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突发事件有哪些_试析我国媒体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策略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权中“失语”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尤其是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国家话语权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层面,对我国媒体近十年来对突发事件对外报道中所积累的经验,略做回顾、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国家形象 对外报道 突发事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传播新闻信息为己任的中国媒体频频成为国际主流媒体聚焦的重点。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的近十年中,我国媒体也越来越注意发挥国际话语权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应,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这是因为突发事件所具有的复杂性、破坏性、关联性和偶然性等特点最具有新闻价值、最易于引起受众关注,最易于出独家新闻夺得先声。因此,突发事件若报道得当,就会对国家形象的建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近年来的突发事件进行梳理,总结我国媒体的对外报道经验。
  一、媒体介入更加及时,力夺先声
  新闻媒体具有监测功能,它像船头的?望哨一样,及时指出前方的激流暗礁。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前期,新闻媒体要及时介入,力夺先机,先发制人,对事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报道,主动引导舆论,使世界范围内的舆论环境对本国有利。“非典”事件的前期,之所以流言满天飞,小道消息猖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媒体关键时刻的“失语”和“缺席”。好在“非典”中后期,新闻媒体迅速介入,才阻止了流言、谣言、小道消息的继续传播。在2005年的“禽流感”事件中,疫情初期,我国媒体就迅速反应、迅速介入,全力投入有关疫情发展和防控工作的报道。从“禽流感”初现到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虽然持续了10个月时间,但由于媒体的介入及时和反应迅速,整个过程中没有引起恐慌,也没有谣言在社会上流行。以抢占为先机,赢得了国际话语的先机,它带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要以抢占新闻为己任,在新闻事件中要早介入、早反映并及时发声。
  二、资讯更加公开、透明,整合社会效应
  新闻资讯的公开、透明,从一定程度上讲,可以使传媒协调和联系社会的功能以及其聚合效应得到发挥。以汶川地震为例,在这次重大灾难面前,媒体第一时间通报灾情,告知公众真相,对境外媒体也一视同仁,全程开放。我国媒体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赞誉,让西方媒体刮目相看,普遍承认中国“官方新闻机构不断发布最新报道,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数”,“对地震的规模和可怕的场面没有任何隐瞒”,“救援行动、失踪儿童和倒塌医院等情况的细节也没有掩盖”。这是“中国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公开透明的一次。”①由此可见,资讯的公开透明使得社会效应得到了聚合,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民众抗击灾难的信心,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
  三、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用事实说话
  “用事实说话”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胡乔木将此称为“无形的意见”。这一表述,同时暗合了西方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原则。在对外传播报道中,无形意见的表达,关键在于运用好“说话”的策略。而这里所讲的主要策略就是“内外有别”的用事实说话。“内外有别”是我国对外报道中长期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有人将它称作我国“对外宣传报道必须遵循的规律性指导原则”。②具体说来,内外有别指的是要根据不同的受众来考虑其传播方式和策略。英国作家格林曾说过:“外国人不是中国人。”,他们对中国所知太少,而中国同他们的文化差异又太大,因此,怎样使得新闻内容能被外国受众理解就显得极其重要。以2008年我国媒体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例,在此次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华社对外部采用消息、特写、分析、评论多种手段,组织中英文优秀编辑,以前方发稿为基础,广泛运用其他媒体内容,直接用外文播发长篇特稿、评论,为国际受众增加背景材料,提供数据与事实,针对特定海外用户策划专版,这样使用“内外有别”用事实说话的努力,让中国对外发稿的国际媒体使用率大大增加,使事件真相广为传播,赢得国际主流媒体的一致好评。
  四、以人为本,凸显人文关怀
  “人们都常常从他们自己个人生活体验出发,关心另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同类问题,或者说在心理上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接近性’。”③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从灾情发布的那一秒起,全世界的目光就集中到了人的生命这一点上。我国媒体充分展示震撼人心的救人救灾场景,一个个闪烁着人性画面的场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有关生命的故事,吸引着国外受众的眼球,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2010年8月13日,《中国日报》甘肃版刊载一篇名为《爷爷,请不要哭泣》的文章,文章以三眼峪村76岁的赵海喜老人老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三个孙子一家八口在泥石流中遇难,赵海喜老人死里逃生为线索,展现了事发当时赵海喜老人的活动,并重点突出其对人民子弟兵的感谢之情,文中写道“老人拉着赵晓勇主任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子弟兵,感谢你们啊!’。场面催人泪下,战士们眼中浸满泪水,暗暗下决心要将救援进行到底。”这类突出人文情怀的文章,能凝聚人心,也会使受众身临其境,对事件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达到较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五、巧设议题,争取国际话语场中的“解释权”
  从新闻实践来看,突发事件报道一直是国际主流媒体必争的报道领域,也是西方媒体误解甚至歪曲中国形象的重要领域。因此,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客观、充分的报道,强化议题设置,有利于增强我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我国国家形象。第一,要充分挖掘议题设置的价值。一项成功的议题设置离不开“引起关注”、“强化处理”、“反复报道”三个环节,也就是说既要突出主流话语层面急于了解的突发事件,还要把这一事件进行整合,引导受众深入理解,更要运用媒体资源进行累积式报道,从而使期望的舆论迅速形成。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发生后,CCTV就较为成功地进行了议题设置,把公众的目光聚焦于每日灾情、救灾抢险、社会捐助等主题,将报道与评论有机结合,实现传播效果。第二,从深度上设置议题,即用深度报道展现“解释权”。出色的深度报道能够高瞻远瞩,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有助于国内外受众正确认识事件的来龙去脉,增强报道的实际效果。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新华社除了发布伤亡数字和政府救援情况,还注意回避过于凄惨的场景,设置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现场报道,发布一些专题性特稿,如灾民的自救逃生、家人及亲属的心理反应、救援面临的困难、医疗卫生状况、灾后重建计划等内容,被西方各大通讯社所采用,效果良好,这体现了我国媒体对话语权的设置和掌控能力的提升。
  六、重视网络媒体的运用及网络民意的作用
   近些年来,网络媒体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独占鳌头。在我国,主流媒体也纷纷开设网络电子版以增强传播效果。一条消息,只要发布在网上,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世界各地。网络的发展带来了网民的与日俱增,网民的声音也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尤其是在涉及中国海外利益方面,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舆论新生力量。2008年的拉萨骚乱事件后,国外一些媒体居心叵测,故意颠倒是非的报道,引起国人极大愤慨,有网民建立了一个Anti-CNN 网站,专门用来收集和驳斥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不实之词,以揭示CNN的不良用心。可见,运用网络媒体和网络民意对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林良旗,《媒体公信力是怎样提升的?》,《对外传播》,2008(6)
  ②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1
  ③黎信,《离读者近些,再近些――对外新闻写作杂谈之二》,《对外报道业务》,1988(2)
  (作者:湖北大学文学院2010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热词搜索:突发事件 对外 策略 试析我国媒体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策略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 媒体单位在突发事件报道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