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文化信息 生活的“扶贫”工作:扶贫农村文化扶贫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很重要的一环。本文分析了农村文化信息生活的贫乏现状,指出农村存在的人口与文化信息资源的不对等和上级文化政策难以在农村基层落实等问题,分析了造成农村文化信息贫乏的原因,并且从政策、渠道、报道质量、提高农民媒介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做好农村文化信息“扶贫”工作的几条对策。
  【关键词】农村文化信息 农民媒介素养
  
  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农”问题,并且描述了新农村的理想图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难看出,文化信息生活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和整个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基层服务点”的要求。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在巩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2008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支持“三农”类报刊发展措施,包括资助、优惠、推荐、补贴、奖励等等。应该说,各部门都已意识到做好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农村的文化信息生活现状如何?各类媒体对“三农”传播工作开展现状又怎样?
  笔者经考察,发现现实中存在的几个巨大的反差:
  
  一、农村人口数量与享有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反差。
  
  当今中国文化传播事业发达,各类媒介总量在全世界都占前列,但是这些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发达的城市,广袤的农村成了信息文化的“贫血”地带。据调查统计:全国现有期刊9000余种,而农业期刊仅187种;报纸2000余家,而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不过数十家;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可开办对农栏目的只有1%,全国有2256个电视频道,其中只有5个农业频道,仅占 0.4%,全国每年播出节目的总量是一千万个小时,而涉农、对农的农业节目不超过1%;到2007年6月,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而同期我国城市普及率达21.6%。
  
  二、农民文化信息生活的贫乏与农民对文化、信息的冷漠之间的反差。
  
  农民享有文化信息资源的匮乏没有造成农民对文化信息的求知若渴,而是让农民对文化信息越加冷漠。“看不到报、买不到书、看不到电影,那么就干脆看电视、打牌、赌博,反正一把锄头一丘田,饿不死。就是那些见了世面的返乡农民工捎回家的也是钱、是吃的、穿的,绝对不带书。……看电视很少看新闻,新闻里的那些事都是领导的事和我们无关。”一农村村民的话道出了当今“富”起来了的农民的无奈。
  
