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彩_标题让新闻更精彩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在我国上海举办,数百家媒体对其进行了采访报道,本文以国内部分报纸为例,分析上海世博会报道新闻标题的修辞手法、制作技巧以及语言特色。
  【关键词】世博会 新闻标题 修辞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我国上海市举行,这是世博会多年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也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后承办的又一国际盛事,据统计共有240多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加本次世博会,其规模创世博会史上之最。本次世博会自筹备之日起就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注意,共有1300余家境内外媒体机构报名采访世博会,国内的很多报纸开设了世博专题报道全程关注世博。从4月份世博会试运行到如今世博会正常运行,无论是园区风光还是相关的服务信息,各家媒体都有详尽的报道,为了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吸引受众眼球,媒体展开了标题大战,本文仅以国内部分报纸为例,让大家领略世博会新闻报道的标题之美。
  一、擅用修辞使新闻标题突出质感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写作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在新闻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更形象、具体的传递信息同时吸引受众。
  1、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①
  (1)姹紫嫣红夜上海 火树银花耀浦江 《楚天都市报》5月1日;
  (2)福娃海宝手拉手 北京上海心连心 《新民晚报》5月5日;
  (3)是否知道邻居名?是否懂得城市心?(主题)
  世博会美洲馆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副题) 《新民晚报》5月7日;
  (4) 竖耳“看”风景 动手“听”声音(主题)
  走进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副题) 《文汇报》5月15日。
  标题(1)描绘的是4月30日晚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盛况,“姹紫嫣红”与“火树银花”生动再现了开幕式的壮丽场景。标题⑵中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吉祥物与其举办城市一一对应,体现了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友谊,如只用“上海世博会北京活动周启动”则达不到这种表达效果。标题(3)用两个问句排列,具有很强的节律感,同时也高度概括了世博会美洲馆的主题。标题(4)中的“看”和“听”的运用恰当的体现了生命阳光馆尊重生命,共享阳光的人文关怀。
  2 、借代修辞手法的运用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②
  (1)“小明星”的“大精彩” 留心处处有收获 《人民日报》5月12日
  (2)“小爱迪生”感动大上海 《光明日报》6月1日
  (3)世博园“彩蛋”孵化未来生活 《东方早报》5月16日
  (4)城市“伤疤”变成宜居乐园(主题)
  中西两个城市公园在世博园“对话”(副题) 《新民晚报》6月3日
  上面四个标题中的引号部分各有所指,“小明星”指代是世博园里一些被人忽视的新技术,好东西;“小爱迪生”指代的是一个热爱发明的小姑娘,她发明的筷子套方便了许多外国游客;“彩蛋”指代鹅蛋造型的世博场馆;“伤疤”指代的是城市中的污染地带。这四则标题中所选用的借体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使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效果形象突出、具体生动。
  3、 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1)世博“满月”接待800万参观者 《光明日报》6月2日
  (2)日均接待游客3.8万人 中国馆有点“吃不饱”《国际金融报》5月14日
  (3)30℃高温首次“烤”验世博区,两天降温措施启动 《青年报》5月3日
  (4)世博让上海更美好 上海让中国更美好 《南方都市报》5月1日
  标题(1)和(2)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标题(1)中将世博会运行满一个月比作为婴儿的满月,标题(2)中“吃不饱”一词形象的表现出了世博中国馆的内部容纳流量之大,如果写“日均接待游客3.8万人 与预期人数有差距”则过于平实。标题⑶中的“烤”字一语双关,既有形容天气热的含义,又有“考验”之意。标题⑷运用层递的修辞手法,使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的语句,使表达的意义更加深刻。
  二、巧施技巧使新闻标题富有观感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炼,新闻标题制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准确、大量地传递丰富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1、数字的运用
  (1)沪地铁“一日票”:单价18元,畅行24小时 《新华每日电讯》4月24日
  (2)5条涉博地铁今明运营至0时10分(主题)
  涉及4、6、7、8、9号线 演示运营时段15分钟一班车(副题)
  《东方早报》4月24日
  (3)世博园区七天接诊两千余人(主题)
  外伤占四分之一,专家建议少穿高跟鞋(副题)
  《解放日报》5月9日
  (4)7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成了“世博通”(肩题)
  4进世博园 看了112个展馆(主题)《新民晚报》6月3日
