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收藏】苦乐村官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不抛弃、不放弃――收藏两法宝   不抛弃、不放弃是收藏的两大法宝,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方能进入收藏的大境界。   一位钟情于老书籍、旧杂志的藏友曾向我讲述其收藏体会,他认为:“行成于持、毁于随”。凡被他几十年不抛弃、不放弃的藏品,如今都成了大气,相反,被他草草丢弃的东西如今都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该藏友自幼喜欢读书,各类书籍有教无类地买了很多,时间一长,弄得家里汗牛充栋,打扫、搬家都十分不便,在妻子的埋怨下开始一批批地处置。通常是卖给收破烂的,开始卖用过的课本、后来卖应时的杂志,再就卖技术类的读物,后来卖起了珍爱的小说。遇上搬家,稀里糊涂地就少掉了一批古籍名帖,几十年下来,脚下倒是腾出了不小的地方,脑袋却空落落的怅然若失。
  人近中年,喜欢怀旧,他庆幸自己留下了见证他成长历史的差不多全套的《小朋友》《我们爱科学》《少年文学》《连环画报》。可惜在十几年前,他开始出租自己的房子,这些书籍就锁在出租房屋的书柜里。时间一久,随着房客的频繁更换,他疏忽了对房屋中物品的例行检查,突然一天,想起它们再去找,连同书柜都统统没了一点踪迹。为此,他大哭一场,算感情账,他蒙受了一场巨大的精神劫难。算经济账,区区几个房租尚不能抵失之一毛矣。
  在“文革”结束后,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曾经将躲过“文革”践踏的《中国青年》等杂志成套面向单位出售,而且价钱便宜得简直给钱就拿,只要所在单位的共青团组织盖一个章就行。此时的他已经小有收藏意识且负责单位的共青团工作,他抓住了这一历史契机收藏了好几套,结果都在日后漫长的日子里因疏于保管与它们失之机缘,成了他永久的单相思。
  与此相反,他的些许“不放弃”却让他不期而利。上世纪60年代,正在上小学的他突然迷上了漫画。当时越南战争正酣,抗美援越的漫画题材特别多,他买了一本《美国佬丑态百出》,那小册子是越南外文出版社发行的,开本、印刷等都与国内出版物不同。当时他正在景山少年宫国画组学习,“文革”开始后,美好的学习生活戛然而止,他把那本小册子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历史纪念物收藏着,历经磨难,不离不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一位神秘的买家,竟出价万元买他那原值六分钱的小册子,他当然没有卖。他说,他已经失去了太多的财富和梦想,就让时间和历史的光芒继续在这薄薄的印刷品上闪亮吧!不抛弃、不放弃,是他今后收藏的宗旨和方向。
  
  收藏骨灰坛的人
  收藏是一种文化,对收藏品的鉴赏往往来源于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时下风行的不少鉴宝栏目将收藏过于世俗化、神秘化了,藏品的真假和价值往往用收藏家的法眼一瞥就匡定了终身,某东西因被某某大家品鉴而扬名,某东西因被某大家估值而增值,似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规。大家者,可一目盖棺,非大家者,将永远在收藏的迷沼中摸行,其实,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某年,与一行文友到内蒙古游玩,在一个牧民的家里,主人神秘地拿出一灰褐色瓦罐,说是在成吉思汗的大墓表层挖出来的,说不少专家看过,说是一件奇世稀宝,价值不可估量。
  同行的舒志刚老兄远观后只微微一笑,问那牧民,瓦罐上是否有孔洞,牧民称是。问他有几个孔洞。牧民说从没有数过。舒兄告诉他,数一数,肯定是七个,错了管换。牧民大惑,用心去数。果然不多不少正好七个。牧民惊愕,以为天人下凡。舒兄告他,自己从不收藏,更不懂收藏之道,只不过杂览群书,曾在一本专门介绍蒙族丧葬历史沿革的书上知道:火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骨灰用罐盛之,罐上通常留有七个孔洞,寓意人有七窍,人死后,灵魂可自七窍中自由进出,故七个孔洞就是逝者七扇进出自由的大门。眼前的瓦罐,就是距今四五百年的一个骨灰坛(联想起现实中骨灰装殓过程中,通常不能将包裹骨灰的红绸系成死结,大概也有以上的意思)。牧民听了,先是大惊,然后大沮,再后连连称是,说捡到这瓦罐时,里面确实有半罐沙粉,以为是百年风沙,也就倒掉了。说着,满脸通红、脑门上渗出微汗,执意要扔掉这不祥之物,被大家拦住了。舒兄告他,今之收藏,大多数是远古出土的丧葬、陪葬品。著名的唐三彩、“马踏飞燕”也概莫能外,而前者如今已经成了许多高雅人士的案头圣物,后者则成了“中国旅游标志”,并没有因其不祥而降低甚至失去其历史和收藏价值啊!收藏和文化、历史紧密相连,换言之,如果收藏家不懂蒙人的殡葬制度,如何能判断出瓦罐的属性啊!我们由衷赞叹舒兄的渊博学识,更赞叹其学以致用的睿智。看来,收藏的神秘决不是收藏家们的独门绝技啊!
  那次出游,我受益匪浅,随后就在一个土特品市场上凭借自己的历史收藏的眼光买下了一张“不动员上山下乡证”。上面有不被动员上山下乡人的姓名、籍贯、年龄、出身以及原因等。原来,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此地只有独子(女)且双亲有病不能自理等特殊情况才可不上山下乡。但是,适龄人要受到来自学校、街道甚至父母双亲单位的反复动员。为了减轻当事人家庭承受轮番动员之重,当地政府特制证以御之,可理解为一种当时的以人为本吧。引一句俗语:“不动员上山下乡证”可谓当年“一道独特的时代人文风景线”,其历史和人文的价值非常巨大,作为藏品收之,盖源于我对那段历史的熟知啊!
  编辑/任 娟woshirenjuan@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苦乐 收藏 苦乐收藏 苦乐 苦乐漫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