的驻外记者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就要成为一个全能记者。这样的记者文字功底扎实,摄影、摄像水平高超,能适应各类媒体的不同特点,能为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发稿。这样,一个人身兼数职,就能减少雇员数量,降低成本。
  不过,这种单干、全能记者也是有局限的。例如,紧急事件下,电视、广播、网络等希望得到的是实时的跟踪报道。这时,如果将摄像、摄影、写稿、灯光、音效等技术都集中在一位记者身上的话,那么报道的质量很难得以保证,毕竟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此外,在冲突地区,如果有个报道团队,哪怕只有两个人,在相互照应之下,记者们的安全相对更有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驻外 困境 面临 驻外记者面临困境 驻外记者 驻外记者收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