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的“梅”开三度】梅杜二开

发布时间:2020-02-19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谁没听过《天仙配》?高兴了,谁不会唱上两句?黄梅戏是安庆的文化名片,现在却已经日渐式微,是我们这些戏曲爱好者最伤心的事。虽然不排除社会自身发展的原因,也不排除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但是,我们还是期待黄梅戏能继严凤英、马兰等名家之后再度辉煌,“梅开三度”!
  当然,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那么一段距离,让人伤感。所以,为了实践我们的理想,我们采访了两位戏曲界的专家,请他们谈谈对黄梅戏的未来,失望或者期望,其实都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呢!(本文嘉宾按照采访顺序排列)
  付瑾(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一个历史不长、剧目也不丰富、历史积淀也不深厚的剧种忽然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异军突起,显然跟严凤英《天仙配》剧目的成功有很大关系。另外,不排除比较其他戏剧而言,黄梅戏是一个比较受大众媒体关注的剧种。很多年轻人都喜爱它,我想是和它的写作方式比较平民化,它的音乐相对简单,它一开始的题材也比较贴近普通民众的审美趣味。
  恰恰是这个原因,使黄梅戏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挨批比较厉害的剧种之一,例如我的导师就看见过康生曾经愤怒地批评黄梅戏,就是因为康生不能忍受黄梅戏作为一个传统戏种,加入一些时尚的歌舞元素。剔出政治原因,我们要客观地承认,新旧结合的方式对戏曲的本体确实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这恰恰是黄梅戏,乃至今天很多剧种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都以为加入所谓的流行因素,戏曲就能走出它的低谷,就能够唤回年轻人,其实从结果上来说并非如此。但是,在怎么样能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媒介这一点上,我觉得黄梅戏比别的剧种要做得好一点。一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剧的重新崛起,与电影、唱片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文革”后的越剧复兴,与当时推出的几部越剧电影,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广受欢迎有着密切关系一样。黄梅戏其实也有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最初,大家重新可以去看黄梅戏,是因为它的几部电影有很好的影响力,比如《天仙配》、《女驸马》等。
  所以,加入时尚新元素来吸引年轻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比如说青春版的《牡丹亭》,其实《牡丹亭》算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昆曲的这些年,市场最好的就是青春版的《牡丹亭》。
  但,更多的尝试是失败的,至少很多这类作品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令人惋惜的是:那么多年那么多的失败,并不能让人觉悟。在这一点上,即使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也是因为它更多地保持了古典趣味,而不是因为它增加了时尚元素――它在服装的华美与宣传上的造势都做得很好。可以说是用现代的传播方式来吸引大众(包括年轻人)来看,但同时它展示的东西又是最优秀的经典。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子。
  又如新版的《梁祝》,其实现在很多人看到新版《梁祝》就会一愣,因为它可以做得比这个花哨,但是,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精雕细琢,以期把它往经典方向打造,就是我们认为它之所以今天还有观众喜欢与此有关。如果它不重拾经典之路的话,前景将很难说。
  回过头来看,黄梅戏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并不是太令人乐观,它最后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就是韩再芬的《徽州女人》。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之后,黄梅戏就随着新巅峰时期的“五朵金花”逐渐淡出黄梅戏,而开始走下坡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人开始将心思转往别处,不再专注于黄梅戏,这尤其令人惋惜。
  黄梅戏这些年有一些新的创作,但是几乎再没有什么让观众和业内的专家看起来比较理想的东西。现在黄梅戏仍然在吃老本,仍然是靠着前几年的影响余波生存。这说明,传统剧目的新一代人演得好,观众自然会承认你;搞新剧目搞不好,观众照样不会承认你。
  再说,年轻人是不是喜欢,不会被一些媒体误导。一个剧团在宣传的时候,一定会投入很多资金找很多媒体做宣传,于是,我们听到的永远是它多么多么的好,多么多么受观众的欢迎,其实票房上面的收入未必如此。
  至于黄梅戏能否再现辉煌。我的感觉是,黄梅戏在音乐形态上比较简单,比较容易被老百姓接受,这也是黄梅戏能否“梅开三度”的一个关键所在。当然,如何做到这点,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了。
