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廉思:“蚁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蚁族廉思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记者:你能否给这一边缘青年群体画一个像?   廉思: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这个群体具有三个特点:高校毕业、低收入和聚居。这三个特点使该群体区别于“校漂族”。后者虽同样也是高校毕业生,但主要以考研为目的,多半散住在学校内或校园周边。 “校漂族”仍会使用自习教室、食堂等高校的部分资源,但我们的调研发现, “蚁族”多半是全职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不再使用高校的资源,住的地方一般远离高校,且居住方式呈“聚居”状态。
  如果让我来给这一群体画像,他们绝大多数是“80后”,收入不高,生活拮据,工作不稳定。具体来说,他们有的毕业于名牌高校,但更多来自地方和民办高校;拿着1000元左右的工资,租着每月300元的床位,每天吃两顿饭,到工作单位要坐两个小时以上的公交车。绝大多数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电子器材销售等低收入工作。有的完全处于失业状态。他们生活条件非常差,缺乏社会保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
  记者:他们大都来自哪里?
  廉思:被访者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最多,大部分是外地高校毕业后到北京找工作。从户籍来看,绝大多数人来自农村或者县城,但多数通过升学取得了城镇户口,又以外地城镇户口为主。
  记者:他们的家庭背景又是怎样的?
  廉思:从群体整体情况分析, “蚁族”中较低阶层家庭的子女更多地获得较低水平的高等教育资源。整体中父亲职业阶层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只有3.5%和8.5%,其中管理人员的比例低于全国的该阶层比例;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只占到8.2%。可见,这个群体是以中下等阶层家庭为主,他们的现状似乎是父辈的再现。同时,从就读学校质量来看,超过90%的毕业生毕业于非重点大学。
  从群体内部情况分析,父辈家庭背景影响子女教育获得,分化路径沿着本,专科、热门,冷门专业、国民教育/非国民教育系列三个维度进行。管理阶层、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在更高学历中(如本科和研究生)的辈出率更高;而个体、失业退休者以及工人等较低阶层的子女在较低学历(如专科)中的辈出率更高;此外,商业服务业、农民等较低阶层的子女在各个学历中的辈出率都很低。
  记者:“蚁族”到底有多少人?
  廉思: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课题组研究表明,仅北京地区保守估计就有10万人以上。此外,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
  记者:在你看来,唐家岭、小月河等地聚居的“蚁族”是怎样形成的?
  廉思:原因可能有很多。从宏观原因来看,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大。另一方面, “蚁族”的形成也受到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例如,我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自2003年起,每年都有较前一年更多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近年来,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毕业生数量增加的速度,同时,毕业生就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使得许多接受了大学教育但却没有一技之长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尴尬的局面。
  记者:他们希望政府或社会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廉思:29.27%的受访者把“平等的工作机会”作为希望政府提供帮助的首选,其次是“住房政策的倾斜”和“平等的户口政策”,其他方面有“医疗政策的倾斜”、“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充分的就业信息”。
  
  (摘自《中国青年报》)

相关热词搜索:哪里去 对话 从哪里 对话廉思:“蚁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对话蚁族研究学者廉思 对话廉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