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创新 贵在服务|抓服务中创新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三农”报道既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吸引眼球,也不像重大事件报道那样引人注目。怎样才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三农”报道生动活泼,既有深度和高度又有较强的可读性?笔者认为,要从提高新闻性、服务性、可读性和通俗性等几个方面入手,增强“三农”报道的影响力和穿透力。
  【关键词】“三农” 报道 新闻性 服务性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随着社会转型,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各类矛盾不断显现,及时反映农村的新变化、新情况,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是从事“三农”报道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提高“三农”报道的新闻性,这就要求记者勤于思考,善于研究,不断创新。
  
  一、独到的见解可以使报道独具特色
  
  见解独到是新闻报道具有新闻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新闻报道出彩的关键。追求独到的见解,是新闻记者重要的业务追求。记者应注重“三农”领域知识的积累,关注各方专家的意见,为自己做好报道提供理论基础。无论是报道新主题还是老主题,都应该从各种主题中发现不同的独到见解,吸引受众注目。
  受众喜欢新鲜事物,喜欢阅读独到的、有新意的报道。因此要选择读者最想知道的内容作为新闻由头,增强报道的新闻性。比如:农产品的多与少、优与劣,价格的高与低,不仅关乎农民的生产生活,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话题。像这样事关城乡群众切身利益的新闻本身就有很强的吸引力。记者应独辟蹊径,选择别人没有采用过的角度切入主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采写《安徽农业唱响东进序曲》一稿时,面对大量素材,如何写出新意,笔者通过反复琢磨,从“销售产品”到“盘活资源”入手,以农业大省安徽赴沪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为背景,把这篇稿件的主题定在了如何把安徽独特的农业资源、区位和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靠品牌优势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思路上来,从而使此稿有了新意,上了《农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也受到了同行的肯定。
  
  二、运用细节获取读者的共鸣
  
  有时一个有质感的细节往往会让整篇新闻活起来。清华大学新闻系教授李希光说过,新闻学的核心是找故事的艺术,是描写、描写、再描写。“三农”新闻要善于截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例中最鲜活的一面,表现故事性、现场感、人情味,让广大读者特别是农民朋友乐于接受。
  很多对农村新变化、新成就的报道,不够鲜活,习惯于从全省或全国的高度来着眼,方式上也几乎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细节的开掘还不够深。很多成就报道,往往就是数字的罗列。其实对于农村的成就报道,还有很多值得追问的东西: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是得益于上级财政的支持,还是外界的投资?农民自身作出了何种努力?对其他地方有何借鉴作用?等等。
  农村改革的广阔沃土,为新闻工作者的深入挖掘提供了良好的新闻资源,同时也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的责任就在于运用手中的笔去调查分析“三农”难题、颂扬农村改革成就。要从每一个细节人手,不安于过去那种只唱“春、夏、秋、冬”四季歌,而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历史的高度,用记者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新时期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新理念。否则,就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报道来。
  
  三、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把“三农”报道做实
  
  “三农”报道的主体是最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那么深入农村第一线采访,真实地反映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反映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喜怒哀乐,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王化东时,笔者冒着大雨,穿着雨靴,连续三天深入农户采访,亲身感受农业公司成员家庭的生活,笔者到了23户农家,户户都谈王化东,人人都说土地集约化经营收益高。在深入一线后,笔者拟出了详细的种粮为什么能致富的采访提纲,和王化东这个皖北汉子开始了三个晚上的长谈。
  正是这些深入的采访与思考,以“种粮富村、办厂富民”、“山窝窝成了科技村”等为小标题的长篇通讯《皖北“粮王”王化东》,实实在在地回答了当前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致富门道。稿件在《农民日报》头版头条配图片刊发以后,在农民和农村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如何提高“三农”报道的服务性?笔者认为,“三农”报道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
  
  一、多为农民提供“有用信息”
  
