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来了

发布时间:2017-02-10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短文来了篇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理解

文段选读(一)(28分)

春天的阳光特别的温暖,天地间的万物都苏醒过来了。天刚亮,树林里就传出了鸟儿的欢叫声。傍晚,青蛙都从冬眠中走了出来,在田野里叫个不停。昆虫们都纷纷地行动起来了。春来了,花园里的花开得更加(娇矫)艳。山上山下的桃花,千树万枝就像火焰一般地怒放了。小区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旁,也开出了野花,小野菊也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它们都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春来了,青青的小草长得也很特别。在阳光下,草儿快乐地挺直了腰(杆秆)。分布在广州市区的绿地上,像一块块柔软的地毡,郊外绿油油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小区的墙角下也长出了小草,新生的绿草笑目般地站立在地上。像是在和低着头的薄公英说着绵绵的情话。春来了,树木长得更加茂盛了,枝头上也吐出了细姨的叶子。连一片黄叶都看不见了,风雨吹洗过的莽莽林海翠浪翻卷,千枝万叶洁净无尘。春来了,火车站里人山人海。他们提着旅行袋、背着行装、(川穿)流不息,原来是南来北往的打工族,他们一个个精神饱满,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学生们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们穿上了色彩鲜艳的校服,一个个兴高采烈走进鲜花盛开的校园。春来了,面对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豪毫)情满怀。情不自禁地挥笔疾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请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2分)

2、我会划去文段中不正确的字。(4分)

3、 照样子,写词语。(6分)

人山人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油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4分)

( )的地毡()的校园( )的校服 ()的打工族

( )的叶子 ( )的树木( )的小草 ()的火车站

5、在短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4分)

6、写出文中的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我喜欢的另一句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短文中第三段话运用了____和_____修辞手法,描写了春来时的小草。(2分)

8、同学们你知道春来了,给天地间带来了一派什么的景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表述。(2分)

文段选读(二)(22分)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荫)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溶、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更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乐!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艰)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训、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这,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恰当的打“√”。(4分)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进攻( ) 增强( )寂静()寒冷()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9分)

(1)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从第二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请抄写在下面(写三至四个)。(3分)

(2)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3分)

“挤”和“扯”这两个词表现了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3)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

(甲)

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乙)(丙)

描写景色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描绘形状;②描摹声音;③描写颜色。请回答文中甲、乙、丙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的?(3分)

甲:乙:丙:

4、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2分)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5、第四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3分)

文段选读(三)(22分)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颜色,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咽着口水。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太婆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妈看见了。”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

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回答:“是给太婆带来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过了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俩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日子多着哩,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太婆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滋味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

的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哟。”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最难忘的。

【问题】1、这篇文章得主要人物是( ),围绕着( )回忆三十多年前嚼一片苹果皮的故事。主要抓住人物的()来具体描写的。

2、“我和哥哥”那么馋苹果,为什么“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3、品读“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这句话,揣摩一下妈妈当时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4、“真甜真香啊”这句话在文中含义很丰富,你是怎么体会的?请写下来。

《观潮》文段选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

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 ) 犹如( )颤动( )逐渐(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短文来了)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2分)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只填序号)(3分)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3分)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写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___的和浩大的_______。

(3分)

参考答案:

课外阅读(50分)文段选读(一)

1、春来了(意思答对便可) 2、不正确的字:矫 秆 穿毫3、若隐若现 十全十美无缘无故 白花花金灿灿 黑乎乎4、柔软 鲜花盛开色彩鲜艳南来北往或精神饱满细姨 茂盛 青青 人山人海5、花园小草树木火车站 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略(意思答对便可)7、拟人比喻 8、生机勃勃

文段选读(二)

1、正确的字:阴、融、坚、驯 2、撤退 减弱 喧闹 温暖3、(1)衰歇、融化、流、冲、响 (2)两个字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①②③4、B5、春天来了

选段三答案1.主要人物是“我”和“哥哥”,围绕苹果详写了得到苹果、想分苹果、还去苹果等三件事,主要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具体描写的。2.①那是“我”第一次吃到苹果,②因为第一次吃苹果皮时,才知道苹果是那么的香,那么的甜。3.例如:①妈妈心里很矛妈妈心里很内疚:孩子这么想吃苹果,又这么懂事,不让他们尝一尝苹果,作为母亲是不是太狠心了……

