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的短板:萧山网络问政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近段时间,中国政坛上出现了网络问政的新气象,一些地方规定党政官员必须重视互联网络的民意,通过网络及时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个别地方还设立了政府互联网络新闻发言人,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但虚拟空间不能替代田野调研,对网络问政,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如果党政官员热衷于通过虚拟空间进行交流,而忘记了田野调查研究的好作风,那么非但不能提高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反而会助长形式主义作风;还有一些人认为,在互联网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互联网络的用户大多为青少年,他们利用互联网络发表意见,而绝大多数中老年则无瑕沉溺在互联网络虚拟空间中,由于上网时间较少,或者根本没有能力通过网络发表意见,所以,他们的诉求缺少渠道。
  坦率地说,上述这些意见都值得决策者高度重视。互联网络强大的辐射功能,可以瞬间将信息传遍世界各地,互联网络的存储、搜索和互动特性,可以说帮助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搜集民意,广纳善言,并且可以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但是,互联网络毕竟只是一个信息传输的渠道,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还必须身体力行。所以,如果党政官员坐在办公室里通过互联网络与公众沟通,那么,很可能会远离火热的生活,习惯于纸上谈兵。
  所以,我们在网络问政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互联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不能把互联网络的信息当作信息的全部,也不能把互联网络所反映的民意当作民意的全部。互联网络既有海纳百川的兼容性,又有鱼龙混杂的混乱性。如果不能去伪存真,对互联网络的信息进行仔细的筛选和甄别,那么,就会被互联网络信息所误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可能会被少数人操纵。在互联网络的背后,不一定是真实的群体的声音,有时候少数人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兴风作浪、设置议题,转移公众的视线。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借助于互联网络施政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绝对不能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而忽视了公众的根本利益。
  “网络官僚”垄断话语权也是存在的现象,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彻底抛弃官僚主义思想,禁止等因奉此的文牍主义,真正解决公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现在一些党政机关通过互联网络回馈公众提出的问题,还有使用“已阅”、“批转有关部门”这样的文牍格式,这种“网络官僚”习气,招人诟病。如果只是把纸面上的批转语言转化为电子文本,那么,这样的网络问政是在愚弄百姓。
  必须把互联网络使用的主动权自觉地交给公众,而不能由党政机关垄断话语权。现在一些党政机关设置的互联网络网站,往往是一种隐匿式的交流平台,公众的意见无法展示出来,党政机关的反馈意见只有在输入身份证号码之后才能显现。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尊重个人隐私,也是防止利用虚拟空间造谣诬陷,但是,由于党政机关可以借助于这种方式对公众的意见进行筛选,所以,很难让公众通过互联网络平台畅所欲言。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一种负责任的意见表达机制,另一方面也应该努力营造舆论空间,要改变政府主导的行政思路,把互联网络变成一把钥匙,随时可以打开政府的大门,让公众监督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从而提高执政效率。
  必须建立互联网络信息公开法律责任制度,防止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出尔反尔,人为地制造社会混乱。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必须公开的信息,政府机关应当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如果政府机关没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网络问政是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途径。但是,现实中一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出于种种原因,不敢也不愿通过互联网络及时与公众沟通。少数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借助于互联网络回答公众提出的问题,但是,当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时候,他们又匆忙改变原来的决定,从而使网络问政虎头蛇尾,各种信息相互矛盾,使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现在,一些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各自通过自己的网站发布信息,由于不同党政机关的互联网络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结果导致公众在信息的海洋中疲于奔命。所以,今后党政机关应当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让公众通过固定的网站反映自己的意见。

相关热词搜索:短板 网络 网络问政的短板 惠州网络问政平台 泸州网络问政平台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