  多数读者读农业新闻,不是一般的浏览信息,也不是来欣赏文采,而是希望能获取“有用的信息”。这个“有用”。对农民来说,就是能促进增收。只有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才能提高“三农”报道的服务性。
  
  二、精心策划找准切入点
  
  “三农”问题千头万绪,但说到底是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问题。近几年,各地在农民增收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走了一些弯路。农民如何增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采写的“三农”报道必须有理论有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对增强农村工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农民生产效益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
  安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在中国农村改革征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06年4月份,正当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画卷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铺展时,笔者立即意识到一个新的切入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们想什么?要什么?缺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安徽全椒县马厂镇新安村,在这个皖东的一个普通村落,听农民掏心窝子。经过和当地农民深入交谈,记者分别以“希望政府多搞一些能进到农户的支农项目”、“最缺的是增收门路,不知道怎样干才能赚钱?”、“眼下最急迫的是结合培育新型农民工程,加强对村民致富技能的培训”等3个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为小标题。以《百姓眼中的新农村建设》为主标,一篇2000多字的通讯,很快出现在本报一版头条上,后来该稿还获本报当年好新闻一等奖。
  
  三、不回避矛盾,让农民满意
  
  一些地方在执行农村政策时常出现偏差。有时矛盾还比较突出。新闻单位也经常接到反映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如果怕激化矛盾,影响稳定,使新闻监督严重缺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2006年初,安徽无为县石山村和庐江县金牛镇的部分农民,多次从农村赶来合肥,到《农民日报》安徽记者站反映当地乡村仍在向农民征收农业税和农业税尾欠问题,而且情绪相当激动。经过调查采访,农民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认为对这件事很有必要进行舆论监督。腹稿都打好了,甚至连标题都想好了。但是,当我们考虑到时近春节,解决这个事情的核心是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之风在乡村蔓延”,如果因为我们的报道出现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造成社会动 荡,就完全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思考再三,决定首先将调查到的情况向安徽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反映。把以往记者常用的揭露批评式的舆论监督。变成先依靠当地党组织解决问题。很快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后来在三版头条上全面报道了对这起恶意加重农民负担事件的处理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农”报道要增强服务性,吸引读者,报道内容能够反映农民所思所想,准确地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和“亮点”尤显重要。“热点”往往是一个时期内农民关注的一些问题,引导好了,既可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又对疏导思想、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亮点”主要起到一个典型引路作用,从而形成一股学先进、奔小康的浓烈气氛。在帮助农民排忧解难的同时,我们要时常站在乡村干部的角度上思考和分析,对于他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该尽量从善意出发,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
  如何提高“三农”报道的可读性?农业新闻报道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记者应该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使“三农”报道具有接近性、人情味、趣味性等特点。在农业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方面下功夫。
  
  一、认真学习农业理论知识,了解农业的客观规律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任重道远,对报道“三农”的记者而言,透彻地研究农业政策和深入地研究农业经济理论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了解了农业理论,才能让自己做的报道不讲外行话,富有生命力。
  
  二、广泛开拓新闻源,提高新闻敏感度
  
  在传统的农业新闻报道中,许多记者主要从政府有关部门寻找新闻源。这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新闻的枯燥、抽象、呆板。而新闻源的开拓,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提高,可以使记者发现更多有趣的题材,采写具有可读性的新闻报道。
  
  三、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写农业新闻,提高可读性
  
  社会新闻通常具有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受众也喜欢。社会新闻的写作一般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如果按这种思路入题来写农业新闻,可改变“‘三农’报道”容易给人干巴巴、硬梆梆的感觉。
  
  四、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增强“三农”报道的可读性,拉近受众与新闻的接近性,内容上也比较通俗易懂,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要说明的事物及概念更加生动、形象。报道也就更加贴近受众,可以把新闻报道“活化”了。
  