4.第一层意思是苹果皮很香很甜,第二层意思是我和哥哥学会关心他人,故意把苹果皮让给妈妈吃,妈妈很高兴,心里很香很甜。因为那次吃苹果皮让我学会了礼让,关心他人,是我美好的回忆,所以对苹果皮的滋味很难忘

5.《观潮》文段选读1、沸腾 横贯 2、mēn fù zú bìn bèn 3、霎时如同 颤抖逐步 4、(略)自由发挥题5、人声鼎沸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7、人声鼎沸沸腾 8、第三句④9、浪潮 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10、(略)自由发挥题 11、由远到近 再近些

12、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1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得好,把大潮到来时奔腾咆哮的声音描绘得形象而具体。

14、完整 颜色数量巨响声势(意思答对便可 盾:孩子长这么大没吃过苹果,应该吃;而奶奶80多岁了,以后吃苹果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应该吃。看来也只能委屈这两个孩子了!②

短文来了篇二:一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题

小池塘(节选)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1.这段话一共

2.这段话讲了天上的和 倒映在里的样子。

3.请你照样子写一句。

倒映在池塘里,像 。

可爱的小白兔

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长得非常可爱。

小白兔的毛雪白雪白的,在灿烂的阳光下,真像一堆(duī)闪闪发光的雪花。

它头上竖(shù)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只要一有动静,就不停地摆(bǎi)动着。最好看

的,还是它那对红光闪闪的大眼睛,真像镶(xiāng)在白玉里的红宝石。

我很喜欢小白兔,每天给它吃新鲜的青草。

1.这篇短文有

2.小白兔的

3.文中把小白兔的毛比作

骑牛比赛(节选)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bēi bai)上,只(zhī zhǐ)两三秒钟就摔

了下来。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jǐn jìn)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

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1.用 ( ) 画出短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这段话共有 句话。

3

4.这位骑手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是因为。

太阳不晒(shài)草不绿,太阳不晒花不香。

太阳不晒果不熟( shú ),太阳不晒苗不长。

1.太阳不晒草

所以,植(zhí)物离(1í)不开 。

2.我还知道

3.在横线上给这首小诗加一个题目。

春天

春天来了,大地都披上了新装。小草,绿绿的;桃花,红红的;柳枝,青青

的;小溪,亮亮的。山林里可热闹了。小鸟,快快乐乐;蜜蜂,忙着采蜜;蝴蝶,

飞来飞去。

1.短文共有句话。用

2.找出文中写颜色的词,用画出来”。

3.照样子写词语。

快快乐乐

春天真美好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树枝上长出了嫩叶,

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竹笋也一个一个地冒出来了,燕

子也飞回来了。春天真美好!

1.短文一共句话。最后一句的标点符号叫。

2.文章写了小草、、、、和燕子。

3.读了短文,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桃 花

桃树枝头上,探出了一个个粉红的小脑袋。

这些小姑娘像刚睡醒一样,睁(zhēng)开眼睛,望(wàng)着这新奇的世

界。看!她们慢慢地张开小嘴,笑啊,笑啊,笑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1.根据短文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桃花()的世界

()的小姑娘 ()的春天

2.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

3.你能把写桃花颜色的词语用画出来吗?

银杏树

春天到了,银杏树悄悄地换上了绿色的外衣。树枝上新长出的扇形的小叶子

显得那么嫩,那么绿。绿叶中间还开着一朵朵黄绿色的小花,真漂亮!

1. 照样子写词语。

一朵朵

2.造句。

那么??那么??

3.这段话共有 句,第 句写银杏树的花,第 句写银杏树的叶子。

4.银杏树的叶子是它在春天是色的。银杏树的花

是色的。

树医生

一棵老树生了病(bìng),有些叶子黄了。

一个医生飞来,落在树上。他用嘴这里敲敲(qiāo),那里敲敲,找到了生

虫子的地方,就啄一个洞。他伸进长舌头,把虫子一个一个地钩(gōu)出来吃。

吃完虫子,张开翅膀飞走了。

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慢慢地长出新叶子来。

这个医生就是啄木鸟。

1. 本文有个自然段。

2. 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动词。

( )舌头 ( )走了 ()虫子 ( )叶子

3. 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树的医生?

