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愤青”到“愤老” 愤青

发布时间:2020-03-05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愤青”是什么?   词可断义,“愤青”当然指的是“愤怒的青年”了。问题是,这“青年”为什么而“愤怒”?他们“愤怒”的价值何在?到底哪些人可以划入“愤青”的范畴?是不是凡事必“愤”的青年都叫“愤青”?这可就大有说头了。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从“愤青”一词出现那天起直到今天,还没有人对“愤青”这个概念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释义,也没有人对“愤青”的定义对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我们,《时代邮刊》,在本期的策划专题中,对“愤青”的解释是:在今天,在中国,面对种种内忧外患,那些高扬爱国旗帜、怀揣民族精神、维护公平正义的愤怒青年,就是“愤青”。他们有理想、有热血,有激情、有胆识,有责任、有担当;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愤怒而呐喊而行动。根据当下的年龄“划线”,“愤青”当在35岁以下,60岁以上有“愤青”品格的人则为“愤老”,“愤老”与“愤青”之间便是“愤中”。
  毫无疑问,我们所阐释的“愤青”、“愤中”、“愤老”都是褒义词――尽管近年来许多人对他们多有非议甚至多有贬损。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民众的议论纷纷,没有了青年义不容辞的“愤怒”,必然会导致“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这是极其糟糕的事情;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愤世嫉俗的平民百姓,没有了义愤填膺的热血青年,那这个民族就会死气沉沉了无生机,这更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因此,本期专题我们要与读者一起挖掘的,就是“愤青”、“愤中”、“愤老”们“愤怒”背后那弥足珍贵的青春与热血、激情与动力――而这些,正是我们的国家今天所缺少所渴望所需要的!
  (执笔/罗满元)

相关热词搜索:愤青 从“愤青”到“愤老” 老愤青是什么意思 老愤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