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乡村义工 广播剧《乡村义工周世友》的人物创作特色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广播剧《乡村义工周世友》以细节和真情,真实地反映了一名普通基层干部的形象。   【关键词】广播剧 基层干部 人物创作      六安市人民广播电台近期推出了由著名编剧华晓峰创作的广播剧《乡村义工周世友》(以下简称《义工》)。华晓峰是一个长期致力于广播剧创作的作家,他努力开掘人心深处的真善美,展现温暖人心的艺术形象和温婉的艺术力量,作品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近期推出的《义工》再次显示了他艺术创作的这一特色。
  我们知道,写当代生活当代人物难,写当代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尤难,写真人真事中的好人好事则是难上加难。而广播剧《义工》所反映所表现的正是来自大别山深处的优秀共产党员周世友的动人事迹。这对创作者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必须完成从生活真实、生活原型向艺术真实、艺术典型的艰苦转换。事实上,许多现实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物和事迹经常一放进艺术作品中,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强大冲击力和感染力。《义工》一剧虽然基本上采纳了生活中真实的周世友的大量先进事迹,但却没有新闻报道式的简单照搬。该剧的创作回避了大量技术性的叙述,如怎样修水塘,怎样修道路,怎样植树木。它将周世友为乡亲们做的大量事关改变乡村面貌、改变村民命运的具体项目作为叙述的支点和背景,并在这些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艺术性地展现了周世友和乡亲们人际关系和情感的真切变化。从小酒馆立誓到为孤寡老人狗爷和王奶奶说亲,全剧抓住了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既有周世友带领村领导班子在小酒馆立誓的热血沸腾,也有周世友一头扎进狗爷家掏心掏肺的真诚夜话,还有作为驻村指导员的他三个月期满后与乡亲们深情款款的告别,用真情营造了一个新的干群关系。
  爱有大爱和小爱,有公爱和私爱。这是两种不同境界、不同品质的爱。在周世友的心中,同样有对妻子、女儿的“小”爱和“私”爱,这种爱也是高尚的,没有这种对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亲人真切的“小”爱,就不可能有大爱和公爱。作品将周世友对妻女、乡亲们的这两种爱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且突出了当这两种爱发生冲突的时候,周世友选择了牺牲小爱和私爱去实现大爱和公爱的事迹。作者在剧情安排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个月挂职期间,周世友对乡亲们魂牵梦绕;三个月挂职工作完成后,他依然利用周日、节假日到椿树村当一名“乡村义工”。当建造乡村老年公寓还缺八万元的时候,此时女儿为扩大小吃摊也急需钱,周世友用真情换取了妻子的感动,也赢得了女儿的理解,拿自家的住房作抵押,向银行贷了钱,解决了乡村老年公寓的建造款。
  小爱和私爱使周世友亲切可信,使他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理想化人物;而通过对周世友牺牲小爱的良苦用心和一波三折体现出来的大爱的展示,显示了周世友精神世界的崇高。在该剧的结尾,我们看到乡亲们在为周世友欢呼的同时,周世友的妻子也被深深的感动了。两种不同的爱最终得以完美的结合和体现。
  我们的社会正在前进,正在发展。周世友与五六十年代优秀基层干部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身上所散发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品格。作者始终把他放在时代的坐标里加以展现,让他的爱建立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支撑的理想上。他为了让一个贫困之乡走向美好,一开始就设计修大塘、修机耕路、扩电网的三部曲,接着又将集体企业的窑厂改为股份制,把村里的荒地变为“绿色银行”,并描绘了“五保新村”、 “残疾人之家”、“计生养老公寓”等蓝图。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一个“村庄里的都市”,周世友用尽了自己的全力,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劳模的风貌。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始终没有让《义工》成为简单的、单色的宣传品。它没有回避椿树村贫困的真实环境,让我们看到了由十八根树杆撑着、开了七八条裂缝的农民屋;看到了转型期部分农村领导班子的涣散。但作品更没有放弃对崇高精神的歌颂,正是有了周世友这样不计个人得失、心系百姓的干部,椿树村这块土地才有了新发展、新盼头。■
  
  (作者单位:张兵 六安市人民广播电台;毛时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广播剧 义工 乡村 广播剧《乡村义工周世友》的人物创作特色 义工和志愿者的区别 周世友 中山眼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