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崇文宣武】东飘西泊离宣武 南来北往别崇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有着近60年历史的“崇文”“宣武”即将从北京地图上彻底消失,内城四区也由此变成内城二区,旧有的城市记忆将被彻底革新。怀旧的情绪弥久不散,引发了众网友对“老北京”的捍卫、对文化古迹的追忆。毕竟,崇文、宣武所在的北京南城是北京文化肇始之地,难免会有人质疑,“宣武、崇文”名称的消失会对北京城历史文化的延续造成一定影响。
  7月1日,网络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了这一消息: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
  老地标的消失不独崇文区与宣武区,事实上,这10年来北京已有10多个老商业地标陆续消失。其中包括曾被誉为最高档室内娱乐场所的康乐宫、曾占据九成婚庆家具市场份额的西四家具店、鼎盛时一票难求的月坛溜冰场、金伦大厦、熊猫环岛、官园花鸟鱼市场等,以及今年出现的崇文门菜市场搬迁、北京游乐园停业等。
  如今,宣武门和崇文门的实体早已不存在,宣武区和崇文区的名号又将撤销,宣武区、崇文区,这两个伴随几代北京人记忆、使用时间长达58年的名词,将彻底淡出人们的生活。如此重大的规划调整,将会带来多少关乎社会、民生的问题?而崇文、宣武区的原住民,对四区合并有着何种看法?崇文、宣武区的撤销与新城区的合并,又将对北京的未来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
  本期,让我们用最真实的语言和图片记录下四城区合并这一历史性事件。这有可能是关于“崇文”“宣武”最客观、最全面的一次记录。关于“崇文”、“宣武”的话题,也要随着众多专家及辖区居民的采访,画上一个未见得圆满的句号。
  
  四合二,北京迈向世界城市
  近一年来,国内已有数个城市陆续进行了大手笔改革调整行政区划,包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沈阳等。此外,除上述直辖市、经济特区、省会城市外,部分大中城市也着手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或正酝酿调整。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上海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
  2009年11月,国务院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设立天津滨海新区;
  2010年2月,沈阳宣布对行政区划进行局部调整,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合署办公,形成建设大浑南的新格局;
  2010年6月,重庆市两江新区挂牌成立;同时,厦门经济特区将从岛内13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岛内外1500多平方公里;
  2010年7月,北京市宣布将原有崇文区与东城区合并成为新东城区,原有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设立新西城区。就在北京公布区划调整的第二天,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扩大到全市,将宝安、龙岗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91平方公里,面积将增加5倍。
  如此密集的城市行政区划大幅调整,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密不可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要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界限,必然要引起行政区划的变化。新经济形势下的行政改革,给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难题,涉及到如何保护原有文化特色、人事任免如何平稳过渡、相关地址户口的变更、如何实现新拓展区域与原经济发达区域的协调发展、医疗、就业、社会保障问题等方方面面。然而,翻开北京的厚重历史,却不难发现,关于撤销崇文、宣武的提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过。
  
   合并后诸多问题何去何从
  崇文区的某人大代表表示,在经济和民生方面,区划合并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崇文和宣武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一二十个亿。区划合并后,借用强区的财力和资源帮扶弱势区域,经济好转之后紧接着的就是企业和商家进驻,项目和区域改造推进速度增快,就业机会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紧接着就会提高,这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举个最简单的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例子,西城区如果有一套十几平方米的房子拆迁,几年前,能换回石景山区一套三居室、一套独居和一两万块钱。但这种事情在崇文区是无法想象的,所幸这种情况很快就能得到改善了。
  可惜的事情也有,比如崇文区的区志,从解放后一直写到现在,虽然东城将来肯定会把它当作史料保留下来,但那本崇文区志就只能永远定格在这里了。
  另外,教育相对滞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崇文的好学校少得可怜,就算同样是重点学校,校内的资源配置以及师资待遇都会比其他区低出一截,而就算有一些崇文的优秀人才毕业了,他们也大多不愿意留在崇文工作,就业机会少,工资水平又低,人才稀缺、人才外流。
  生在崇文区大院里的李先生表示,区域合并给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东城的重点学校里选择上学了。虽然政府还没正式下发通知,但目前来看,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虽然合并会带来一大堆的证件更换问题,身份证、户口簿、房产证,甚至结婚证都得换,但依然还是喜欢自己的家有更大的发展。
  而住在年久失修的宣武区残破四合院里的王女士则关心,合并以后的拆迁补偿标准是不是与东城区相当。最后是搬到亦庄还是丰台,无论是哪个,都意味着自己已经离这个中心城越来越远了。
  
  经济发展 崇文宣武凸显短板
  长期以来的文化在人们心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地处南城的崇文与宣武在长期的积累与历史变革中最终落下了“穷崇文,破宣武”的事实。这一点,尤其对于房地产开发与买房人来说,影响是深入人心的。相对于南城,北部城区的建设更显得轰轰烈烈。亚运商圈等伴随地产开发应运而生的概念已经形成,让人们彻底把“北穷”的旧观念抛到了九霄云外。
  北京南城发展滞后于北城,有其历史原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副所长叶立梅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虽然近几年南城建设有一些亮点,但应该看到北城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南北城差距仍然非常明显。由她主持的“十一五”期间加快北京南城发展研究课题对南城、北城存在明显差距的历史原因进行了研究。
  有研究认为,建国至今,南城的经济发展水平始终不及北城,北城成为投资建设的重点,而南城没有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导致投资环境差,经济实力弱,差距越来越大。
  叶立梅在其2007年完成的《北京8城区发展水平差异分析》报告中提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现阶段推动我国大城市内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比如西城区向金融主导型经济转型,海淀区向高技术服务经济转型,都取得了成功。而未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区县,经济实力或明显下降或因失去增长动力而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如石景山区和崇文区。
  “南城的平民群体在清代便已形成,由此奠定了北京城市发展南北分异的基本格局。”叶立梅说,“北京南北城的这种差距是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差距。”
  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旦形成一定的模式,将沿着这一模式继续下去,除非有强大的外力或某种足够能量的契机,才能加以改变。叶立梅认为,促进落后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打破那种在原来的低水平基础上形成的路径依赖,并建立新的、更高水平上经济社会彼此适应的关系。这需要一些大的契机或举措来为其注入新的发展元素。
  随着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综合发展的需要,政府加大了南城改造建设的力度,南城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开始得到根本性改变。崇文门大街扩建工程完工、菜市口南大街打通、地铁5号线的开通、两广路的开通,将使南城形成全面覆盖、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南城的交通优势日益凸现。
  2009年11月初,随着《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的公布,包括北京宣武、崇文、丰台、大兴和房山在内的城南5区将迎来历史性的变迁。宣武区老城根街位于二环内最大矮平房区域,也是最大的可开发利用地块,据规划,这一带将建起聚集高新技术、金融服务等产业的广安产业园。
  
  任重道远 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
  根据北京市区县功能定位,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中心城区。合并后新设立的东城区,辖区范围为现东城区和崇文区辖区范围,面积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万人。合并后新设立的西城区,辖区范围为现西城区和宣武区辖区范围,面积50.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4.6万人。
  据介绍,北京市此次调整行政区划,一是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核心区4个区面积共92.省略

相关热词搜索:宣武 崇文 别了 别了 崇文宣武 崇文宣武 宣武崇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