  五、“三农”新闻报道的角度要符合农民的接受美学
  
  “三农”新闻的对象主体是农民。所有采访和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农民喜闻乐见的,要给人以亲切感、贴近感。新闻的切入点一定要平实易懂。记者应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切身感受他们的困难,真实地反映他们的呼声。
  2006年,安徽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为期五年小麦高产攻关行动首战告捷:实现小麦单产、总产双超历史最高记录。“如今俺们庄户人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种地不但不交‘皇粮国税’,政府还给俺补贴,政府的补贴就是对俺们农民的体贴,俺们再不使劲种地。真是对不起政府了!”曹店村53岁的农民周广彬向记者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如果不深入田间地头。这些地道的农民语言是难以走上报纸版面的。
  如何提高“三农”报道的通俗性?
  
  一、报道内容务必通俗易懂
  
  记者在报道农业新闻时,对专业技术名词、术语必须做好“翻译”工作,用通俗的语言,讲出通俗的道理,以此来弥补行业不同带来的阅读障碍。
  对业务性较强的名词、术语用巧妙的解释或俗称。中国农民有9亿多,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基层干部的知识素养也不是很高,业务性很强的专业术语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在说天书,农民不明白记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就会在潜意识里抵触。但如果把专业术语转化为俗称或简化成其它巧妙的解释。就会让人“一目了然”。
  
  二、转变写法,贴近农家,解决好“三农”报道形式问题
  
  “三农”报道的主体既然是广大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那么“三农”报道的形式,也就需要适合这些读者的口味,让他们读得下来记得住。比如:在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王化东时,当谈到夏刘寨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时。我详细地描写了记者和一个农民的对话。
  “这果树要上化肥农药吗?”
  “既不上化肥也不打农药。”
  “没有虫子吗?”
  “虫子都让鸡吃了。”
  “鸡?哪来的鸡?”
  见记者瞪着疑惑的眼睛,村民李爱云指着不远处的红房子说:“那不是我们的养鸡场吗?这点虫子还不够吃呢。”果林深处的红房子,那是夏刘寨村的养鸡场,更准确地说,那是土麻鸡“休息”的地方。
  站在一旁的王化东,说到养土鸡,他来了劲:“当地的土麻鸡拿到山上来放养,要不了几天,就能在果树上飞来飞去,鸡把害虫都吃了,我们的果树就不要打农药;鸡粪又可以肥田,增加果园的有机质;我们养的鸡都是土品种,不圈养,不投饲料,满山找虫吃,找野食吃,肉嫩味鲜,一般的鸡只能卖到三四块,而我们的土麻鸡要卖到七八块钱一斤,逢节假日就能超过十块。”
  这个特写式的细节,比较传神地道出了夏刘寨村生态农业的做法,也指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农民看了,既有趣又好学。
  
  三、要用农民喜欢的形式,宣传“三农”政策
  
  如何把政策通过最适当的形式让农民了解,并且能记下来,是“三农”报道的难点之一。除了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采用精心制作标题、散文化写作、故事化叙述等手段外,还可以尝试用一些新的表现形式,来宣传“三农”政策。如编写一些农民读者喜闻乐见的山歌、顺口溜等。
  如在《百姓眼中的新农村》一文中,笔者写道:走进村口,我们的心绪顿时收紧了。77岁的老支书陈世明一见到记者,就来了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条路、两排房,厕所靠厨房,门后一个臭水塘。”陈大爷说,村子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村里的环境卫生几乎没人过问。沿着村里的小路往里走,一路看去,草堆、猪圈、垃圾随处可见。短短的一句顺口溜。形象、贴切地刻画出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通俗易懂。
  让“三农”报道具有趣味性,这是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西方新闻学者认为,除去政治、外交等重大严肃新闻事件,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可以并应该写成趣味性报道。让感人的真情、细微的描写、风趣的情节、幽默的语句充满报道之中,让新闻从头到尾妙趣横生。
  
  (作者:农民日报社安徽记者站站长)

相关热词搜索:重在 创新 服务 重在创新 贵在服务 关于创新的作文 创新的例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