羊妈妈收菜(cài)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luó)卜(bo)地里。羊妈妈拔(bá)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

羊妈妈说:“萝卜的根(gēn)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 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 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

妈妈说 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shì)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

柿的果实(shí)呀!”

1.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填在横线上。

2.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

3.填空。(3分)

西红柿的好吃。萝卜的 好吃。白菜的 好吃。我

还知道, 的 好吃。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shá)也做不好。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kào)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1.人有两件宝是指。做工靠靠。

2.做事情要用又用。这样才能。

3. 词语搭配,用线连起来。

认真地劳动 一双 手指

辛勤地双手 一根 手表

勤劳的头脑 一只 小手

聪明的思考 一块 手套(tào)

美丽的

秋天到了, 山羊老师带着小动物来到花园里看周围(zhōu w?i)的风景(jǐnɡ)

山羊老师说:“在你们面前有那么多美丽的色彩,你们喜欢什么颜(yán)色呀?”

短文来了篇三:阅读答案

(二)毛泽东爱读书的故事

毛泽东一生特别喜欢读书。||

几十年来,毛泽东日夜操劳党和国家大事,工作一直是很忙的,可是,毛泽东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即使在到外地出差的列车上,也不放过读书的机会。

有一年夏天,毛泽东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泽东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汗水,才能学到知识!”

毛泽东的床上、办公桌上、饭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他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每当沉浸在书中的时候,他就忘了吃饭,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笑着说:“还有一点,看完再吃。”||

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没法估计。除了马列著作外,古代的和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哲学家的著作,他都读过,文学方面的书,毛泽东特别喜欢李白、李贺和李商隐的诗和辛弃疾的词。

毛泽东有一部解放前出版的《鲁迅全集》,他从延安带到北京,1964年出国时还随身携带着。从50年代到60年代,毛泽东总是把鲁迅先生的著作放在床边,直到晚年病重,还在随时翻阅。||

(1) 查字典

“廷”查(廴)部(四)画;“颊”查( 页 )部(六)画;“版”查(片) 部(四 )画。

(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的意思。

a. 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他每天晚上都坚持看书。

“火炉”b一有空闲,毛主席就手不释卷地看起来。

“手不释卷”(3) 在原文上用“||”分段,并写出各段大意。

2出差时晚上也要坚持看书,有时候看书都忘记了吃

饭。

(4)“毛主席一生特别喜爱读书。”文章是抓住哪几点来写的?

文章抓住毛主席出差时也要看书、看书总是忘了吃饭、一生读书无数这几方面来写的。

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赞扬了毛主席爱读书、勤奋好学的精神。

(三)敬重卑微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的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他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分用“√”把短文括号中的用得恰当的词语画出来:在第8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答:这样重叠了之后,使和睦、忙碌的程度更加深。

“伟大”、“深刻”、“模糊”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第一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 答: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 答:要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要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答:因为“抱成黑团”的蚂蚁快速滚动像“雪球”一样快。

在第七自然段中,作者把蚂蚁的伟大精神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它常用来比喻:小问题不注意会酿成大祸。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小蚂蚁的内在的伟大的精神。

4、读第四、五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四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于前文第_3_ 段相照应。

(2)第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因为蚂蚁懂得舍“小我”而为“大我”,能够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护集体的利益,使蚁群能够继续生息繁衍。这不仅是智慧,还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大勇!

(4)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答:牺牲了外面一层的蚂蚁却使更多的蚂蚁活了下来。两种精神:舍己为人、团结合作。

6、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那一点,为什么? 答:我最敬重卑微者的舍己为人、团结合作精神。因为它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启发我:要热爱生命、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一、1、 不是 就/2、一边一边3.不但而且4、只要 就5. 不仅 还

6. 不是 而是7.如果 就8.只有 才10.如果 就11、即使 也

12、不但 而且13.因为 所以

14、不但 而且15虽然 但是16不仅 还17如果 就18既 又

19不仅 还20之所以 是因为21虽然 但是22因为 所以23、无论 都24、不是 就是25.宁可 也不26.一 就27与其 不如28. 尽管 还是29、不仅 还30.只有 才31无论 都

相关热词搜索:来了 短文 秋天来了短文 国庆节的怎么来的短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