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前景探析 请简述石墨烯的结构特性和应用前景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事物,其在信息传播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已逐渐获得了人们的接受和认可。本文结合传播学专业理论,对微博这一新兴的媒介形态作一探析。   【关键词】微博 微博热 传播特性 发展前景
  一、微博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微博(micro-blogging),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是一种可以通过多个渠道即时发布信息的系统平台。微博最大的特点在于集成化和API开放化,用户可以通过Web网页、手机、IM软件(MSN、QQ、skype、gtalk)以及外部的API接口等途径向其空间发送不超过140个字的消息。①
  世界上第一个微博网站于2006年在美国创建,被命名为Twitter,其创始人是博客技术先驱埃文?威廉姆斯。随后,Twitter攻城略地,迅速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就曾经使用Twitter发布信息,进行拉票,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据统计,现在全世界,Twitter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1.05亿,平均每天增加30万新用户。
  在中国,微博的兴起之路始于2007年。中国大陆第一个类Twitter微博网站是由原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于2007年5月创建的饭否网。此后又相继出现了叽歪、嘀咕、贫嘴、腾讯滔滔等一大批微博网站。众多文化名人和知名媒体纷纷开辟微博,使微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2009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新浪微博利用自己的网站平台,借助明星效应吸引人气。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500万,并以每周50%的基数增长。
  二、“微博热”兴起的原因
  首先,微博就是一个小型的社区,将拥有共同话题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许多微博用户的好友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现实的圈子,其他的一些人可能是因为共同的话题而参与进来。同时,这些人又可以作为纽带将不同的圈子连接到一起,使微博用户呈网状式裂变扩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加关注的方式成为别人的粉丝,及时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并将这些信息以广播的形式传播开来,使更多的人得到信息,这无疑获得了比现实社会更广的人际关系。
  其次,微博使用便捷,操作简单。微博注册简单,用户只需填写邮件地址,输入登录密码就可使用微博。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的使用门槛较低,只要会拼音或发送短信的人,就可以将自己的只言片语发送到微博上。微博的这种简单而又随性随意的信息发布方式,契合了现代都市人群碎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这也是微博得到热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三、微博的传播特性分析
  1、微博的传播内容
  分析微博的传播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微博就像一个万花筒,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个人情绪的表达和宣泄,又有对当时社会热点的转发和评论。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微博的传播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化、私语化的情感表达。用户可以把生活中听到的,见到的,或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个链接,发布到自己的微博上。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于现实社会,或者来自网络,根据自己的喜好,发布到自己的微博空间,粉丝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信息,并做出评论,从而实现用户和粉丝之间的互动。
  个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转发、评论。在微博上,用户可以对任何一条微博进行转发或评论。这种方式类似于在一条新闻或帖子后边跟帖。一定时期媒体关注的热点也是微博上的热点关注话题。新浪微博上就设有“一小时话题榜”,对当天微博上出现的热点话题进行实时更新。例如在“李刚门”事件中,在新浪微博搜索栏里搜索“李刚”,就会出现有关李刚事件的前十位排行榜,相关微博更是多达九十多万条,这些微博既是对“李刚门”事件的评论又是对它的个人新闻报道,同时,每条微博又被大量的转发。
  名人主导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微博上用户身份分化明显,基本上包括名人和普通人两部分,显然,名人的微博会更吸引人的关注。比如在新浪微博的“人气排行榜”上,关注度TOP10分别是姚晨、小S、蔡康永、赵薇、何炅、谢娜、李冰冰、杨幂、陈坤和黄健翔。这些名人的微博都会得到粉丝的极大关注,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2、微博的传播形态
  首先,微博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微博的兴起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不再受到传统媒体的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角。2009年11月1日,北京机场因大雪班机延误,前谷歌中国区负责人李开复在机场通过新浪微博数小时内连续发布了十几条机场相关信息,犹如一次对机场班机延误的现场直播。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成为实实在在的新闻源。
