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飙车案”的关键词解读|杭州飙车案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关键词】杭州飙车案 网络舆论 信息鸿沟 议程设置   2009年5月7日晚上8时许,25岁的杭州青年谭卓在越过斑马线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超速行驶的三菱跑车当场撞死。肇事者胡斌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学生,年仅20岁,当时正在与朋友玩飙车游戏,结果撞上了谭卓。事发后,肇事者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这场交通肇事案,案情不复杂,本不会引起公众的兴趣,但是案件中受害人和肇事者的身份被网民和媒体贴上了标签,具有了特殊的符号意义。一方是浙江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上进青年”,另一方是冷漠、毫不在乎、在车祸现场谈笑自如的“富二代”。身份上强烈的对比使事件引起网上数以万计的帖子和评论,“杭州飙车案”成为网络舆论激荡的公共议题。这里,我们可从以下几个关键词来分析。
  
  一、网络舆论
  
  事发后,各大网站和媒体都对此事做了大量报道,网民帖子铺天盖地。当有消息称肇事者因为高额赔偿可能获轻判时,新浪网上很多网友评论――“有钱就可以买人命啊”“这就是努力赚钱的好处,赶紧赚钱吧”“社会就这样,在钱是一切的情况下,除了无奈,就是无助”等等。这些言论经网络传播形成了“网络舆论”。
  所谓网络舆论,是在网络空间产生并传播的、通过对社会焦点问题关注而产生的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信念的总和。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就是网络空间的舆论形态。①网络舆论的主要形式是网络中的媒体言论和论坛以及网民的帖子等。由于网络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的影响力和它参与性、主动性的特点,在制造公众舆论上具有优势。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某一事件的细节,激发公众讨论,形成公众议题。网络舆论平民化、去中心化,是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实现途径。
  
  二、网上群体性事件
  
  当各大网站和全国性媒体报道这个事件的时候,杭州当地的报纸《钱江晚报》对此事只字未提。杭州的19楼论坛――这个论坛隶属于当地的报纸,也在不停地删除网友对此事的评论。至于警方所宣称的“70码”速度,网民也普遍持怀疑态度。当地媒体的做法和警方的报告触怒了很多网民,网络上质疑当地媒体和官方的帖子也越来越多,飙车事件演变成了一个新的“群体性事件”。
  网上群体性事件指的是网民对民生、政府管理、腐败、社会道德等热点问题,在网站、论坛、博客等空间,通过短信、QQ、MSN等新兴媒介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引发网络舆情漩涡,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网民很容易聚集起来自由地发表意见,而且网上群体性事件影响的面积大、范围广,经过网络的传播将潜移默化地改变网民对政府部门的看法。②
  网上群体性事件有其积极意义,但它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成分,不能正确地反映民意,甚至演化成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语言暴力,网民通过谩骂、人身攻击以及人格侮辱来攻击当事者。大多是为了宣泄内心的愤怒,对待人和事非黑即白,缺少理性的判断。“杭州飙车案”中网友对肇事者胡斌的谩骂和激烈指责就显示出了理性之外的网络暴力倾向。
  
  三、信息鸿沟
  
  一起交通肇事案,但是一开始网民就把它定义为“富家子飙车撞人”。网民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很多是激烈且不理性的,要求严惩肇事者,这个“严惩”本身就带有刻板成见。是“交通肇事”还是“危害公共安全”,要交给法律来裁决,网民不能单纯站在同情和人性的角度来判断这个案件,这说明部分网民在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上有欠缺。中国社科院的法学专家刘仁文认为,法官应该理性地对待民意,民意也应当理性地尊重法律。不同的认知之间会出现“信息鸿沟”。
  联合国发展署将信息技术拥有、信息技术利用以及信息创造能力方面显著的差异化现象称为“信息鸿沟”,也称为“数字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简言之就是对信息的掌握、拥有、控制和使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别。③
  虽然现在网络普及了,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但每个人信息利用水平不同。由于不同人群对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对信息判断、吸收、处理能力的差别,也造成了“信息落差”、“知识分离”等问题。在经济、文化及社会地位上处于优势的人更具备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而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即使能在网络上接受到海量信息,也无法正确分析这些信息,容易失去理性,容易在道德的符号意义下形成网络暴力。
  
  四、沉默的螺旋
  
  齐鲁电视台《开讲天下》节目对“杭州富家子闹市飙车撞死人该不该严惩”展开激烈辩论。节目直播当晚,山东观众短信投票支持严惩该富家子的有16091人,认为应该宽容不必严惩的只有1756人,即支持重判的占所有投票人数的89%,接近九成。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时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 “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④
  网络上,多数网民持相同意见,少数人认为不该丧失理性,公众意见表明的心理过程在网络传播中有所改变。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个人在表明意见时不用过多地担心自己会陷入劣势意见,个人意见的表明更大胆和自由化,网民更倾向于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必跟随他人的意见,使“沉默的螺旋”被弱化。但是这并不代表“沉默的螺旋”式的从众心理从网络上消失。有研究者认为,在网络空间,社会孤立的动机并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强度相对减弱,但其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
  
  五、议程设置
  
  这起普通案子演变为公众议题,网络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议程设置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与唐纳德?肖认为,新闻媒体通过对信息选择以及连续、长期报道,将影响公众对什么是当前重要社会问题或新闻事件的判断。媒体对议题的优先报道与公众议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长远看媒体议程将影响公众议程。⑤在网络传播中,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参与到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来,通过引发议题和影响议题来进行议程设置。一方面,网民自发在论坛上发帖,赋予某些事件显著性,将公众注意力引导到这些事件上来,形成“非强制性”议题。随着议题的深化,公众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不断跟帖,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引起媒体注意,提上报道日程。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会影响报道议程,尤其是它的非理性情绪会导致舆论“一边倒”的现象。网络舆论出现后,媒体跟随报道事件,促使事件最终成为公共议题。
  
  参考文献
   ①林凌、赵亚涛,论网络舆论的基本特征,《东方论坛》,2007年第5期
  ②魏文彪,网上群体性事件须网下消弭,东北新闻网,2009年6月1日
  ③牛培源、邱均平,我国信息鸿沟现状的数字化解读――基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3-2007)的计量分析,情报杂志,2008年第12期
  ④谢新洲、王宇,“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新华网,2003年8月19日
  ⑤温婷桢,网络舆论对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8年6月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08级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飙车 杭州 解读 “杭州飙车案”的关键词解读 蓝可儿 杭州飙车案 评杭州飙车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