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代偶像印象档案】梦王国与沉睡的100王子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黄 菲   “中国时代偶像印象档案”,这是一个酝酿许久的选题。很久以来心中都有一种冲动,想用笔记录和描述一代代中国人记忆中最鲜活的面孔、最难忘的形象,想用笔向那些曾点燃过我们的激情、照亮过我们的梦想并还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的名字致以最真诚的敬意和感慨。
  《中国时代偶像印象档案》,这是一个斟酌许久的标题。说“档案”,是因为这些偶像是一代代中国人真实的记忆,是中国前进的道路上真实的标记;说“印象”,是因为我们笔力有限,在宏大和厚重的历史面前,我们所记录的,只能是雪泥鸿爪,只能是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也许我们的“印象”会不尽相同,然而,我相信我们的“感情”是相通的――那就是在偶像面前,我们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心。
  
  
  中国时代偶像随想录
  □黄 菲
  
  偶像是时代的文化符号
  偶像一词,在古汉语中是分离的,偶是偶,像是像。《说文解字》中:偶者,寓也,寓于木之人也。偶像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木头或泥土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然而我们今天所谈的“偶像”,是对“榜样”、“楷模”、“英雄”的更为时尚的表述。时代赋予了“偶像”新的内涵与重任,它与信仰画上了连接号,体现了社会的价值取向。让我们在时代变迁的脚步中,去审视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偶像;让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用永恒的热情和理智的眼睛去选择我们的偶像。
  人是精神动物,是需要精神支撑的。偶像崇拜本质上也就是寻找精神支撑。偶像崇拜既能为自己创造精神力量,又能为自己的人生创造追求的光点,使自己平淡的一生活得充实而光芒四射。没有偶像崇拜的时代,是一个缺乏活力的时代;没有偶像崇拜的民族,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民族。
  偶像崇拜是人作为精神动物自我填补精神空白的本能。所以,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民族,都会主动地创造偶像供人们崇拜。当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民族所提供的偶像不被一些人选择时,他们会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创造。
  
  偶像的本质是一定文化的反映,代表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分析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崇拜的偶像,就可以基本判定这一社会文化的特点如何和层次如何。例如,美国社会中的偶像就浓缩了所谓的“美国精神”,是美国文化的代表。美国社会中的主要偶像是一些所谓“美国梦”的实现者,他们往往都是一些普通平民,但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精神,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意志坚强,不断进取,而且有一定的道德心,最终在美国社会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偶像的社会类型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产生偶像的文化价值观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国也是如此,社会偶像同样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导价值。我国历史上也有许许多多杰出人物,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承载着道德化精神的分量,在历史、文化与道德的领域中充满张力,并在大众传媒的合力策划中被推上历史文化的顶峰。
  在不同时代的时代话语里,偶像的含义也是各不相同的。
  在建国以来的这五六十年中,从社会道德的楷模到个人爱慕的对象,从学习其精神到模仿其造型,从全民崇拜到各有所爱,偶像从神坛跌落到了人间,也在某种意义上从精神落实到了实际。但无论如何,偶像都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广为人知,并成为许多人效仿的对象,他们的某种特质曾经或正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无数人,人们以疯狂或理性的方式喜爱、学习、怀念他们。
  偶像伴随着一代代的人成长,上世纪50――70年代的雷锋、陈景润、邓丽君,80年代的张海迪、老山英雄、崔健、三毛、聂卫平,90年代的巩俐、徐洪刚、李素丽,新世纪的杨利伟、洪战辉、超女……这些名字已经成为不同时代难以磨灭的记忆。回顾中国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我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化。
  