  其次,消息言简意赅。微博的字数被限制在每篇140个字以内,这就要求微博用户要以最简单的话语,发布最精彩的信息。因此,对于微博用户而言,必须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过滤,保留最有价值的内容,让受众在140个字之内,了解信息的最核心内容。
  再次,微博的转发功能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并具有内容再造的特点。微博设有转发功能,用户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发。转发后,该用户的所有关注者都可以看到这条信息,只要拥有数量众多的关注者,转发的信息就可以在群体中迅速扩张。在转发的同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把关者,自主决定转发内容。因此,传播过程中的内容再造与自我把关,就成为微博信息传播的重要特点。
  3、微博的传播方式
  裂变传播是微博的典型传播方式。孟波对新浪微博的传播路径有过这样的介绍:一个是“粉丝路径”,A发布信息后,A的粉丝甲乙丙丁……(直至无限)都可以实时接收信息;另一个是“转发路径”,如果甲觉得A的某条微博不错,他可以一键转发,这条信息就可以立即同步到甲的微博里,同时,甲的粉丝1234……(直至无限),都可以实时接收信息,然后以此类推,实现急速传播。②这种裂变传播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同时,由于用户之间的互相关注,从而使微博带有互动传播的特点,具有主动参与的特征。
  四、微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它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出现了信息泛滥、谣言滋生等问题。因此,微博的负面效应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1、信息的可信度差,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微博内容短小,传播迅速,很多信息没有经过确认就发送出去,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降低,这就使得微博不可避免的具有几乎所有Web2.0网站的一个通病,即用户的匿名性、草根性与发布信息的“零成本”、“零风险”所带来的虚假信息。例如新浪微博上金庸“被去世”事件就是一场由谣言引起的闹剧。
  2、文本碎片化、垃圾信息累积严重
  根据施拉姆提出的受众选择某种传播渠道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我们可以得知,越能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报偿的保证就越高,这种传播渠道被受众所选择的或然率就越大。同时,使用或获得传播途径所付出的成本越小、方式越简单,这种传播渠道被受众所选择的或然率也就越大。③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微博。由于微博用户几乎可以零成本发布信息,这些信息的价值往往又比较低,通常都是毫无意义的琐碎唠叨,这就使得微博上的信息呈现出文本碎片化的特点。随着微博上这种用户的增多,其他的用户也被迫接收这种无意义信息。
  3、信息内容“娱乐至死”
  就笔者使用微博的经历来说,微博上除了一些时事新闻之外,娱乐信息占到了微博信息的绝大部分,这些信息包括明星逸事、幽默笑话等。作为微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微博网站,新浪微博最初就是采用明星战略,发动一切资源“拉名人”,这就使新浪微博带有明显的娱乐色彩。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浪微博“关注度排行榜”前十名都是娱体界明星。由此可见,新浪微博的娱乐色彩非常浓重,带有一种“追星族”的聚集地,明星们的“广播站”的姿态。
  五、微博的发展前景分析
  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而迅速成长和发展,但是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其中,微博能否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直到目前,微博尚没有寻找到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不管是国外风生水起的Twitter还是国内领跑的新浪微博,都只是停留在为网站集聚人气的阶段,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商业运营模式。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有着不同于博客、BBS等传播形式的独特优势,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除了传统的通过广告投放盈利之外,微博还存在着很大的盈利空间,比如对在其平台上进行注册的企业收取费用、与手机运营商分成等。由此可见,微博不是没有盈利点,而是缺少系统、完善的盈利模式。此外,一些微博已经开始自己的品牌建设,比如“新浪微博”就通过主打“名人牌”来吸引人气,从众多微博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博网站。新浪微博还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对自己的平台进行更新和改善,不仅能发文字,还可以发图片和视频。据最新消息,新浪微博还准备开设Q版微博,以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一些传统媒体也开始加强与微博的合作,通过借助这个网络新势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可见,只要微博运营商找准定位和商机,同时在技术上加强对微博的监管和把关,利用微博独特的传播优势,微博的发展前景就一定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①微博客[OL],http://baike.省略/view/1259292.htm,百度百科
  ②吕辛福,《微博客的新闻传播特性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今传媒》,2010(8)
  ③吴琼,《浅谈微博客价值发掘面临的困境――以“新浪微博”为例》,《新闻世界》,2010(11)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09级新闻专业研究生)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发展前景 特性 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前景探析 微博的利弊及前景探析 微博的发展前景及影响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