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圣地兰亭] 兰亭书法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4公里处兰渚山下的兰亭,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在这里设驿亭,故取名兰亭。1600多年前的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41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并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因此成为中国书法的圣地而闻名于世。如今的兰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享誉海内外。
  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欢聚,他们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大家约定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在这次雅集中,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兰亭集》。众人共推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趁着酒兴,一气呵成《兰亭集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世事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序文共28行,324字,字有重复者,书写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兰亭集序》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王羲之因此被后世尊为“书圣”,兰亭也因王羲之独享书坛盛名。
  传说王羲之此后曾几次重书《兰亭集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集序原稿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历经270多年,传至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无后,去世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将此视为珍宝,藏在寺内屋顶的横梁上,从不示人。唐太宗李世民酷好王羲之书法,并广集其墨迹。为得到《兰亭集序》,他依房玄龄计,派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书生,到云门寺从辨才手中骗得。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李世民得《兰亭集序》墨迹,奉为至宝,对着原本,早晚观摩,爱不释手。还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诸葛贞等人照本钩摹临写,分赐予皇太子、诸王及近臣。民间也广为临摹,当时以“唐人五大摹本”最出名。其中的“定武本”是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是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唐人五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定武本和黄绢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的无双之作,自李世民之后,其真迹一直下落不明。
  在兰亭寻访书圣胜迹
  1600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现兰亭是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从宋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到此。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康熙御笔《兰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嘉庆三年(公元1718年)两次重修,此后虽几经兴废,但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
  进入兰亭景区,穿过一条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当年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的故事。池畔的“鹅池碑亭”,为清同治年间所建。碑上有“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人称“父子碑”。
  过鹅池越三曲桥前行,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小兰亭。“兰亭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虽为一四角形小亭,但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兰亭碑在“文革”时期被砸成4块,上世纪80年代初修复。现碑上“兰”字缺尾,“亭”字缺头。这块残碑,如今已被人摸得光滑发亮。
  小兰亭东侧的“流觞亭”,是兰亭的中心。据传说,这里就是当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之处。流觞亭内陈列着“兰亭修禊图”、“曲水流觞图”及1600多年前的流觞用具复制品。流觞亭前柳树成荫,修竹茂密,平地上一条不起眼的“之”字形弯弯曲曲小水沟,有水从沟里缓缓流过,显现出王羲之所描绘的“曲水流觞”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出流觞亭北行是御碑亭,它始建于康熙年间,重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亭内的御碑系清代原碑,已有300多年历史。碑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七律诗《兰亭即事诗》。祖孙两帝同书一碑,人称“祖孙碑”。御碑在“文革”时期险些被毁,当年在兰亭防治血吸虫病的医生们在碑上书写了毛主席《送瘟神》词和语录,才得以保存下来。
  园林内东北,有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右军祠,是纪念王羲之的祠堂。祠内正中悬挂王羲之画像,两侧回廊有唐宋以来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集序》石刻。小兰亭西侧,建有“兰亭书法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古今书法精品。出园林北门,就是兰亭江,浅溪清流,绕兰渚山陂潺潺而过。水底游鱼卵石,清晰可见。

相关热词搜索:兰亭 圣地 书法 书法圣地兰亭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第五届书法兰亭奖作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