  时代变迁中的偶像变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共和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这将是一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偶像年代。艰苦朴素、舍己为人、自力更生、献身国家是这一时期偶像的共同特征,突出反映了共和国早期建设者的共同优秀品质。雷锋、“铁人”王进喜、郝建秀、焦裕禄、邱少云、邓稼先等是这一时期偶像的代表。他们身上无私奉献、为国家牺牲小我、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成为几代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并成为那个历史时代的标志。
  这个时期也是偶像的“黄金时代”,每一个偶像的出现都会造成全民性的影响。它的盛况达到了这样的地步: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人民都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投身国家建设的洪流,年轻人都热衷于研读《雷锋日记》。在后来的雷锋教育中,雷锋精神已经被简化为一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代表性符号。实际上雷锋在当时的含义并不止这些,他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公而忘私、艰苦朴素,这都是在当时最受称赞的道德品质。这也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中国最需要的精神。
  十年“文革”对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心灵狂热,思想迷乱,传统的道德观被颠覆,传统的价值观被扭曲。“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的“革命小将”黄帅等一批被利用的人被不由自主地推到了历史的看台上,成为名动一时的国人“偶像”。然而在险恶的社会环境中,仍出现了一批以生命抗争邪恶、捍卫真理的真正的英雄和战士。张志新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70年代末期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新的气象悄悄出现。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197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同一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转载了《人民文学》上的报告文学――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迅速唤起了中国人的科学意识,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陈景润成为七八十年代年轻人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向科学进军”也成为那个时代最鼓舞人心的口号。它所造成的影响之一,是后来的许多孩子在被问到“长大后做什么时”都会铿锵有力地回答“当科学家”。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陈景润身上所表现出的对于科学的投入、执着、严谨以及爱国主义的激情,使经历了“文革”动荡的国人深受感染,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的价值和魅力。在偶像的感召下,许多年轻人怀着科技报国的激情,投身科学研究的领域。
  另一个新鲜的面孔是来自台湾的邓丽君。她那清甜圆润、缠绵柔情的歌声,让大陆听惯了激昂高亢的革命歌曲的年轻人耳目一新。长期以来,整个社会的歌曲都是以表达集体主义、革命主义情感为要义的。人们是第一次从邓丽君那里知道,还有这种可以倾诉个人情感、带着微微颓废和忧伤的旋律存在。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集体主义的某种厌倦,以及对个体生活的某些向往,从而迅速在年轻人当中广泛流传。无疑,它也同时遭到了权威们的大面积抨击,被斥为“靡靡之音”。这是一个酝酿着变革的时代,在新与旧的冲突矛盾中,邓丽君的歌曲算得上是一个带有变革色彩的符号。
  严格来讲,陈景润和邓丽君的影响都是起自70年代末,但贯穿了整个80年代的。
  80年代,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也一样,这个时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
  上世纪80年代的偶像,可以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他们当中有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还有为救掉进粪坑的大爷而牺牲的张华。这些偶像,以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继续成为大众景仰和学习的对象。
  另一类偶像则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体育界,中国女排以“五连冠”为中国人找回了自信和骄傲,成为万众仰慕的焦点。在中国刚刚开始试探着向世界打开国门的时刻,在中国人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时,女排的奋力拼搏和辉煌成就,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实力、拼搏、一往无前、永不言败,女排精神已经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符号,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80年代同时是一个充满迷惘的年代。刚刚从“十年浩劫”中走出来的国人,不知道前方的道路究竟在哪里。于是,人们选择了文学。通过文学反思过去的深重灾难,探求未来的光明道路。人们在文学中倾诉忧伤、抚慰伤口;也在文学中重新探求人性的真、善、美,寻找民族与国家振兴的希望。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同时,来自港台的金庸、三毛、琼瑶也在内地产生了一大批“迷”和跟随者。
  港台娱乐明星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内地,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1983年香港无线的《射雕英雄传》让国人记住了那个惟妙惟肖的黄蓉――翁美玲;一部《上海滩》奠定了周润发的天王地位。这个时期的港台歌星有BEYOND、张雨生、费翔以及以一曲《我的中国心》传唱大江南北的张明敏等等。
  与六七十年代相比,80年代的“偶像”概念更加宽泛:它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加了爱慕型的偶像。过去的英雄人物是生产型偶像,而现在出现了消费型的偶像――娱乐明星。偶像的作用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从这一时期开始,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早期,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崔健和罗大佑是早期的叛逆者,他们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崔健凭借《一无所有》成为“中国摇滚第一人”、“摇滚教父”。《一无所有》里表达的情绪吻合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观念正被一步步打破,而新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那代人的精神好像被洗劫一空,“一无所有”是上世纪80年代青年茫然无助的最好写照。崔健的音乐和歌曲唱出了在极速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彷徨、对真实和人性解放的渴望。
  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星驰和王朔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以嘲弄一切正经事物、调侃一切权威和正统的游戏态度成为了青年的新偶像。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后,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青少年的偶像主要是来自港台的娱乐明星,张国荣、梅艳芳、王菲、周杰伦、四大天王、F4等等,娱乐明星通过各种媒体占据了青少年的眼球和感官。
  另一种趋向则是对“实用型”偶像的崇拜,对于成功、财富的向往使一大批知识英雄、企业家成为青年的新偶像。属于同龄人的80后作家也成为年轻人心中新的偶像。韩寒、郭敬明等人成为文学领域的明星。
  21世纪,中国进入了平民偶像时代。“超级女声”火了2005年的盛夏,沸腾了整个传媒界,芙蓉姐姐、“我型我秀”、“梦想中国”的大红大紫,不仅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大众评审”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意见发布和情感宣泄,也满足了无数平民“麻雀变凤凰”的梦想。李宇春,周笔畅……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孩子一夜成名,赢得无数人的关注和青睐。来自贫寒家庭的普通学子洪战辉,河南的普通民工魏青刚,李学生,湖南的一名普通导游文花枝……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普通人感动了整个中国,成为社会学习的榜样。
  
