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报纸口语化浅析】 雅思口语常用120句型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香港报纸的口语化趋势变成了香港报纸的一个特色。近年来,香港报界兴起了一股用口语化词句写新闻报道的趋势,特别在港闻版和副刊版,不少报道大量运用或夹杂了口语化特色极浓的粤语方言和英语单词。这种口语化写新闻的方法虽然有时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但仍被大部分香港人所接受,不少香港人还把它看成是一种新兴潮流,认为报纸这样做有助于增加读者的认同感和投入感,同时也能够提高报纸的销量。
  【关键词】香港报纸 口语化 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
  
  香港报纸口语化的表现形式
  
  在香港,中文、英文同属香港的法定语言,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均以粤语和英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和工作用语。香港的中文报纸却相当特殊,除了使用现代汉语之外,还大量使用粤语方言来写新闻报道。虽然,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内地人在阅读香港报纸时,对部分的新闻内容会感到费劲难解,但香港人和广东人阅读这些报道时却感到相当亲切,觉得其通俗明了,很贴近日常的生活对话语言。在香港的各大报纸中,经常可以看到口语化味道浓厚的新闻语句。如拗撬(正规汉语应为“争执”)、笃爆(戳穿、揭露)、雀局(打麻将)、督波(打桌球)、优差(好工作)、斗零(一点点,形容很少)、入青山(进疯人院)、架步(色情场所)、晨运(早上起来锻炼)、劲秋(厉害)、茅(不讲理)、好瘀(很丢脸)、择使(麻烦)、陀衰家(连累大伙)等词语。香港《东方日报》在一篇题为《石油气的士着火 幸未爆炸》的新闻报道中引用的士司机的话语,“?石油气的士好得人惊,一着火就爆,我梗系??临走啦”。文中的“?、好得人惊、梗系、??临”都是粤语方言,分别代表“那些、让人感到害怕、当然、马上”的意思,报道引用的说话都是香港人习惯性的口语化表达方式。[1]
  可以说,香港报纸新闻报道的口语化内容无处不在,每天只要打开香港报纸,都会轻而易举地发现大量的、运用了口语化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下面,我们分别从标题、正文、人物对话以及句式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香港报纸口语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标题口语化
  香港人把粤语作为香港文化的标志和主体意识的象征,而报纸作为传承和反映香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粤语在报纸中也得以广泛使用。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眼睛”,因此,香港各大报纸都很注意对新闻标题的处理,并想方设法把新闻标题做得突出和醒目一些。遇到较为重要的新闻,大多数报纸喜欢用特大甚至是超大字号来作为标题的字号,他们同时还喜欢采用口语化的词句来制作标题,务求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籍此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例如,《曼联斩到大富豪一颈血》、《布力般做红军世界》、《冒充X-BOX网站呃钱》、《40岁结婚唔会迟》等标题,不但简单扼要地说明了记者编辑对新闻事件的主观感受,而且以香港最通俗、浅显的话语介绍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因而能较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正文叙述口语化
  一是使用口语化粤语词句。内地报纸在新闻报道中大都用正规的现代汉语叙述和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但香港人长期以粤语作为日常生活主要用语,口语化“入文”现象已相当普遍,导致报纸也喜欢用口语化的语句来写作新闻报道。例如,一篇题为《医管局派药单玩残病人》的报道,其中提到“有病人家属专门到门诊领药时吃“闭门羹”,并四围腾,扑药”,文中的“四围腾”就是“走来走去,六神无主”的意思,“扑药”就是“寻找药品”的意思。[2]另一篇《东院派错药1病人亡》的报道中提到,“剂量超倍,药厂乌龙,院方疏忽,药厂送错药,医院无人知”,当中的乌龙(没搞清楚、含混)、院方(医院方面,香港常用这样的简写)、无人知(没有人知道)等都是典型的口语化“入文”的例子。在香港,这类口语化入文的现象比比皆是。[3]
  二是使用口语化英语词句。由于香港在1997年前的157年里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曾经长期是香港唯一的官方语言,它对当地语言的影响是强势的和长期的,因而香港人日常对话中也或多或少地夹杂有英语单词。报纸在报道社会生活时,自然而然的也会把英语中作为事物和概念承载体的文字表达反映到新闻报道中。因此,报纸中会经常出现这类英语的音译词,在报纸的娱乐版和专门为年轻人开设的时尚潮流专版用得就更多了。例如:check下(检查一下)、auntie(阿姨)、buffet(自助餐)、这个case(这个案子)等等,司空见惯。
  三、人物对话口语化
  人物对话口语化是新闻报道口语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集中体现。引入口语化的人物对话,会使读者倍感亲切,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闻其声,见其人。有香港读者认为,引用新闻事件主人公的真实话语,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也有助于他们对新闻的认知和理解。如果改为用正规的、香港人较为少用的现代汉语或书面语来描写人物对话,在粤语盛行的香港,可能会让人觉得拗口或者不自然,难以原汁原味地反映生活。例如,一篇反映香港食环署、海关等部门由于缺乏监管而导致含农药蔬菜流入香港,题为《走私毒菜攻陷全港》的新闻中,就引用了市民口语化的话语,“传媒报道都唔系第一次啦,有晒线索都唔去查,食环署离晒谱”,“海关唔查,食环署唔理,先至令走私客大模斯样?送货?香港”。其中的唔系(不是)、唔去查(不去检查)、离晒谱(太过分了)、唔理(不理会)、先至令(才使)、送货?香港(送货到香港来)均为口语化的人物话语,它们的引用使新闻更为传神,也更具生活气息,较好地反映了市民对含农药蔬菜被偷运到香港这一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对部分政府执法部门纵容走私行为的极度不满。[4]
  四、句式结构口语化
  例如有的报纸在报道时,把“港大民意调研机构通过电话抽查方式访问了300位18岁以上的市民”写成了“港大民意调研机构通过电话抽查方式访问了300位市民,年龄在18岁以上”;把“你先把衣服洗了吧”写成了“你把衣服洗左(了)先”。《东方日报》一篇题为《三岁童飞落街 奇迹轻伤》的报道中提到, “北角一名三岁百厌星(“百厌星”是粤语的“小顽童”意思),昨晨疑贪玩将商铺帆布帐蓬当滑梯,由一楼住所平台滑落一米下,幸跌落排档锌铁顶卸去冲力,但他意犹未尽,竟再由两米高锌铁顶滑多一次,结果直坠行人路撼穿下颚。目击者看得胆战心惊,为他捏一把冷汗,惟百厌星送院后却唔知惊兼唔知痛”。文中的“滑多一次”就是明显的口语化句式结构,正规的现代汉语说法应该是“又多滑了一次”。[5]
  
