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环保生活见闻:欧洲双人十日游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德国      在德国旅游,这个国家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管理水平让我记忆深刻。从商店购买一次性包装的矿泉水、啤酒和可乐、柠檬等碳酸饮料,包装上都标明这些商品的回收点,就近分散在各处。另外,各个贩卖处――也就是超市,也会在自己卖的商品外包装上盖戳,表示由自己回收。比如,我买一大瓶可乐,同时得预付0.25欧元的押金。几次购物后,我就可将其收集起来带到超市收回押金。对于不收押金的玻璃瓶,各店也会设有专门的回收桶。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回收的饮料灌装瓶,由专业人员清洗后重复使用,而且绝不像国内那样降等级使用。比较而言,德国这么做更能让资源的使用最大化,垃圾污染环境的问题几乎不存在。
  去超市总要用到购物袋吧?在德国,购物时店家不给顾客提供购物袋,而是顾客自己带个棉布口袋。不过,有的商店也给顾客提供帆布和棉布材料制成的购物袋,这些均要顾客自己掏钱购买,价格从几欧分到几十欧分不等。最贵的大概要1欧元一只,合人民币十元左右。德国人喜欢物尽其用,所以,购物布袋的使用比其他材料做的购物袋更为环保,用脏了就将其丢进洗衣机里洗洗再用。
  还有, 有的布袋上印着各种精致的画面,大都是超市的宣传画,拎出去等于给超市做广告。这类布袋就免费了,店家和市民两方都得利。
  不用时,人们都把购物袋折叠起来,放在包里随身带着。有的时候,我临时去超市又没带购物袋,就把商品搁进超市为顾客备好的废纸箱,就这么捧着回家。有的时候,我还看见老人拎着竹篮子去购物呢,那情景让我想到国内爷爷奶奶当年购物的情景,备感亲切。如去面包房购买面包等,则用纸袋装着,隐约地透出浓浓的香味。
  德国首都柏林的街头有会说话的垃圾箱,如果行人将废弃物品准确投入其中,它们会用3种语言说“谢谢你”,或者大叫“投进了”,让人们在做出平常之举时也有一种成就感。这些以太阳能为能源的新型垃圾箱全都设在外国游客众多的地区,因此,它们不说德语,而会说法语、日语和英语。
  
  法国
  
  刚到法国,被安排住进一家类似国内四星级的酒店。第一件要做的是洗澡,淋浴解旅途劳累。酒店淋浴器只50L的容量,为了在淋浴时再省水,法国人还在水龙头里安装水流限制器或“通风器”。它能够在水流中喷出微气泡,据说这样可将水流量减少30%~40%。这让在国内习惯了大淋大洗的人感到震撼。在几家团体大办公室和朋友的家中,发现他们使用的电冰箱也是节能型的。当地人说,法国人买冰箱会选择有耗能标签(从A到G)的节电型冰箱,而且注意冰箱的温度调节。食品储存只要5摄氏度就够了,冷冻层只要-18摄氏度足矣,因为少1摄氏度,就减少5%的耗电量。在每次看完电视的时候,法国人都习惯性地把电视机的开关关彻底。许多法国人临睡前,会检查是否关闭电视机电源。据说,长期处于睡眠状态的电视机的耗电量也是相当多的,不容忽视。
  
  瑞士
  
  瑞士不仅风景秀美,瑞士的垃圾处理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了。这里居民的热水供应,就是靠垃圾处理厂燃烧不可回收的垃圾来加热的。
  瑞士对如何倒垃圾有着严格的规定,分类也十分细致。瑞士人家用过的玻璃瓶在倒之前,必须先冲洗干净。然后放在一起,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带到超市去。
  超市有专门的大柜收集。玻璃瓶有三个收集洞口:棕色瓶、绿色瓶和无色瓶。所有的人都会按指定的洞口倒入,决不会弄错。塑料瓶、电池、灯管等垃圾,都是销售厂商来负责回收的。
  家庭里面产生的植物垃圾,如择剩的蔬菜,剥下的菜皮,倒掉的茶叶等,这类垃圾要用专门的绿色垃圾塑料袋来装,然后倒入垃圾站指定的绿色垃圾箱。而报纸、杂志这类垃圾都被捆得整整齐齐,四四方方,放在垃圾站。家庭产生的其他常见无毒的生物垃圾,如骨头、食物残渣、碎纸片等,要用专用的塑料袋来装,然后贴上交费标签,放到垃圾站。
  没有人随意用非垃圾专用袋来装垃圾,也没有人不贴交费标签。这一切都是自觉遵守的规则。
  垃圾的分类回收不仅城市是这样,再偏远的农村也是这样;不仅居家生活是这样,任何车站、机场、饭店、会场、体育场所、旅游景点,全是这样。环保,已经成为瑞士人民的自觉意识。

相关热词搜索:欧洲 见闻 环保 欧洲环保生活见闻 环保见闻 环保见闻800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