  在这方面,安徽省这些年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整理和加工传承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安徽省政府和它们的文化部门、戏剧部门。但,就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效果并不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做得还不够。因为,黄梅戏之所以被大家喜欢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什么新剧目,而是因为它有那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如果我们这代人不能把高质量的、优秀的、经典的黄梅戏剧目传承到下一代人身上,那过几年老百姓就有可能不喜欢它。而要让老百姓喜欢,就必须不断推出优秀的剧目演出,否则,他就不会喜欢,而我们也没有资格强求观众喜欢。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在黄梅戏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扶持很重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地方戏曲的保护重视程度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戏曲艺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改变,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的底层人群,变为受人尊敬的舞台表演人员。早期戏曲作为政治教育宣传的一种手段,政府不断地向戏曲队伍中加入有知识的文化记者和编剧人员,使得戏曲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大提高,戏曲行业的发展向好的方向推进。因为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所以黄梅戏在这期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黄梅戏一度风靡大江南北,与当时拥有一批非常具有魅力的表演艺术家是分不开的,像严凤英、王少舫等。他们基本功扎实,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再加上黄梅戏音乐通俗易懂,这些都有利于它的广泛传播。
  黄梅戏还是中国戏曲发展中较早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宣传自己的戏种,比如,1954年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后轰动海内外。当时特定的年代,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媒体嫁接的方式获得了成功,这也为黄梅戏在中国戏曲中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即使在今天,在黄梅戏肇始之地的农村,其依然有着大批的忠实观众,每到农闲时节或逢年过节,平时劳作的业余演员就会搭台子演出,村里家家户户都去听戏看戏,一般情况下村里请戏班子来唱,还有就是婚丧嫁娶总会请戏班,黄梅戏在这里依旧很受欢迎。
  但隐忧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青壮年往往过完春节,不到正月十五就已经离开老家了,黄梅戏这样的传统艺术正逐渐失去年轻一代的关注。现在农村逐渐城市化,按姓氏或家族式的自然村被打破,之前以村庄为单位的演出环境被打破,其共同的习惯、文化爱好也随之消失,这对传统戏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农村传统艺术的演出市场变小了,随之从业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影响力就越来越小了。
  我们曾对于中国传统的地方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在很多地方出现很多孩子不知道本地区的传统戏,比如在福建,那里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歌仔戏,这是很可悲的。而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学校统一教授普通话,很多地方的孩子不会当地方言,而传统戏曲的唱腔大多以地方方言为基础,这也是传统戏曲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
  传统戏曲在城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以北京为例,1990年全北京至少有十家专门演出传统戏曲的剧院,现在不到两家。演出的剧场少了,说明市场的情况不好,剧团也就不再养闲人,所以现在的剧团是不养那些导演和编剧的,这就使传统戏曲的创新跟不上,没有好的、新的剧目。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每当有剧团出新戏就要提前在全国各地找编剧找导演。政府给予资金的扶持,但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新戏上演首先都会请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炮轰一阵子,其余的座位票也不用发愁,有关单位都给送完了,这就出现资金和演出情况都有人给解决了,剧团不用考虑市场。这不是传统艺术发展的真正路子,这只会使一个行业停滞不前。
  在整个不利的大环境下,传统戏曲发展得很艰难,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戏曲的种类有394种,到2004年的时候只有167种,说明有100多种剧种已经消失了,这样的速度是很可怕的。希望有关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像黄梅戏这样的传统戏曲要想“梅开三度”, 除了从业人员自身要自觉、自信,政府也应再加大对传统戏曲的重视。尽快把更多的中国传统戏曲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加以保护。在这方面,香港、澳门、台湾做得比较好,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为本刊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期待 期待中的“梅”开三度 霍尔金娜期待梅开三度 政坛老将有望梅开三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