  新闻报道口语化的形成原因
  
  由于香港的报纸主要提供给香港人阅读,所以从地方性、通俗性角度考虑,适当使用一些口语化词句,既能适应本地区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要,也能够增加报纸的吸引力,提升报纸的销量。特别在港闻版以及集娱乐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体育版、马经版、生活版等副刊版面,口语化词句无疑方便了市民阅读和理解,迎合了他们的需要。
  概括起来,香港报纸口语化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香港历史方面看
  香港报纸语言的口语化趋势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渊源,也是香港传媒在其特定历史背景下发展的必然结果。自鸦片战争至今150多年以来,特殊的历史和社会变迁使得香港的语言呈现多元化特点。在沦为殖民地初期,香港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到了20世纪70年代,香港政府把中文和英文都定为官方语言。由此,香港逐渐成为一个“两文三语”的社会。“两文”指英文和中文;“三语”指英语、国语(即普通话)和粤语。香港人说粤语、写标准现代汉语,但又时常以粤语行文,即将粤语口语词语直接用于标准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之中;而香港教育界也常鼓励“我手写我口”,允许学生在用现代汉语写作时可以使用粤语方言词语。香港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现实,促使报纸在选择其表现手段和表现风格时不断地努力适应其社会文化特点和语言环境现实,并采取的口语化策略、口语化表现手段和表现风格。[6]
  二、从香港人口使用语言方面看
  香港新闻处出版的《香港概览》一书统计显示,在香港,按惯用语言划分的人口比例分别为(2008年度):使用广东话的人口占全香港总人口的88.7%;使用普通话的占1.1%;使用中国其他方言的占5.8%;使用英语的占3.1%;使用其他外语的占1.3%。可以看出,大部分香港人以粤语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交际语言,来自中国其他省区的移民由于人数不多,所以来到香港定居后,都会融入到香港这个粤语的熔炉里,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粤语作为香港社会主要交际语言这一事实。另外,香港曾经长期置于英国的管治之中,与中国大陆分隔,使香港报纸有较长的、相对的独立发展空间,这也为后来形成口语化“入文”创造了条件。[7]
  三、从香港的社会人文环境方面看
  香港文化极富特色,这既是当地社会二千多年来人口长期以华人为主,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结果;也是由于过去殖民地时期引进了不少西方文化的缘故,由此,也形成香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西合璧的独特文化。从19世纪的转口港,到21世纪的国际都会,世界各地的文化又使香港文化增色不少。经过长时间发展,香港俨然成了文化“自由港”,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思想都很容易地在这里找到适合自身传播和发展的空间。香港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的思维活跃,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比较强,人们大多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和新思想,对各种文化宽容度极高,使报纸口语化趋势有了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香港社会生活节奏急促,在紧张工作、生活之余,人们对严肃性、理论性较强的新闻报道或者文章一般不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大块头”文章,更是少人问津。相反,那些情节简单、轻松有趣的报道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另一方面,香港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市民仅有中学教育程度,致使通俗易懂的口语化报道更显吸引力。有资料显示,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系和富裕社会,目前人均GDP已高达2.5万美元,但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却远较其它发达经济体系为少。在香港15岁以上人口中,只有中学或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高达69.9%,具备专上教育程度(即内地的大专或以上)的人数仅占24.7%[8]。这一比例,不仅远远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比不上内地的大中城市。香港政府公布的数据指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香港高学历人才将缺口12万人,而低学历劳动力则相对过剩23万人。
  四、从报纸竞争方面看
  香港社会自由、开放,香港的印刷传媒业发展蓬勃,在亚洲区内数一数二。截至2007年12月底为止,香港共有44份报纸和689份杂志。其中中文报纸就有19份之多。另外,如《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国际版、《国际先驱论坛报》和《日本经济新闻》等也在香港设立分部,印刷出版中文版杂志。在香港这个面积仅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如此之多的报纸杂志都要在有限的广告市场分一杯羹,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9]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报纸要取胜,赢得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就得秉承“读者就是上帝”的原则,并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有学者调查后指出,随着香港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也鉴于香港的特殊经济和文化地位,许多香港人(尤其是年轻而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的“方言意识”日趋强烈,香港传媒界人士为了开拓事业、赢得更多的观众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同,不惜冒着被指责为“格调低下”的危险,在印刷媒体中大量借用口语的语体风格和交际策略。[10]第三,从香港实施的语文教育政策来看,港英当局除了保障英语的统治地位,以维护其殖民统治的权威之外,对其它场合语言的运用,从来没有发布过任何带指令性的政策法规。而是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听之任之。加之香港传媒大都遵循为本地居民服务的宗旨,因而传播媒体大都使用粤语,这就使得粤语在香港大有市场。[11]
  