  重塑我们的时代偶像
  2005年末,23岁的怀化学院大三学生洪战辉和他的妹妹“小不点”的故事成为各大平面媒体和网站的重磅“催泪弹”,眼泪、感动、榜样,成为留言者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词语。良知,道德,仁爱之心,责任感,无忧无惧、不卑不亢、自强不息,将洪战辉推到了央视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高度。
  在超女已经成为上世纪80后新生代精神生活和精神偶像的一个固定符号的时候,23岁的洪战辉在公众面前被逐渐推上了榜样的位置显得有些突兀。超女迷们大概不知道洪战辉是谁,整日忙于学业和照顾妹妹的洪战辉,也无暇理会超女们的演唱会与走秀。超女代表的是一种不涉道德的平民英雄文化,洪战辉代表的则是凡人的不平凡的亲情与韧性,但在公众眼里,这已然成为80年代后的新生代人们的两种精神偶像,紧密地影响着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数人对此事件的关注里,一种质朴的根植于底层的“道”的榜样真实存在着。
  在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的调查“我们更需要哪一种榜样”中,共有2730人参与。2421人更青睐在平凡中实践生命意义的洪战辉类作为自己的社会偶像,占到88.68%,将超女作为偶像仅有42人,占被调查者的1.54%。占被调查者92.82%的2534人认为,社会和民族更需要“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的榜样,选择更需要“时髦前卫、能创造引领时尚潮流”类榜样的仅占3.41%,为93人。一位留言者说:“在这个年轻人极度地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洪战辉这种人格和精神太弥足珍贵了。感谢他让我们找回了逐渐失去的品格和信念。作为同龄人,我将以他为榜样,把关爱送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然而本刊编制的一份调查问卷则出现了另外一种结果。面对关于能否选择集中国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自强不息”于一身的洪战辉作为偶像的问题,100名年龄在13~18岁的中学生,只有36人做了肯定回答,比例仅为36%。与此相印证的数据是,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对不同地区的2710名大中学生就偶像崇拜现象的调查表明: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在崇拜的偶像中,99%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趋向浮躁,趋向于功利主义。舍去做人的根本道德,而重视人的智力的无限开发,舍其本而求末,未之有也。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洪战辉的出现事实上更应该说是“道德精神”的出现,但是现在的部分青少年追求更多的却是所谓的“成功”和物欲,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地把洪战辉作为偶像来崇拜?什么样的教育孕育什么样的时代偶像,洪战辉的“道德精神”若想深入人心,改变当前教育现状是当务之急。
  青少年选择偶像时对洪战辉的冷落,实际上意味着道德偶像和道德教育的部分缺失。洪战辉事件引起的整个国民心灵震撼之后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青少年一代到底该接受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和重塑偶像的过程?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原始的图腾崇拜衍生而来的偶像文化,在其初期就透露出偶像形成过程中,必须涵盖一定的精神意义和文化内核,是宗教、道德、思想的文化反映,是被崇拜、膜拜的对象。但是不同以往的是,现在的偶像已经消逝了敬畏的崇高的情感,在媒体的积极介入下甚至越来越“平民化”。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太单一类型的偶像崇拜,无疑会带来深层的精神贫血。一代青少年一代偶像,什么样的偶像最终也会影响到什么样的青少年。
  社会需要偶像。人民需要偶像。国家需要偶像。在我国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偶像的文化内涵,提高偶像的价值层次,使之上升到民族精神、国家象征的高度,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政府和媒体应该积极推行“以德行为本、以知识为谋”的理念,树立真正的道德偶像、精神偶像、精英偶像,引导青少年一代选择最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偶像。
  
