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火炬手蒋京玲:骑行亚洲,多了一份辉煌的记忆_亚运火炬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1989年,蒋京玲出生在重庆北碚区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蒋京玲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眼中的宠儿;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循规蹈矩的她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2007年参加高考时,18岁的蒋京玲考上了广州外贸外语大学。
  2009年5月12日,在5?12“汶川?周年祭”的当晚,蒋京玲在操场上邂逅了王卫还有邝其昌。蒋京玲被他们的骑行故事所打动,萌发了加入他们队伍的愿望。但骑行亚洲必须休学一年。
  休学去骑车,蒋京玲的举动震惊了身边所有的人,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她的决定,爸妈更是直接断绝了蒋京玲的经济来源,期望以此来打断她骑行的决定。倔强的蒋京玲暑假跑去打工,带了一个英语夏令营,12天赚了2000元,把这个当做她的启动资金。买车、签证、路上的食宿,2000元是杯水车薪,于是蒋京玲又发动身边朋友,搞了个“天使投资计划”,说白了就是募捐,她做了份PPT,传给身边的朋友,募得了3000多元。
  2009年9月20日,蒋京玲带着3000元走出了国门,一共8名队员。但谁也不知道:这样一个8月份刚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女孩儿,两个月前一直分不清护照和签证有什么区别的在校大学生,未来旅途中会发生什么。
  骑行过程比蒋京玲想像的更艰苦。在泰国,蒋京玲和死神擦肩而过,一天晚上,他们走在丘陵上,没有路灯,伸手不见五指,突然蒋京玲感觉整个人被扯向一边,原来是一辆大货车与她擦身而过,只差几厘米她就会被撞死!当时蒋京玲觉得生命真的很渺小,想着临行前父母的嘱咐:一定要安全回来。她很想放弃,团员们围上来关心,让她感到集体的温馨与友爱,她决定继续前进。
  因为蒋京玲学会骑车不久,体力和技巧上远远比不上其他队员。进人马来西亚后,蒋京玲的骑行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她体力跟不上了,为此整个团队的行程进度都被拖慢了,骑行过程中,她经常成了团队关注的重点。为了帮助她,队友们用绳子拉着她前进。
  骑行生活十分艰苦,每天七八个小时连续骑行,日晒雨淋、起早贪黑、随遇而安,既要接受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考验,还要接受现代都市繁杂的交通等人文环境的磨砺。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差异问题,如:食宿、生活、信仰……
  在这短短的83天里,蒋京玲一行人接触了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向他们宣传亚运。2009年12月15日,蒋京玲和队友们安全回到了广州。对于这次休学骑行,蒋京玲最大的感受不仅仅是出国了一趟,而是收获了友谊,她相信这些队友们会是她以后一生的朋友。回国后,她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你们是值得我永远铭记和感谢的人,你们是我生命中可爱的人。”
  2010年4月,蒋京玲和队友们又踏上了骑行全国的旅途。这次多了一个官方的身份,在参加某些活动的时候需要更加注意,骑行到黑龙江的时候,政府部门接待了他们团队,接待仪式非常正规、官方化,这让蒋京玲有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因为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代表着亚运志愿者的形象。
  2010年9月6日,蒋京玲的骑行活动已告一段落,她重新回到阔别一年的校园,这一年的经历已经完全改造了她,相比那些按部就班毕业的同学,她人生中已经多了一段辉煌的记忆。蒋京玲亚运火炬手的身份已经确认,到时候我们能看见一个有个性的小姑娘拿着亚运火炬展现“80后”的风采。

相关热词搜索:亚洲 亚运 辉煌 亚运火炬手蒋京玲:骑行亚洲 多了一份辉煌的记忆 亚运火炬手蒋京玲骑行亚洲 亚运火炬手蒋京玲个人资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