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徐光宪:人淡如菊】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人物简介】   徐光宪,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徐光宪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60多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他发表期刊论文56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余次。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
  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重要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作为年近9旬的老人,他依然活跃在科研前沿,亲赴边远矿区考察,为稀土资源优化利用而操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认识的人,都叫他“徐先生”。
  
  获奖感言:
  “我比不上他们”
  先生很谦逊。
  一头银发,一架金丝眼镜,一张略显清瘦的脸庞。老人安安静静地坐着,沉稳得像一座山。
  接受采访前,先生和记者一起看学校为他获奖拍的短片。他凝视着荧屏,听着赞扬的话,神情里流露出明显的不安。“北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他说。
  “我一生在科研上3次转向,在4个方向上开展研究。在这4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真心实意的话。”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先生,我非常高兴。”徐先生真诚地说,“这不是谦虚,是实实在在的话。”
  
  成功之路:
  “不怕别人说我提傻问题”
  先生的成功之路不平坦。
  兵连祸接,家道中落,16岁的徐光宪为早日工作养家,上学选择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抗战爆发,杭州沦陷,学校解散,他转至设在寺庙里的宁波高工继续求学之路;旅费被骗,身无分文,他只身来到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最后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还有奖学金的国立交通大学。
  大学毕业一年后,他借钱自费到美国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但钱很快用完了。为了奖学金,他“背水一战”,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
  1951年回国教书、从事科研后,为了国家和学校需要,先生3次改变研究方向,次次都有建树。
  “小时候,我好奇成癖,爱提问题。”先生笑着回忆道,“我常问大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大人不回答我,说我提傻问题。”
  “为了找到答案,除了查书,我还在哥哥帮助下,用两块透镜和纸筒做了一个望远镜。”
  “现在,我们中小学课堂不鼓励学生提问。”现在社会上应试教育倾向依然明显,先生特别希望中国的每间教室都能呈现这样一种朝气蓬勃的景象,“老师要鼓励学生提问,树立年轻人的好奇心。老师不是万能的,不一定要回答出学生的每个问题。回答不出来,就老实告诉学生。”
  说到这里,语气一直平和的先生激动起来:“小孩子好奇心很重,不但不能压制,还要鼓励。很多人搞科研,搞创新,动力就是好奇心。”
  “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不是什么都要听老师的,老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先生说。
  
  平常心境:
  “我是个金庸迷”
  先生不服老。
  交谈中,先生不时主动挑起许多“时新”话题。他的学生严纯华说,先生是他们那一代老教授里第一批学会用电脑的。现在,先生每天要花大量时间上网,并常把有用的东西转发给大家。
  让人意外的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先生却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晚饭后,我经常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感到倦了,放下就睡。”
  
  面对重奖:
  “自己的钱已经够花了”
  先生对钱没“感觉”。
  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可以支配一笔高达500万元的巨额奖金,其中50万元归个人所得,另外450万元可由他用作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
  “我自己的钱已经够花了。”先生认真地说,“我得的奖是集体的工作成果。我已经跟大家说好了,包括那50万元在内,全部都拿出来。几个研究团队要好好商量,怎么分配使用这些经费。经费要以稀土为主,要全部放在几个课题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先生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得到百万港元奖金。他拿这笔钱设立“霞光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又家境贫困的本科生⋯⋯
  淡定,又充盈,这就是徐光宪先生。
  (摘自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为新华社记者)

相关热词搜索:人淡如菊 徐光 徐光宪:人淡如菊 人淡如菊 人如淡菊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