  标题(1)(2)所要表达的都是上海地铁部门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所实施的新的运行规划,几组数字的存在使不论是上海市民还是游客看起来一目了然。标题(3)简单明了,用确实的数据提醒游客要注意安全。标题(4)中数字的存在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世博园区之大,一天能够游览10个场馆已是算是多的了,一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竟然游览了如此之多场馆,读者不禁要一探原委。
  2、通俗语言的使用
  (1)世博的哥成“编外”志愿者《新民晚报》5月18日
  (2)建筑专家邢同和提醒观博两误区(肩题)
  开放式场馆“呒啥大看头” 急匆匆赶场“比谁看馆多”(主题)
  《解放日报》5月19日
  (3)省市区流行馆 各地领导热闹“串门”《南方都市报》5月2日
  (4)七千位志愿者两周服务期已到(肩题)
  首批“小白菜”今起“交棒”(主题)《新民晚报》5月15日
  (5)《移动“蜗居”很诱人》《郑州日报》6月7日
  “编外”指的是组织机构之外的人员,运用在标题⑴中形象体现出了世博出租车在运输游客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标题(2)中的“呒”为方言,不,不要的意思,流行于上海、苏州、湖州等地。“串门”一词常常形容邻里、亲戚之间的相互走访,标题(3)中用“串门”来形容各地领导的活动贴切的体现了我国各省市一家亲的和睦景象。标题(4)所要传递的是世博会首批志愿者换岗的信息,“交棒”用于接力比赛当中,用在这里也体现了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标题(5)中的“蜗居”寓意狭小的住宅,2009年作家六六的小说《蜗居》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以此为标题,抓人眼球。
  三、援引名篇使标题彰显美感
  1、运用仿拟生动传神
  仿拟手法就是仿照人们较为熟知的名言、名篇等组成新的句子,借用这些名言佳作的影响力,为新闻标题增色。
  (1)一日暖 一日寒 今年春天似孩儿
  申城牡丹知时节 晚点开 等世博《新民晚报》4月24日
  (2)曲径通幽 静观博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28日
  (3)东风西韵“惊梦”山水间 《东方早报》6月3日
  (4)激情然手世博开幕夜(主题)
  烟花与喷泉齐舞 春水共华灯一色(副题)
  《南方都市报》5月1日
  今年上海的春天气温很低,乃至4月本应盛开的牡丹都没有开花,这本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是标题⑴中的“牡丹知时节”巧妙的仿拟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单看此标题,便会令读者的遗憾之情一扫而光。标题(2)指出了世博会上一些冷门场馆鲜有人问津的状况,并引用曲径通幽一词恰如其分的点出冷门场馆有一定的参观价值正如唐朝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所道出的那个至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标题⑶新闻中讲述的是“昆曲王子”张军和国际著名音乐家谭盾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东风西韵音乐会,惊梦、寻梦等为昆曲《牡丹亭》中的戏段。标题⑷中的副题取材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借用此句将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烟花、喷泉、黄浦江、灯光四大看点融合在一起,可谓妙笔生花。
  2、 借题发挥引人入胜
  世博会为各国提供了展示本土文化的舞台,各个参展国家和组织都将其国家或地区最有代表意义的文化艺术呈现在世人眼前,标题制作者们索性就像那些闪耀于人类文明长河上的艺术瑰宝直接运用到新闻标题之中,令读者在纸上游世博的同时也感受到淡淡的古典气息。
  (1)“小美人鱼”通关记 《人民日报》5月21日
  (2) 非洲“狮子山”下:小棚屋,热辣舞 (主题)
  写在上海世博会塞拉利昂国家馆日 (副题)
  《新民晚报》5月7日
  (3)“遣唐使船”驶入世博园 《东方早报》6月13日
  (4)“玫瑰王国” 带来美丽芬芳 《解放日报》 6月15日
  “小美人鱼”的故事,出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标题⑴的新闻所要讲述的是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顺利入境,海关做出的细致工作,如果单纯的将标题写为”海关为迎接小美人鱼作出周密安排”之类则不能吸引受众,此则标题则充满了童话色彩。塞拉利昂这个国名在葡萄牙语里意为“狮子山”,一提到塞拉利昂就会想到棚屋和热辣的舞蹈,标题⑵巧妙地将这些元素嵌入其中,形象的勾勒出了塞拉利昂人的生活画面。早在一千年前,日本就有遣唐使者来中国作文化交流,一千年后的上海世博会再现遣唐使船,相信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定会被吸引。保加利亚有世界上著名的玫瑰谷,是世界重要的玫瑰油出产国,标题(4)中直接用“玫瑰王国”指代保加利亚,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了这个玫瑰国度特有的风情。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直以来就有“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一说法,可见新闻标题对于新闻的重要性。从世博报道的这场标题盛宴中,我们领略到了标题制作者的匠心独具和构思巧妙,在有效吸引读者的同时达到了传播效果,其中的许多技巧值得总结和借鉴。■
  参考文献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64页
  ②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48页
  (作者: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实习编辑:张庆荣

相关热词搜索:标题 精彩 新闻 标题让新闻更精彩 精彩新闻标题 精彩新闻标题20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