  三、政策宣传和基层工作落实的反差。
  
  “三农”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热点议题,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又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关注农村、报道农村、表现农村是一方面,把文化、信息送下乡是其中的另一方面。对这两方面国家都有积极的政策、措施甚至硬性规定,但深入落实,真正把农村文化信息工作开展起来的很少。
  首先,对“三农”的报道,应时应景的多。有关“三农”的新闻因为难以产生丰厚的广告经济效益,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大众媒体传播的边缘地带,大都只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比如“两会”期间、领导讲话(倡导重视、关注三农)之后,许多媒体才会去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报道,在日常报道的计划安排里,“三农”问题经常受到忽视。
  其次,对“三农”的报道,在内容上不深入、不完整。一直以来,党报“三农”报道或者聚焦于农业增产增收、农村建设、农村科技资讯、农业政策调整等主题,或者推出样板村的典型报道,而忽略报道农民(工)个体、农村生动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
  第三,对“三农”的报道,形式上单一、呆板。浅层次、一般化的农业动态报道多,而重点报道、深度报道少;单一形式、单一体裁、平面式的报道多,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式的报道少;单向政策灌输式报道多,通过解剖典型加以引导和示范的报道少;对一些重点题目,分散写、零星发的多,作为整体系统连续发的少;发自由来稿较多,主动策划的报道少。
  第四,文化、信息送下乡渠道有限。笔者调查了湖南省耒阳市某镇。这个还算繁荣的镇没有报刊亭,没有图书馆,没有书店,更没有电影院,以前会在各个村偶尔放的露天电影在电视兴起之后彻底消失。镇集市上一家网吧不是给成年人去的,而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初中生旷课光顾的场所。上边来的文艺汇演在这更是天方夜谭。“文化下乡”只是这里百姓偶尔在新闻联播里听到的词儿,没有现实意义。
  造成农村文化信息生活极端贫乏现状的原因是多重的:大众传播事业的产业化、商业化导致农民(工)群体话语权的边缘化;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农民处于失语状态;较低的文化水平及学习能力导致农民(工)缺乏主动争取话语权的观念和积极性;农村条件的艰苦使得传播事业很难深入基层等等。农村的这种较为隐蔽的文化信息“贫困”正在制约着农村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文化信息生活亟待“扶贫”。
  如何做好农村文化信息活动的“扶贫”?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农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农村留住和吸纳人才的能力,也关系到农村甚至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只有标本兼治,统筹管理才可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第一、颁布硬性规定,在量上做好保障。
  农村文化传媒设施的建设是个投入高、周期长、回报低的工程。所以政府部门要从宏观角度认识到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对发展“三农”的重要性,制定硬性规定,狠抓落实,并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媒体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规定每个乡镇必须要有报刊亭、书店,村村有书屋,对于贫困的乡村,由政府出资建设。这样渠道畅通了,才可能进行文化信息传播。
  第二、改善文化信息表现形式,在质上做好文章。
  以往的对“三农”节目与报道,形式单一、呆板,传播效果欠佳。要想对农节目(报道)真正深入人心,必需变换表现方式。要多采用生活视角、平民视角,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想问题,用农民的话去说农民的事。比如综合类报纸可以开辟农村版,再开辟固定栏目,让报道内容既有固定性又能异彩纷呈。这方面《安徽日报农村版》做得不错。电视方面,对农节目要多用质朴、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CCTV-7的《每日农经》《致富经》很受老百姓欢迎;近几年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让农民朋友感觉很亲切。
  第三、开发农村文化资源,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农民需要懂得中央的农业政策,也需要知道各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还需要掌握各类农业技术。这就要求负责“三农”报道的记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报道的正确方向,发扬“三贴近”精神,抓好农民的增收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土地问题、政府服务问题、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报道,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还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记者们应该做有心人,把这些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生动地表现出来,定会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第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优化农村文化信息环境。
  从某个意义上讲,现代化就是城市化,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是提高农村文化信息生活水平的根本之道。只有农村的经济、教育、交通、通信等发达了,农民才有更多的可能去享受文化信息生活,农民一旦处身跟城市一样开放、活跃的环境,其心态与思想及需求就会跟着发生改变。另外,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作用不可小视。农民工流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充当了在村农民了解外界环境的活渠道。农民工把城市的理念、生活方式带回了农村,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及管理方法回农村创业,给农村经济生活带来活力。
  第五、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缺乏媒介素养方面的内容,国民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农民群众更是如此。在提高农民群体的媒介素养方面有两类人可能成为媒体的很好的助手。一是农村的意见领袖,二是农村大学生。记者要和农村的意见领袖们交朋友,与他们积极沟通,了解农民的思想动态及需求,提高报道的质量;另外媒体的一些报道通过意见领袖也更容易得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农村大学生一般都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有报效家乡的热情。媒体可以发动农村大学生多做乡村调查,了解农村情况,并且在农村做一些有益的社会性工作,如办墙报,及时宣传国家的农业政策,反映农村的动态生活;如做讲座,让农民了解当今时代文化信息的重要作用,让农民了解如何利用媒介获得有用的文化信息,如何向媒体反馈自己的心声等等。
  总之,农村的文化信息生活现状,决定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农村文化信息的“扶贫”与“低保”做起。只有建立农村基础的文化设施,畅通农村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加大“三农”报道的力度,改善“三农”报道的形式,才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文化及媒介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徐京跃、宋振远,《2005中央一号文件:国家财政再向农村倾斜》
  2、周玮、吴晶,《我国确定“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六大重点》
  3、赵志立,《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
  4、张明,《略论党报“三农”报道》,《新闻知识》,2008年第4期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7级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扶贫 做好 农村 做好农村文化信息 生活的“扶贫”工作 做好农村文化信息生活的 如何做好山东文化扶贫工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