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工资发多少_晒晒古人的工资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眼下流行网上晒工资,满网尽是不平、愤愤之情。其实网上晒的只是明面收入,可列入隐性或灰色收入的部分是断断不能拿出来晒的,当然受贿部分更不能见阳光。古人也有工资单,不过仅限于“公务员”阶层,不妨也拿出来晒晒。
  古人的“工薪阶层”是指贵族官僚等享受国家俸禄的人,而非今天朝九晚五的白领。
  俸禄的构成一般是实物加货币,相当于今天的货币工资与实物福利,不过,当时的实物是公开的,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是工资的主要内容。
  以汉朝为例,官品是以容量单位“石”来区别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同官品享有不同的俸禄,如,三公,官品万石;刺史,官品三千石;县令,官品六百石。那些不入品的小吏,被称为斗宵之吏。
  再说唐朝,官员俸禄由禄米、人力、职田、杂给、常规实物待遇和特殊实物待遇几部分组成。以唐朝前期京官正三品(相当于今国务院各部部长、北京市市长级别)为例:
  每年禄米400石(当时的一石,今制不到100斤),职田9顷,防合(杂役)38人,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细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酱四合,醋四合,瓜三颗,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木?、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约合每月8000文;每日可享受免费工作午餐,每年元正冬至各赐绢5匹、金银器、杂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据品级国家配发至少五种不同场合的服装(包括全套衣帽鞋带配饰);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给营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级配给丧葬所需一应器物,赠绢、布、绵等100段,粟百石。遇有特殊情况,还有赏赐。
  一般官吏每三年考核一次,业绩突出者可加俸禄,反之则减扣。
  当然,官吏还有其他“福利”,如亲属免役、住房、乘车、受田、子孙享受优先入学和做官等优惠和特权。每年可享受公休假(汉朝是5天一休,唐朝是10天一休)。家里父母亡故,享受“丁忧”一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吏的工资结构也发生变化,主要趋势是实物和人力比例逐渐减少,货币比例上升,原来的一些实物和人力工资都以货币的形式替代了。工资形式的转化不仅仅是官员的收入形式问题,随着货币性收入比重的加大,促使官员及其家属的很大一部分消费需求需要通过市场才能满足。因此,工资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同部门和地区的实际收入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般说来,地方主管衙门、财政税收部门、工程兴造部门、司法部门、选举考核部门等,工资外的实惠很丰厚,行贿受贿的现象极为普遍。官员的非正常收入往往远远超过工资单上可以见阳光的部分。
  古代官员的非正常收入,一是来自对小民的搜刮,二是来自下属的孝敬。最典型的莫过于“冰敬”和“炭敬”,就是任职地方的外放官员冬夏两次向京官中的关键人物和部门“进贡”,以求保住官位,进而谋求晋升。有诗云:“赤日炎炎似火烧,京里老爷锦扇摇。欲得晴空展双翅,纳来寒玉配君腰”,这是“冰敬”;又云:“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这是“炭敬”。
  此外,外官离京向京官辞行,送“别敬”,过年送“年敬”。清朝有官员外放,临行送出别敬一万多两银子。这些都是正常工资外的隐性收入,应该说,都不是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的。

相关热词搜索:古人 晒晒 工资 晒晒古人的工资 晒工资 晒工资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