  □ 背景?盘点
  
  中国时代偶像百人榜
  
  
  
  
  □ 公众表达
  
  “偶像”访谈
  著名青少年专家孙云晓:青少年需要偶像,社会需要偶像。时代推崇什么样的偶像,就会创造什么样的未来。当今的青少年决定未来的中国。他们今日的追寻决定日后中国人的素质。因此,如何给正处于明星崇拜期的青少年以正确的影响,这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新华网网友“一笑而过”:偶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个人的爱好、个性、审美观、环境不同而各异。对青少年而言,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不仅能激励他们学习社会角色的热情,而且也填补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情感空虚。
  中山大学学生张君:对大学生来说,偶像有两个层次,一是感性层面的偶像,就是你喜欢谁;二是理性层面的偶像: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偶像观应该上升到能指引人生发展的路向的第二层面,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生活化的娱乐明星追捧上!
  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张春生: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星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在于青少年追什么星,崇拜怎么样的偶像。偶像的力量是强大的,偶像的个人形象、思维方式以及言行都会对青少年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和行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某党报编辑钟信诚:从雷锋到杨利伟,时代在变,但是从他们身上传递出来的民族精神没有变,最吸引中国青年们的精神内核没有变。
  某保险公司经理刘德:洪战辉,魏青刚,吕曦东,文花枝……这些有着崇高道德的普通人,让国人感受到了一种有别于时尚、前卫形象之外的偶像力量。在这个需要重塑信仰和精神的社会中,希望他们的“道德”精神能和雷锋的“奉献”精神一样,在21世纪成为全体国人的民族精神。
  湖南女子大学许特勤教授:偶像崇拜是人们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情感和信念向外投射和放大,本质上是一种深层自我表现的实现化、人格化、理想化。
  阿尔卡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江南:其实,我们心目中的偶像,是我们站在哈哈镜前面照出来的那个影像,是我们的一种真切而急迫的渴望。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着另外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个影子给我们勇气和理智,鼓励和安慰。我们不再孤独和伤感,因为在风雨中我们看见了自己的梦,自己的信仰。
  深圳市某外贸公司员工李姿瑞: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崇拜者们选择偶像的标准和崇拜方式也不同,但归根结底,偶像崇拜是一种精神活动,如果崇拜得过于物质化,不分优劣,那这种精神活动在我们成长的记忆中保存的价值也就小得多了。
  长沙市工商局退休干部鲁强:几代中国人是受英雄偶像的影响成长起来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就有许多忠臣、孝子、义士被称道,也有许多的民间英雄被赞颂,在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涌现出了不少的英雄人物,被人们景仰。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武汉市某报社资深编辑罗加南:偶像分为生产型偶像和消费型偶像。生产型偶像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其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也提升了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时代的精神素质,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和理想。消费型偶像是消费型文化、快餐文化的产物,是一种时髦的追求,如歌星、影星等,在信息时代,借助现代传媒的强大力量,社会制造出一批又一批新的偶像,青少年对这些偶像的追随往往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如服装、语言、容貌等。社会要多宣扬生产型偶像,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本刊诚征“独家策划”选题
  《独家策划》是本刊的旗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越来越强烈的关注。
  为了把《独家策划》的专题做得更加贴近现实、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本刊真诚向广大读者、作者征集“独家策划”选题。
  本刊的“独家策划”专题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寻找当下读者最感兴趣、最想讨论、最易共鸣的选题;切口要小,意义要大,角度要新,思想要深;整个策划要做到独到、独特、独家,表现出厚重、厚实、厚道的品格。
  如果您对本刊的“独家策划”有兴趣,请您把您所想到的选题写一个500字左右的策划提纲(包括大主题、主要观点和总体框架等)告诉本刊:信件寄本刊总编收,电子邮件请发至luomanyuan@times-monthly.com。本刊对采用选题的提出者给予重奖;对有策划执行能力的作者,本刊将聘其为特约作者或特约编辑,加盟到本刊的采编队伍中来。
  我们等待着一个个让人怦然心动的选题出现;我们期望一个个策划高手的智慧在本刊展现。
  《时代邮刊》编辑部
   2006年5月1日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偶像 印象 中国时代偶像印象档案 新时代中国印象 x档案第一季影评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