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农村信息化平台【影响农村信息化的内外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背景下,农村与农民却似乎被排斥在这一进程之外。农村信息基础薄弱,大众媒体对其关注不够,农民文化水平低,无信息概念都是造成其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关键词】农村 农民 信息 媒介 弱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超过十三亿的总人口中,有八亿是农民。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性产业,农村是否进步、农民是否安居乐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而农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城乡之间的差距。本文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信息时代农民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农村信息基础薄弱,信息渠道不健全。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数据显示①,我国农村广播覆盖率为92.67%,但广播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乡村信息的主要传播角色已经让位于电视。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经开通或正在筹备中的对农广播频率数量是11套,只占到全国2371套广播频率的0.42%,这样的比率与我国庞大的农村受众极不相称。虽然电视覆盖率达到94.74%,但有线电视入户率只有18.96%,并且真正以农民为受众的电视频道或节目少之又少。现有的以农民为主要受众的电视频道或节目也大都流于形式,且节目内容落后,往往相互抄袭,信息内容的可靠性不足。互联网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07年中国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截止到2006年底,农村拥有电脑的用户只占农村人口的2.7%,但在城镇这一数据已达到了47.2%。而纸质媒体更是农民难以接触到的,报纸追求有效发行、利润最大化,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广告市场,涉农报刊在整个报刊出版总数中所占比率不足2%。
  2、一些媒体,对农村农民的报道出现模式化。媒体对农村农民关注过少,忽视了农民这样一个庞大的集体。据一项对2004年11月份《人民日报》头版的报道内容的统计结果显示:《人民日报》的头版虽然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农村或农民”问题的报道,但从报道总量来看,所占的比率却非常小。11月份《人民日报》的头版总共刊登了174条新闻,但涉及农村和农民报道的只有17条,占报道总量的不到10%。其次,媒体对农村的关注出现模式化,报道农民工大都跟其薪水有关,要么是为讨薪又出现了什么壮举,要么是报道哪个企业家从不拖欠农民工薪水,或者就是在某某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顺利拿到了本应该得的薪水。说到农民总跟致富有关,报道的也都是致富典型,而对农民真实的生活,农村的真实状况却并不关注。
  3、俯视的报道角度。媒介对农村农民的关注视角,处在一种审视状态,并且以城市为背景,“隔岸观火”,农村很大程度上成了城市生活的背景。这种姿态首先来源于媒介的市场化操作,城市居民是媒介的主要受众,所以他们的报道总是从城市出发,用一种猎奇和审视的视角来看农村和农民。其次是文化陌生感,媒体工作者大部分生活在城市,根本无法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真实情况,媒介给城市居民描绘了一个并不真实的农村,就像西方媒体给西方民众构织了一个贫穷、落后、野蛮、没有人权的中国一样,造成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消除的。
  二、内部环境分析
  1、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农民在这个社会里无疑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由仅仅拥有很少量的或基本没有三种资源的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构成。”②“中国的城市经济已经是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杂然并陈,而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群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却一直被这些现实生活所排挤”。③这种情况的出现根本上还是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跟不上现代生活,致使这一庞大的社会主体成为社会的“边缘人”。
  2、缺乏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农民缺乏信息的概念,没有主动寻求信息的意识。我们对河北省邯郸市大峪镇的八个自然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自费订阅报刊杂志的为零(不包括农村学生在校订阅的学习类报纸)。买电脑的动机大概分为三种:一是赶潮流;二是家中有学生的应儿女要求而购买。主要用途娱乐。对于电视大多数农户有观看中央一套七点新闻联播的习惯,其次为电视剧及娱乐节目。
  三、改进措施
  很多农民在物质生活上实现了小康,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仍然是一片荒漠。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硬件设施的完善;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这并不是多扶持农村学子就可以实现的,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少有再回到农村的。农村的新生力量主要是由那些成绩不好辍学在家或根本就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组成,人员构成成分单一,极大的影响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此外,大众传媒应该担当起应负的社会责任,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去报道农村。这就需要媒介从业者自身拥有更高的素质,同时也更需要政府予以引导,创造有利于农村报道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①数据来源于2004年广播电视统计年报,2005年广播电视统计快报
  ②俞虹,《当代社会变迁与电视传播取向》,《现代传播》,2006(2)
  ③苏士红、张翔、王磊,《当代中国农村青年思想状况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3(2)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实习编辑:何健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 农村 影响 影响农村信息化的内外环境分析 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 平面向量信息化教学环境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