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片为什么禁卖 [甘复的风雨人生]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最近,一部由中年导演沈东执导的电影《喋血孤城》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好评。影片以1943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党第五十七师8000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3万日军展开生死决战,用鲜血保卫古城的故事。故事不仅凄婉动人、催人泪下,更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客观地了解到那场战争的真实性,知晓抗战的悲壮与惨烈。我不仅被沈东导演的大胆、真实所感动,更为那无数抗日将领的精神而落泪……在我的书案上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物凝视着远方,目光中充满深情与坚毅。他就是甘复将军,一个尘封了半个世纪的抗H英雄。他和所有抗日军民一样浴血奋战、抗战到底。于是,我整理思绪,拿起笔,在一个周末的夜晚,满怀激情地写下一个爱国将领的风雨人生。
  
  自古英雄出少年
  
  甘复,又名其淮、伯男,字遂初,1891年生于安徽广德一个书香家庭。甘复出生的年月正逢大清帝国风雨飘摇,帝国主义列强大肆瓜分中国。南宋岳家军宁愿饿死也不扰民的故事就发生在厂德,关于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母亲讲得最多,甘复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少年强,中国强。
  到了读书的年纪,甘复没有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选择读四书五经的学堂,而是报考了设在安庆的安徽省陆军小学堂,而后又进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立志做一个驰骋疆场、精忠报国的人。
  甘复在武昌陆军学校读书的时候,恰逢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他和同学们在革命志士的引导下一起参加了这场划时代的革命。
  1917年,甘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近代教学最优秀、规模最大、课程最全、学制最正规的军事高等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DOO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若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军校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军官,其中有1600人获得将军头衔,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才,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叶挺、邓演达及蒋介石、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张灵甫、王耀武等均毕业于保定军校。
  1919年,甘复从军校第六期毕业后,赴黄埔军校任教官,教授高炮等课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消息传到黄埔军校,师生们纷纷请战。甘复毅然决定放弃黄埔军校优厚的教官待遇和生活条件,投身沙场。1932年,甘复担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56师167旅333团团长,由于军事知识丰富以及带队有方,1935年他晋升为国民革命军少将。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37年,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受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的任命和派遣,甘复将军任第五战区兵站总监部副监。1938年3月15日深夜,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旅团)作为先头部队,向台儿庄以北滕县发动进攻,拉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
  第五战区的全体官兵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为了确保台儿庄阵地以保卫徐州,调整战略部署,准备聚歼孤军突入之日军濑谷支队。3月24日,蒋介石亲自到徐州视察,并组成中央临时参谋团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全面胜利!当然,中国国民革命军也付出惨重代价,据记载,参战40余万人中,死伤3万多人。在激烈的战斗中,甘复与石化龙中将等人起,巧斗日军,从各地调运大批粮饷、枪支弹药、医疗器械与药品等军事物资,昼夜不绝,及时供应前方作战需要,得到李宗仁的赞赏。李宗仁将自己在台儿庄大捷后的戎装留影赠送给甘复,并亲笔题名。可惜这张照片在“文革”中被销毁了。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甘复见到阔别多日的夫人安文琴,没有甜言蜜语,他只是附在夫人耳边唱起黄埔军校的战歌:“枪在我们的肩膀/血在我们的胸膛/我们捍卫祖国/我们齐赴沙场/统意志/集中力量……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发扬中华民族之荣光……”唱后他泪流满面,轻声告诉夫人:我们的官兵就是唱着这首歌阔步走向抗日最前线的。可他没有告诉夫人,台儿庄战役打响前,蒋介石下了死命令:不成功,便成仁!
  1939年秋,李宗仁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实行战略转移,将第五战区司令部迁到了湖北的老河口,甘复随之转移。1943年6月,甘复的女儿降生于这里。看着刚刚出生的女儿,甘复对夫人说:我们要抗战到底,收复大好河山,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流血牺牲,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年,甘复将军已经52岁。
  唯有牺牲多壮志。在驻扎老河口的6年中,第五战区部队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保卫了大片国土,使民众免遭日寇蹂躏。抗战胜利之后,甘复将军荣获中国国民革命政府“抗日英雄”勋章,并晋升一级军衔。如今。第五战区司令部旧址已成为老河口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间正道是沧桑
  
  八年抗战,甘复与夫人离多聚少。想起很多战友都战死沙场,他感到有责任继续保卫祖国,建设和平国度。多少次,他和夫人一起在静谧的月光下,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是好景不长,1946年年初,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爆发。随后,各地掀起反内战的高潮。
  1946年7月,看到国民党政府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甘复和800名国民党将领一起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立即停止内战。他在多家报纸刊登退出国民党的启事,并退出军界举家迁往上海。1949年年初,国民党政府溃败前曾经拉拢甘复等一些原国民党将领撤退到台湾,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婉言谢绝,原因很简单:他们想建设新中国!
  退出国民党后,甘复用自己戎马一生的积蓄入股上海永安公司。这是当时规模最大并在国外享有一定声誉的“环球”百货公司。1949年,历经时局动荡的民族资本家们,很多人在彷徨中选择了离开上海,但是上海永安公司没有走,而是配合解放大军,在南京路升起了第一面红旗,迎接上海解放。在永安公司工作期间,甘复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家境不好的邻居孩子免费教授立体几何和英语等课程。他说,新中国需要有文化的人去建设。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脱下战袍,没有战争,不再流血,生活平静。他对家人说,几十年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今天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吗!这就是一个军人的初衷。
  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解放的上海百废待兴,然而接踵而来的却是一场令人恐惧的肃反运动。甘复也被调查谈话。本来满怀喜悦和信心投入祖国建设的将军,顿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1954年的夏天十分炎热,可将军的心却是冰凉的。农历中元节前的一个夜晚,他和夫人哄睡了小女儿后,双双跳楼自尽。“士可杀不可辱”的军人气节促使将军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将军留下一叠用“老刀”牌香烟壳写成的遗书,第一页写着“恩爱天妻”,“天”意即恩爱夫妻不到头。将军离世不久,他11岁的女儿被迫远走他乡,投亲靠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20岁出头的儿子被打成“右派”,发往青海劳动改造。
  将军的骨灰永久寄存在上海西宝兴路殡仪馆,后来殡仪馆拆迁,因其儿女均在外地无法联系,骨灰被殡仪馆认定为无人认领而集中处理。那以后的日子,他们一双儿女的境遇是可想而知的,幸运的是他们都坚强地活了下来。
  2010年8月中旬,将军的女儿第一次带着她的小女儿一家前往河北保定,在父亲放飞理想的地方――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怀想和纪念父亲以及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那一天,天空下起滂沱大雨,将军的女儿站在写着父亲名字的纪念铜柱前,情不自禁地泪如雨下。离开父亲几十年了,今天女儿觉得离父亲很近很近……
  她在心灵中与父亲对话: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先辈们的夙愿已经实现,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战火已经离我们远去,您和所有先烈的大国崛起梦想正在实现……
  是啊,中华民族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太多的感受,爱国一家亲,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将军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更加波澜起伏。没有豪言壮语,照片上的你让我再一次懂得什么是英雄气概;没有墓碑,你的事迹在我的心中,不,是在所有人的心中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当我放下笔的时候,窗外已经大亮。望着初升的太阳,我在心中默默地说:向你,甘复将军;向你们,所有的抗日英灵,致敬!

相关热词搜索:风雨 人生 甘复的风雨人生 人生风雨 风雨人生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