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徽_1950年9月20日,国徽诞生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庄严、挺拔、凝重、壮丽。自诞生以来这枚庄严而富丽的国徽便成为了镶嵌在祖国母亲身上最耀眼的明珠。它是无字的丰碑,铭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宣告了新中国各阶层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但是国徽的诞生并不是与共和国同步的,其产生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为新中国成立工作筹备期间的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工作小组。第6小组的任务即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
  7月10日,常委会在《人民日报》刊登启事,向全国人民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其中提出对国徽图案的设计要求:要有中国特征、政权特征以及庄严富丽的形式。短短三十多天,国旗方案来稿收到2992个,而国徽方案只有一百多个。
  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会议,协商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国徽应征图稿都不满意。毛泽东最后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原小组还继续设计,等将来交给政府去决定。
  9月27日召开的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国旗、国都、纪年、国歌4个决议案。大会主席团决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收到了政协的邀请,分别组成了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组和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展开设计竞赛。
  这两个组,一个是由建筑师组成的,一个是由美术家组成的。风格、思路、审美情趣、对艺术的价值取向都完全不同,设计思想自然也大相径庭。张仃、周令钊设计出来的国徽方案,以天安门为中心,有五星、齿轮、麦穗等,色彩鲜艳。清华大学林徽因和莫宗江设计的方案,则以瑗――大孔玉璧为主体,中央是一颗大五角星,图案中还有国名、五星、齿轮、嘉禾等。颜色由金、玉、红三色组成。
  两个组的争论非常激烈。梁思成批评美术家们设计的方案像“鞋袜商标”,而且他反对将天安门放进国徽里,认为天安门是封建统治的象征,新中国的国徽不应使用。林徽因等人的方案则被批评为“自由主义”的象征。
  两个组的争论虽然激烈,批评也很尖锐,但双方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都是为了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有中国特色的、能体现新中国特征的共和国之徽来。在毛主席、周总理做了双方思想工作之后,两个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计。
  1950年6月2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会议室里,摆满了各式国徽设计图案。中墙前摆放着两个图案,左边是清华大学设计的,右边是中央美院的美术家们设计的。两个图案都以天安门为主题,清华大学国徽设计方案,由红、金两色组成。大红的底色上,五颗金色的五角星,仿佛是一面巨大的国旗悬挂在天幕上。国旗前面,是天安门按严格比例尺缩小的正面金色浅浮雕图。由于天安门正面图的衬托,五星红旗更显得伟大、壮观、庄严、辉煌。周围是金色的齿轮和稻麦穗,用红色的绶带缠绕,象征着工农联盟。美术家们的天安门色彩丰富,蓝天、黄瓦、白石栏杆、红柱红墙,非常美丽。与清华大学只有金红两色的图案相比,风格完全不同。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下的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终通过了清华大学营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师设计的国徽方案,并送政协大会表决。
  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主持通过决议,同意国徽审查组的报告和所拟定的国徽图案。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
  历时一年多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当年10月号《新华月报》对这一历史时刻做了记录。将国徽图案及毛泽东签署的中央政府命令以图文形式刊载在扉页上,并用两个版面全文刊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说明及图案制作说明。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期《新华月报》还特辟两个版面刊载了当时的国徽图案方格星线图和纵断面图(如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图片来源:《新华月报》)
  (王品 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国徽 诞生 1950年9月20日 国徽诞生 11月20日谁诞生 演员的诞生1月20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