  对报纸口语化趋势的不同看法
  
  有学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信息,为了让信息得到更好、更有效的传播,新闻报道就必须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而这些要求实际上是与日常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新闻报道主要面向社会各个阶层,要传播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鲜活信息,但社会各阶层由于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为了使新鲜、有趣的事情或者独到的见解能够比较容易地为香港社会各阶层的市民所理解和接受,报纸在写作新闻时就要同时讲究通俗化和口语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是语言文字保持活力的动力,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可能静止不变,而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语言文字和社会一样,总是要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但也有学者不赞成使用口语化语句。他们认为,香港报纸的口语化虽然是语言文字的一种发展,但它有时候并不合乎汉语语法的规范,经常使用口语化文字,其中一个效果是和读者亲近了,但长远而言可能会拉低报纸的中文水准。[12]
  中国语言学家吕淑湘和罗常培就指出:“语言有一定的稳定性,具体表现在确定的规范上,但是语言是发展的,所以语言规范不可能一成不变。规范化不能把一切都规定得死死的,规范化只是把语言里没有用的东西淘汰掉,一切有差别的语言形式,不论是在词汇方面还是语法方面,不论是基本意义方面还是修辞色彩方面,都必须保存下来,这样语言才能丰富多彩,才能更好为人民服务。”[13]
  不同词语之间反映的是社会和文化的不同观念和意识。随着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地位的不断加强,国家相关部门对香港等地出现的部分口语化的词语也以接受、承认来代替拒绝、排斥。2002年以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辞书中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大型词典《汉语大词典》对所谓的“港台词语”一律不予收录,但从2002年5月开始,《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就以“新词新义”的处理方式来收录那些来自香港等地区的新词语。此举不但大大扩展了中文辞书的涵盖面和代表性,而且也表明香港等地的华语词汇系统具有越来越强的辐射力和生命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香港报纸口语化的词句也将渐渐为世人所接受。[14]■
  
  参考文献
  [1]《石油气的士着火 幸未爆炸》,《东方日报》,2009年4月11日,A12版
  [2]《医管局派药单玩残病人》,《东方日报》,2009年4月11日,A17版
  [3]《东院派错药 1病人亡》,《文汇报》,2009年4月12日,A8版
  [4]《走私毒菜攻陷全港》,《东方日报》,2009年4月12日,A2版
  [5]《三岁童飞落街 奇迹轻伤》, 《东方日报》,2009年4月11日,A18版
  [6]、[10]吴东英、秦秀白、吴柏基等,《香港报刊语言口语化的表现形式和功能》,《当代语言学》第6 卷,2004 年第3 期
  [7]、[9]《香港概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设计及出版,2008年2月
  [8]《香港统计数字一览》,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09年2月编订,www.censtatd.gov.hk
  [11]但绍彬,《试论香港语言社会 “三语并存”的现实性》,《咸宁师专学报》,1997年5月
  [12]黄煜、卢丹怀、俞旭《并非吹毛求疵――中文报纸的语言与报道问题评析》,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年1月
  [13]罗常培、吕淑湘《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转引自 《咬文嚼字》杂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第八辑和第十辑
  [14]汤志祥,《试析“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作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口语化 香港 浅析 香港报纸口语化浅析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论文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